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按耐不住露出马脚(1 / 2)

景忱和余朗并肩而立,突然一股毫无征兆的寒意猛地窜上脊背,如芒刺骨。

他浑身一冷,瞬间警觉。

敏锐的五感让他在喧嚣涌动的人群中,精准地捕捉到了一道阴冷的视线源头。

只见一个五旬老汉,佝偻着背,步履看似迟缓实则沉稳地随着人流往前挪动。

他手里攥着根磨得油亮的旧烟枪,此刻却反常地背在身后,那枯枝般的手腕微微绷紧。

“怎么了?”余朗几乎是瞬间就察觉到了景忱周身气场的微妙变化,低声问道。

他顺着景忱几乎凝滞的目光望去,眉头也下意识地蹙紧。

“你认识那位大爷吗?”景忱眼神并没有离开前方的人。

余朗的目光落在那人身上,眉头皱得更深,“赵家旺。二十多年前战乱时流落到余家村的,村里看他孤苦,让他在磨坊做些看管、打扫的轻省活计。平时看着老实巴交,话也不多。”

“这样啊……”景忱的视线并未放松,那如芒在背的感觉太过真实。

“应该是我多心了。” 他试图说服自己,或许是连日劳累有些过度警惕了。

“不。”余朗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军人特有的警惕和判断力,瞬间粉碎了景忱的自我安慰。

他锐利的眼神同样锁定了赵家旺看似随意的背影,“你的感觉,通常不会错。”

“??!!”

……

在全村人的努力下,药田开垦如火如荼地进展着,景忱也亲力亲为,不时跑到药田观察指导,在第一批种子洒下地里的时候,余朗找上了景忱。

景忱正在给李大壮复诊,他用听诊器隔着石膏听了听腿部的骨传导音。

“恢复得不错。” 景忱收回手,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

“骨痂已经开始生长了,比预想的要好。”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不过还不能掉以轻心,这石膏还得再戴半个月。这段时间别拄拐杖使劲,尽量让腿少受力。”

都说伤筋动骨一百天,李大壮的恢复情况还是比较好的。

李大壮媳妇余小梅闻言,脸上露出喜色,“真的?那太好了!多亏了小景大夫,不然俺们来回跑县城多耽误功夫啊!”

“我再给你开点活血化瘀的药,熏洗腿部,能促进血液循环,好得更快。” 景忱一边说,一边拿起纸笔写药方。

“等过了半个月,我再给你复诊,到时候要是恢复得好,就能拆石膏了。拆了石膏也不能马上干活,得慢慢锻炼,循序渐进地增加活动量。”

他写完药方递给大壮媳妇,又叮嘱道,“药熬的时候用大火烧开,再小火慢炖半个时辰,熏的时候注意温度,别烫着了。有啥不舒服的,随时来找我。”

余小梅接过药方,连连道谢:“哎,好嘞!谢谢小景大夫,您真是咱村的活菩萨!”

等两人走后余朗才进来。

”怎么了,看你在门后待半天了。”景忱抬头看了对方一眼。

将双手缓缓浸入水中,掌心相对,轻轻揉搓,洗好用毛巾轻轻按压着手背,再慢慢擦拭指腹,手腕,动作从容不迫。

“带你去一个地方。”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