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说什么感谢的话,一切尽在不言中。
他手指轻轻挠了挠小白的下巴,换来小白更舒服的呼噜声。
天很快暗下来。
大队部前的晒谷场被布置成了简易的舞台和联欢会场。
空气里弥漫着炒花生瓜子的香气,还有孩子们兴奋的尖叫和大人们爽朗的笑声。
台下人头攒动,几乎全大队的人都来了。
每个人都搬着自家的小板凳坐在台下等着看节目。
余朗和景忱扶着裹着厚厚的棉袄的三太爷到前排,和几个老人坐一起,留小白蹲在他腿边陪他,他们往后排和几位年轻人一起站着看。
晚会由大队长和苗翠翠主持。
大队长一出场就声音洪亮,“乡亲们!今年咱余家大队,那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啊!”
“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咱们热热闹闹的聚在一起,辞旧迎新!”
“咱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好!”台下一片喝彩声。
“
苗翠翠扬着明媚的笑容带头鼓掌。
就这样,一群穿着花棉袄,戴着虎头帽的小娃娃们,在热烈的鼓掌声里,在燕燕这个小老师的带领下,蹦蹦跳跳地上了台。
“哎呦!我家燕燕真乖!”
孩子们认真的小表情惹得家长们忍俊不禁。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清脆稚嫩的童声整齐地响起。
孩子们一边唱着一边认真做着林雪教给他们的动作。
虽然动作不算特别整齐划一,但那股认真劲儿和蓬勃的朝气,引得台下掌声雷动。
大人们笑得合不拢嘴,纷纷喊着自家孩子的名字。
“好!唱得好!”
“这小林老师教的动作还怪好看的。”
“是哩!瞧我家娟娟,那动作多标准!”
“我家铁蛋也不赖,站得多直溜!”
“我家大宝这帽子戴上真精神!”
“燕燕真有小老师样!”
孩子们的表演点燃了全场的热情。
接下来,知青们也纷纷献艺,陈国安吹了一曲悠扬的口琴,沈圆圆和另外几个女知青一起跳了一段充满青春活力舞蹈。
跟住余朗一块来的柱子是陕北人,他扯开嗓子唱《东方红》时,满场的人都跟着打拍子。
每个节目都获得了热烈的掌声和喝彩。
台下的人看得都合不拢嘴,脸上是止不住的笑容。
余朗和景忱站了好一会儿被激动的几位大兄弟挤得都快看不见台上了。
俩人悄悄找了个靠前的位置坐下,手指在厚实的棉衣遮掩下十指相扣。
晚会渐入高潮,气氛越来越热烈。
就在大家以为节目告一段落时,大队长忽然神秘兮兮地笑着走上台。
“乡亲们,还有一个特别节目!大家猜猜这个演员会是谁?”
台下议论纷纷,猜什么的都有。
“有请咱们的小白同志!”大队长高声宣布,并带头鼓起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