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底的周六下午,我提前跟李师傅请了半天假,拎着装满东西的帆布包往城中村赶。
公交刚驶离扶轮厂附近的站台,就被晚高峰的车流裹住,窗外的梧桐树影晃得人眼晕,我却忍不住扒着车窗往外看 -倒不是急着赶路,是心里揣着的盼头太满,连堵车都觉得是种甜蜜的等待。
帆布包里塞得鼓鼓囊囊:给德林买的新毛巾叠得方方正正,上面印着他最爱的篮球明星;给娜姐的红糖装在透明的玻璃罐里,是在超市挑的最好的牌子;还有给孟浩然他们带的烟,按每个人的口味分好,装在不同的塑料袋里。
指尖蹭过包底,还能摸到藏在最里面的工资条 ,这是我在扶轮的第一笔工资,比在迪克时多了几百快呢,想着等会儿拿给他们看,准能让德林少念叨两句 “瞎折腾”。
风从车窗缝钻进来,似乎带着带海水的潮气。
我突然想起第一次跟德林坐这趟车的情景,那时候总觉得广州太大,大得让人找不着北,可现在再走这条路,却觉得每一个拐角都熟悉 。
大概是心里有了牵挂的人,连陌生的城市都变成了 “家”。
到 “好运来” 宾馆时,天刚擦黑。
巷子里的路灯亮了起来,昏黄的光落在娜姐身上,她正弯腰搬货,额角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手里的纸箱抱得紧紧的,像抱着什么宝贝。
我赶紧跑过去,从她手里接过纸箱:“娜姐,我来!”
娜姐抬头看见我,眼睛一下子亮了。
伸手拍了拍我胳膊上的灰:“可算来了!德林早上就来问了三回,说你再不来,他就要去扶轮找你了。”
她领着我进了大厅,招呼我坐下后,赶紧给我倒了杯热水,说:“先休息下,喝点水!”
我接过水杯,暖意在手里散开。
正聊着,门外传来熟悉的脚步声,只见德林快步走了进了。
“你小子总算来了!” 他话说完就来抢我的帆布包。
“快让我看看,在新厂混得怎么样,是不是还跟以前一样,连袜子都攒着不洗?”
我笑着躲开他的手,把工资条掏出来递过去:“你看,比在迪克多吧?李师傅还说,下个月要是表现好,还能拿奖金。”
德林接过工资条,眼睛凑得近近的,手指在数字上摸了又摸,嘴角忍不住往上扬,却还嘴硬:“还行吧,比我预期的差一点。”
娜姐在旁边笑:“你就别嘴硬了,早上还跟我说‘小飞要是能稳定下来,我就放心了’。”
正说着,门外又进来几个人,是孟浩然和杨桃,后面跟着潘鹏。
孟浩然还是老样子,满脸带着笑,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衣,手里拎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刚买的花生。
“听说你来了,我们赶紧跟领班请了假,生怕来晚了赶不上。” 杨桃和潘鹏也跟着笑。
潘鹏指了指手提袋子,掏出两瓶白酒:“今晚咱好好喝几杯。”
娜姐把店里的折叠桌搬出来,放在门口的空地上,又从柜台里拿出几个碗和筷子,还炒了盘花生米、拍了根黄瓜,都是我们爱吃的。
“你们聊,我去巷口买几个菜,” 娜姐说着就要往外走。
我赶紧拦住她:“娜姐,别麻烦了,咱去夜市吃吧,我请!”
德林也跟着附和:“对,去夜市!上次小飞走了之后,我们就没一起去过,今晚正好热闹热闹。”
娜姐因为要看店,就没有跟我们一起。
我们告别娜姐后,就向巷子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