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儿越肥瓜越甜,藤儿越壮瓜越大
……”
这是景忱前世刷视频听过的,到现在都记得这个调。
台下的观众听着歌也在跟着打拍子,翘着二郎腿的大爷用手拍着腿打拍,闭着眼睛跟着歌声点头。
陈国安识得一点谱子,他就站在前面做指挥,动作说不上标准,但很投入,也很夸张。
其他几个老知青会一点乐器,他们用的公社的乐器在伴奏。
过程并不完美,全凭着一腔的热血和激情,带动的观众。
景忱一下场就激动地问余朗他们,“怎么样,唱的好听不?”
余朗笑着看他没说话。
“好听!好多人都跟着打拍子呢。”反而是陈默激动得拉着他的手夸他。
齐烽不懂只觉得陈默说好就是好。
景忱被夸的不好意思了,毕竟他们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但是我们中间有一部分好像跑调了。”
“没关系,这就是一次锻炼的机会,以后你想表演我们可以深入学习。”
接下来表演的是之前报名的大娘。
她毫不怯场,一点没有初次上台的紧张。
手绢一转,一抛,再一顶,手绢就在手指上转了起来还不掉。
特别是她丢着飞出去又能稳稳飞回来,赢得满堂喝彩。
“婶子好样的!”
大队的每一个人都在给他鼓掌,景忱也看的目瞪口呆。
这手绢在大娘手里就跟她身上的一部分似的,运用自如。
他们大队还剩最后一个节目,是孩子们的表演。
“接下来有请第七大队的小朋友们上台,给我们带来他们的表演,大家掌声欢迎!”
林雪就在台下指挥着孩子们上台。
他们表演的是情景剧。
铁蛋扮成了个老爷爷,头上还戴着假发。
“娟儿,给爷爷捶背。”他一出场就捋着胡子做驼背状,小孩的声音装作大人到有模有样的惹得台下父母乡亲都乐出了声。
娟儿是燕燕扮的,应该是十七八岁的少女。
整个人怯生生,缩着头。
在里面大宝扮演了一个年轻的老师。
娟儿是他的学生。
由于娟儿许久没去上学老师担心是出了什么事就来到娟儿家家访。
在她家见识到了一系列的旧思想落后风气。
什么女娃娃迟早要嫁人的,读那么多的书有什么用的话。
台下部分年长的观众有的思索有的尴尬。
大部分观众尤其是女性也跟着摇头,说这不跟那个谁谁谁一样吗。
很多年轻人和知青直接发出嘘声,觉得这种想法落后又愚蠢。
剧情里在老师的极力劝解下娟儿的家人才有所松动。
孩子们的表演还很稚嫩,有说错词卡壳的情况,但孩子身上才显得格外真实,反而引来了大人们善意的哄笑。
全剧高潮就是老师激动的大声反驳,“毛主席都说妇女能顶半边天!现在时代变了,丫头小子都是宝,都是建设国家的材!”
表演到最后娟儿的家人也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答应让娟儿继续读书。
表演到这也就结束了,不管最后如何它能引起世人反省深思就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