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决战?(1)(2 / 2)

袁朗怒道:“左先生休要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那些百姓不过是些趋炎附势之辈,只要我军守住寿春,再拿出些粮草安抚,他们自然会安分守己。范正鸿就算有民心又如何?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民心根本不值一提!”

“袁将军,民心向背,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左谋语气坚定,“当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汉高祖刘邦之所以能击败项羽,正是因为他深得民心。范正鸿如今的所作所为,与当年的汉高祖如出一辙,此等人物,绝非轻易可敌。”

他转头看向王庆,躬身道:“大王,依在下之见,如今形势对我军极为不利,寿春不可守。不如即刻率领大军,撤往淮东或者荆南。二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且有长江天险可依,咱们可以在那里休养生息,积蓄力量,日后再图东山再起。”

“撤?”王庆眉头紧锁,语气中带着犹豫,“本王好不容易打下两淮这片江山,如今就这样拱手让人,实在不甘心!”

段三娘也道:“大王,左先生太过保守了!咱们有十万大军,纪山五虎皆是能征善战之辈,为何要惧怕范正鸿?今日一撤,明日范正鸿便会率军追杀,到时候咱们连立足之地都没有!”

袁朗也道:“大王,末将愿以死相拼,守住寿春!请大王给末将五万大军,末将定能将范正鸿挡在城外,让他有来无回!”

左谋看着两人,无奈地叹了口气:“袁将军,王妃,并非在下保守,而是范正鸿的实力实在太强。寿春再硬怎比燕云二州,我等最强战将之二腾氏兄弟都差点被一人斩杀,咱们与他硬拼,无异于以卵击石。撤,并非逃跑,而是为了保存实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大王还在,楚军还在,日后总有报仇雪恨、夺回两淮的机会。”

他顿了顿,又道:“况且,两地有不少我军的旧部,咱们撤到那里,可以迅速收拢旧部,扩充兵力。范正鸿若率军追杀,必然会陷入淮东的复杂地形之中,到时候咱们再设下埋伏,定能给他一个教训。”

王庆沉默不语,目光在左谋、段三娘、袁朗三人身上来回扫视。他深知左谋说得有道理,如今楚军形势危急,坚守寿春确实风险极大;但他又不甘心就这样放弃两淮,毕竟这片江山是他浴血奋战得来的。

段三娘见王庆犹豫不决,上前一步,语气坚定地说道:“大王,咱们不能撤!一旦撤退,军中士气必然大跌,到时候士兵们纷纷逃亡,咱们就算撤了,也难以立足。不如放手一搏,与范正鸿决一死战!胜了,咱们便能守住两淮,甚至可以趁机扩张地盘;败了,大不了一死,也比窝窝囊囊地逃到淮东强!”

袁朗也道:“大王,王妃说得对!咱们楚军将士,个个都是悍勇之辈,只要大王一声令下,末将保证,弟兄们定会拼死一战,绝不退缩!范正鸿就算再厉害,也挡不住咱们十万大军的猛攻!”

左谋还想再劝,却被王庆抬手制止。王庆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左先生,本王明白你的好意,但两淮是本王的根基,绝不能轻易放弃!袁将军,本王给你五万大军,让你镇守寿春外城,务必挡住范正鸿的进攻!滕戣、滕戡两位将军,率两万大军,袭扰范正鸿的粮道!段三娘,你率两万大军,镇守内城,防备意外!本王亲自率领一万亲卫营,作为后备力量,随时支援各处!”

“大王英明!”段三娘、袁朗齐声应诺,眼中满是激动。

左谋看着王庆,心中满是无奈,却也只能躬身领命:“大王既然已经决定,在下愿为大王出谋划策,辅佐大王守住寿春。”

王庆点点头,目光扫过殿内众人,声音洪亮如雷:“传我将令,全军即刻整军备战!加固城防,囤积守城物资,做好与范正鸿决战的准备!本王要让范正鸿知道,两淮是我王庆的地盘,任何人都休想夺走!”

“遵命!”殿内文武官员齐声应诺,纷纷转身离去,各司其职。大殿内,只剩下王庆一人,他望着窗外寿春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有对范正鸿的怨毒,有对胜利的渴望,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