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学长,这里不可以 > 第221章 风雨渐起与她的温柔铠甲

第221章 风雨渐起与她的温柔铠甲(1 / 2)

生日宴上的短暂交锋,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涟漪迅速扩散至林清音的事业领域。

几天后,林清音陆续接到几位原本与“数字乐府”和“寰宇音心”项目洽谈合作的资深学者的婉拒通知。理由五花八门,有的声称“研究方向调整”,有的表示“近期课题繁忙,无法兼顾”,但背后隐约都透出一股无形的压力。

陈明很快查明了缘由——江父江淮岳动用其在教育界和学术界深厚的人脉关系,向几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同时也是相关学术评审委员会的成员,含蓄地表达了“对某些过于激进、可能影响传统文化纯粹性的研究项目持保留态度”的看法。

这并非直接的封杀,而是一种更隐晦、也更难防范的“软刀子”。它不阻止你研究,却能在资源评审、项目立项、甚至学术声誉上,设置重重障碍。

“清音,这次恐怕是江老先生……”项目组一位核心成员忧心忡忡地找到林清音,话未说尽,但意思明了。

林清音坐在办公桌后,听着汇报,脸上并没有出现预想中的慌乱或愤怒。她纤细的手指在平板电脑上轻轻划过,上面显示着那几位婉拒合作的学者的背景资料和他们近期的学术动态。

“我知道了。”她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冷静,“既然这几位老师暂时不方便,那我们就把合作的重点,转向更年轻、思想更开放的学者群体,以及国际上那些不受国内学术圈固有关系网束缚的合作伙伴。”

她没有抱怨,也没有退缩,而是迅速调整策略。

“立刻整理我们‘民乐新声代’计划的最新成果,尤其是那些在海外平台获得巨大反响的案例,做成一份精美的电子简报。”她思路清晰地下达指令,“重点发送给国内外那些以创新和跨学科研究见长的年轻实验室和独立音乐人。同时,启动我们自己的‘青年学者孵化基金’,专门支持基于‘数字乐府’平台进行创新研究的博士後和青年教授。”

她要绕开被施加压力的传统学术壁垒,直接在最活跃、最具创造力的学术前沿和公众领域,构建属于自己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堡垒。这是一种以柔克刚,以开放对抗封闭的策略。

“另外,”林清音补充道,语气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定,“以我个人的名义,回复那几位婉拒的老师,感谢他们之前的关注,并表示‘数字乐府’的大门永远向所有致力于音乐传承与创新的学者敞开,我们尊重每一位学者的选择,也坚信真正的学术价值,终将在时间和实践面前显现。”

她不卑不亢,既表明了态度,也展现了格局。这番应对,让原本有些士气低落的项目团队重新振作起来。他们的领头人,比他们想象的更加坚韧和富有智慧。

晚上,林清音回到家时,已是华灯初上。慕慕已经被育儿师哄睡,别墅里一片安静。她脱下外套,有些疲惫地揉了揉太阳穴,走到客厅,却看到落地窗前,江以辰正背对着她,似乎在讲电话。

“……嗯,名单我收到了。联系‘蓝海资本’和‘国家文化产业基金’,以联合名义,为‘数字乐府’的青年学者基金注资,把声势造起来。”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对,我要让所有人看到,什么是大势所趋。”

他挂了电话,转过身,看到站在门口的林清音。灯光在他轮廓分明的脸上投下淡淡的阴影,他眼底带着一丝尚未褪去的冷厉,但在触及她目光的瞬间,迅速化为深沉的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