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少年来投(2 / 2)

在龙胆枪,重达60斤,枪头是精钢打造,在阳光下闪着寒光。杨再兴接过长枪,单手掂了掂,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的神色。他深吸一口气,双脚稳稳扎在地上,整个人仿佛与手中的长枪融为一体。

下一刻,他动了。

枪风呼啸,卷起地上的尘土,形成一道小小的旋风。他的枪法与范正鸿的精妙不同,更多了几分大开大合的刚猛与一往无前的决绝。每一枪都势大力沉,带着破风的锐响,仿佛要将空气都撕裂。招式之间,既有杨家枪法“回马枪”、“梅花七点”等精妙传承,又融入了他在江湖中磨砺出的实战技巧,狠辣而直接。一套枪法舞毕,他收枪而立,气息只是微微有些急促,额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整个校场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这少年展现出的惊人武艺所震撼。

“好枪法!”“大刀”关胜忍不住上前一步,满脸赞叹,“此子虽年少,却已有这般武艺,根基扎实,气势如虹。日后稍加培养,必能成为一员不世出的猛将!”

杨再兴收枪,再次对着范正鸿单膝跪地,声音依旧洪亮:“殿下,再兴武艺粗浅,却愿为北伐大业效犬马之劳,恳请殿下收留!”

范正鸿走下高台,亲自扶起他,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好!本王就喜欢你这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从今日起,你便在我帐下听令,任裨将一职,暂且跟随林将军学习兵法战策。待大军开拔,定让你有大展身手的机会!”

“多谢殿下!”杨再兴大喜过望,他没想到自己不仅被接纳,还直接被授予了军官之职。他对着范正鸿深深一揖,“再兴定不负殿下厚望,誓死效忠!”

消息很快传到了后宅。赵持盈得知杨家将的后人来投,心中也是感慨万千,特意让厨房备了丰盛的酒菜,为这位少年英雄接风洗尘。席间,范承燕见杨再兴英姿勃发,武艺高强,便缠着他教自己枪法。杨再兴性子本就爽朗,见小世子天真可爱,便欣然应允。饭后,他便带着范承燕来到校场,一招一式,悉心教导,毫无藏私。

范正鸿站在远处,看着这一幕,心中感慨万千。北伐大业,不仅需要关胜、林冲这样身经百战的宿将,更需要杨再兴这样充满朝气与热血的新鲜血液。他的到来,如同一股清泉注入了即将沸腾的熔炉,让整个军队都焕发出新的生机。范正鸿对北伐的胜利,也因此多了几分信心。

就连一直高傲的玄风,似乎也察觉到了这位新成员的不凡。它缓步走到正在休息的杨再兴身边,巨大的头颅轻轻蹭了蹭他的手臂。杨再兴起初还有些畏惧,毕竟神虎威严,非同寻常。但见玄风眼中并无恶意,反而带着一丝亲昵,便大着胆子,试探着摸了摸它的头顶。玄风温顺地低吼一声,竟是享受地眯起了眼睛。这一幕,让杨再兴心中对范正鸿更是敬佩不已——能让神虎都如此亲近的王爷,定是天命所归,必能带领他们横扫辽寇,一统北方!

几日后,黄道吉日,天朗气清。

范正鸿正式下令,挥师北伐。

幽州城外的十里长亭,旌旗招展,甲胄鲜明。十万大军整装待发,沉默的队列里,蕴藏着足以撕裂天地的力量。杨再兴身着崭新的铠甲,手持一杆镔铁点钢枪,立于队伍之中,他不再是那个衣衫褴褛的江湖少年,而是一名真正的军人,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对战争的渴望。

范正鸿骑在玄风背上,他身披黄金锁子甲,头戴冲天凤翅盔,手按腰间佩剑,宛如天神下凡。他的身旁,是关胜、林冲等一众心腹大将,他的身后,是浩浩荡荡、望不到尽头的铁血洪流。

他拔出佩剑,高高举起,剑锋直指北方的天空,用尽全身力气,高声喊道:“将士们!辽贼盘踞燕云,肆虐中原,已逾百年!我等汉家儿郎,岂能坐视国土沦丧,百姓受苦?今日,我等出征,不为封侯拜将,不为青史留名,只为驱除辽寇,收复故土,还天下一个太平!将士们,随我出征!”

“出征!出征!出征!”

十万大军齐声高呼,声浪如山崩海啸,震彻云霄,连天上的流云仿佛都为之停滞。

玄风昂首发出一声震天动地的长啸,四蹄踏动,如一道黑色的闪电,率先冲出校场。范正鸿紧随其后,杨再兴与一众将士紧随其后,大军如潮水般涌向北方。

北伐之战,正式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