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年
所有公文、契约、店簿、石碑,一律改用汉字;假名只许出现在注音括号内。
3.同文
第7–10年
新一代九州人,以汉字为唯一书面语;能背《千字文》、能写简单公文;日语方言仅保留口语。
新立“汉字总督学正司”
直属于九州总督府,与军机处、户曹、刑曹并列第四大堂。
设学正一人(闻焕章兼),由从大陆运来副学正二人,汉字提学使七人(每国一人),汉字督学二百人(每郡一人),汉字教习五千人(每乡二人)。
又立“汉字营”
从燕云旧军中抽调三千识字老兵,另募两千出身寒微的在就地屡试不举的落第秀才,合编为“汉字营”,授正九品军阶,月饷双倍,分驻各乡,自带军粮,不许拿农民一鸡一蛋。
每人包管一个里社(约一百户),三年扫盲不脱产,军令状:扫盲不成,军官革职,士兵遣边。
重点是在新一代的有生力量上在吸取了几位的意见后又成立了“童子军—汉字少年队”
8–15岁农村儿童,每天黄昏操练后,集中识字一个时辰;
每半年考核一次,识字过五百者,赐“汉字少年”铜徽章一枚,免全家次年徭役三日;
识字过千者,送燕云京“少年学宫”,管吃管住,毕业后派回各乡当“小先生”。
在内地的赵鼎又送来了一些燕云的识字教材改了个名字,重新在东瀛九州地区铺了开来。
《九州识字课本》(第一册,第一年用)
共四百字,全部选自农民最需要的字:
人、口、手、牛、田、稻、麦、粮、税、斗、升、斤、尺、刀、兵、王、法、罪……
每字配燕云军刻板图(如“田”字,直接画成均田图),看图识字,绝不讲六书。
2.
《均田契字帖》
把《均田契》全文拆成一百零八个常用字,让农民照着描红,三天写会自己的名字,七天写会自己的田界,十天能抄整张契。
3.
《新编千字文》(第二、三年用)
废掉“天地玄黄”,重写“九州为公,均田同文,将军有令,废假兴汉……”,一千字无一重复,全部押韵,方便背诵。
4.
《汉字口诀》(注音工具)
用三十六“汉字切”代替假名:
如“か”注“可阿切”,“き”注“可伊切”……
只许在课本页边出现,第四年全部取消。
《九州舆地图》(一张大图)
每乡发一张刷印白描图,山川、道路、田块、社仓、官市全用汉字标写,让农民边认字边认路。
人生最重要的三件事出生结婚死亡在与各位先生商量之后,法律也进行了修改。
“改氏令”
鼓励九州豪强弃和式姓氏,改用汉式单姓:
藤原→藤,近卫→卫,一条→条,九条→九……
凡改汉姓者,赐“汉字族谱”一部,可优先送子弟入少年学宫。
2.
“汉字婚礼”
统一印制“汉字婚书”,新郎新娘必须亲手用毛笔签字,不会写者不发给官印,婚姻视为无效。
3.
“汉字墓碑”
各寺社旧假名墓碑,十年内全部磨平重刻汉字,凡逾期不改者,墓地充公,棺木迁焚。
当然,范正鸿也没有忘了来这里的主要目的。
九州地区是后世日本产金产银最大的岛,哪怕是剩下三个岛的总产量都不见得比九州岛要多,重要的金矿大概是菱刈金矿(排行第一。),串木野金矿(排行第三。),山田金矿?山神金矿(目前总储量第一,但具体产量不明),重要的银矿有别子?御园铜-银矿田(截止到闭坑产银2000吨,产铜70万吨。),日立?久原黑矿群(银>1,500 t,铜>400 kt,铅+锌>500 kt),三池?炭矿伴生银(重点是煤),以及更多的铜矿煤矿,如果能有16世纪的开采,这里的金银铜铁煤一年的产量可以等同于宋朝两年左右的税收。
范正鸿决定将朱武调过来,然后把李助留在这里,暂时将朱武作为这里的总矿大臣,李助作为监工,每开挖 1 两黄金,官府抽 0.65 两作“矿课”,0.35 两按日工钱当场分发给矿工;如果是白银则变为五五分
每产 1 吨煤炭,官府抽 1700 斤作“军煤”,其余 300 斤任由矿工自行挑到官市售卖,免牙税;
凡参加官矿 满 30 天者,全家次年均田税减 5 %;满 90 天者,减 15 %;伤残者,终身免赋,殉工者,赐田20 亩,永代世袭。
同时作用于本土以及后迁入人口,为了防止两者不同集团相互抱团,中午特地将两种人分散打乱,设立不同的矿班,采用绩效的方式进行竞争,优秀的可以获得官职最高可以做到王公从五品(矿路副使),从而使公投带头分离各个班,而将各个班组成新的团体,减少不同地区的人的相互抱团。
合计首班上工矿工:2.9 万,配套伐木、烧炭、运输、护矿、煮饭、医馆 1.1 万,总“以工代赈”人口 4 万,可养活 12 万家属。
其他设施如下,
“矿监—矿尉—矿卒”三级
矿监(文官,主税、主账,同正八品,从燕云或者九州学堂优秀学子中择优挑选。);
矿尉(武官,同正八品,带 50 名矿卒,昼夜轮值);
矿卒(从矿工里挑年轻力壮,半天挖矿、半天操练,月给银 5 钱,免田税)。
同时启用秦朝连坐制度,“连坐保矿法”发现偷盗金砂、私铸银锭者,同组连坐,组长斩首,余人杖一百,发配最苦井口;举告者,赏偷盗量之半。
灰吹炉、鼓风炉、水银回收等关键工序,只许中原派来的“大师傅”操作,学徒须签“十年不得离矿”契,敢逃役者,以军法论斩。但是待遇拉满。
“官市—米票—钱引”循环
矿工发工钱→拿银钱到官市买米糖布铁→商贾收得银钱,必须九成存“官银柜”,换“钱引”才能继续进货→官银柜里金银不断回流总督府→范正鸿掌握“无限”现金,可随时再买军粮、再雇新兵、再开新矿。
在下当然也是首先考虑的是基建,
“矿渠”
每矿必先修水力戽斗沟,引水入矿区,一可排水,二可冲动水车、水锤、风箱,三可灌下游新田 3 万亩。
2.
“矿路”
以燕云京为中心,碎石大道辐射五大矿区,宽 1 丈 5 尺,每 10 里设“矿递”,换马、吃饭、医馆、识字夜校四合一
3.
“矿学”
每矿设“童工半日班”,8–12 岁矿工子弟,上午挖矿 4 个时辰,下午学汉字、算术、矿图;毕业考中者,直升“少年学宫”,出路:大师傅、矿监、矿尉。
4.
“矿医”
从安道全的徒弟那里请来120 名外伤郎中,配“麻沸散”“止血散”“白药”,设“断指再植”奖励(凡接活一个断指,赏银 5 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