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间谍?(1 / 2)

幽州燕王府,朱门紧闭,院内沉香袅袅,透着与外界战乱截然不同的静谧。赵持盈身着素色宫装,正坐在书房内,翻看两淮送来的民生账本,指尖划过密密麻麻的数字,眉头微蹙——刚平定的两淮给东瀛运了不少流民,这粮草调配、流民安置,桩桩件件都需细心谋划。

窗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亲卫统领躬身禀报:“王妃,户部尚书赵鼎大人求见,说有要事相商。”

赵持盈抬眸,眼中闪过一丝讶异。赵鼎向来沉稳,若非急事,绝不会在此时打扰她处理公务。“请赵大人进来。”

片刻后,赵鼎身着紫色官袍,面色凝重地走入书房,身后跟着一名亲卫,手中捧着一个锦盒。“王妃,属下今日遇到一桩蹊跷事,事关重大,特来禀报。”

赵持盈放下账本,亲自斟了杯茶,示意他落座喝茶慢说:“赵大人请讲,何事如此紧急?”

赵鼎喝了一口茶,喘了口气,示意亲卫打开锦盒,里面赫然是十锭沉甸甸的黄金,还有一串明珠,珠光宝气,价值不菲。“王妃,今日午后,一名自称‘西域商人’的男子找到属下,说想从燕云采购一批‘农具’,用于西域开荒。他留下这些财物,说是‘定金’,还说后续另有重谢,希望属下能通融一二。”

“农具?”赵持盈秀眉微蹙,“燕云的军械、铁器皆有严格管控,何来‘农具’可售予西域商人?此人怕是来意不善。”

“王妃英明。”赵鼎点头道,“属下也觉得不对劲。那男子虽一口西域口音,却对燕云的布防、物资调配隐约有所了解,绝非普通商人。他口中的‘农具’,恐怕是指刀枪甲胄之类的军械。属下假意应承,收下了财物,想看看他背后的人是谁,却不知后续该如何处置,特来请示王妃。”

赵持盈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范正鸿率军在外,幽州是燕云的根基,绝不能出任何纰漏。这“西域商人”来得蹊跷,恰逢耶律大石在西北复辽,十有八九是辽国的间谍,想来采购军械,增强西辽的战力。

“赵大人做得好。”赵持盈语气沉稳,“此人既自称西域商人,又想买‘农具’,显然是想隐晦行事,不愿暴露身份。你既已假意应承,便顺着他的话往下走,将计就计,引出他背后的整条线。”

她顿了顿,继续道:“你可回复那男子,说‘农具’数量庞大,需向上峰禀报,让他三日后再来商议具体事宜。同时,你要暗中派人跟踪他,查清他的落脚点,以及与他联络的人。切记,不可打草惊蛇,务必摸清他们的整个联络网。”

赵鼎躬身道:“属下明白。只是那男子十分谨慎,属下担心跟踪时会被他察觉。”

“此事不难。”赵持盈道,“让马灵大人的暗线出手,他们擅长隐匿追踪,定能摸清对方的底细。另外,你要立刻清点军械库的库存,做好登记,以防对方趁机盗取。同时,加强王府及军械库、粮仓的守卫,严防奸细混入。”

“属下遵命!”赵鼎领命道。

“还有。”赵持盈补充道,“此事需严格保密,除了你我、马灵大人,不可让第三人知晓。夫君正在返程途中,待他归来,再向他详细禀报。在此之前,我们务必稳住局面,查清间谍的底细,绝不能让他们得逞。同时不要打草惊蛇。”

赵鼎心中敬佩不已。王妃不仅贤惠,遇事更是沉着冷静,条理清晰,难怪王爷如此信任她,将幽州的内政托付于她。“王妃放心,属下定当办妥此事,绝不辜负王爷与王妃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