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想起德林,不知道他现在宿舍干什么,有没有按时换药。
等他伤好了,一定要约他来扶轮这边转转,让他看看这边的车间,尝尝食堂的饭,再一起去天桥上吃烤红薯 , 就像以前在城中村时那样。
第二天早上,闹钟还没响,我就醒了。
窗外已经亮了,楼道里传来洗漱的声音。
我赶紧爬下床,叠好被子,跟着王磊去食堂吃早饭。
食堂的早饭很简单,馒头、稀饭和咸菜,但稀饭熬得稠稠的,就着咸菜吃,比在旅馆啃的冷馒头舒服多了。
走到车间时,李师傅已经到了,正拿着图纸在工位前看。
见我来,他笑着说:“来得挺早,今天教你组装核心零件,这个有点难,得仔细学。”
我点点头,凑到李师傅身边,盯着他手里的图纸。
阳光透过车间的玻璃幕墙照进来,落在图纸上,把上面的线条照得清清楚楚。
李师傅指着图纸上的零件说:“这个零件要对准卡槽的第三个刻度,差一点都不行,不然机器运转时会出问题。”
我跟着李师傅的动作,小心翼翼地拿起零件,对准卡槽慢慢放进去。
第一次没对准,零件滑了出来;第二次我屏住呼吸,盯着刻度线,终于把零件卡进了正确的位置。
李师傅拍了拍我的肩膀:“不错,学得快!多练几次就熟练了。”
旁边的工友也凑过来看,笑着说:“小伙子挺机灵,比我当初强多了,我学这个学了三天才学会。”
我挠了挠头,心里有点不好意思,却也觉得开心 —— 以前在迪克公司,总是被领班骂 “笨手笨脚”,从来没人这么耐心地教我,更没人夸我。
中午吃饭时,李师傅又坐到我对面,跟我说:“下周一你就能单独上岗了,到时候给你安排个靠窗的工位,光线好,干活也舒服。”
“谢谢李师傅。” 我赶紧给李师傅添了碗汤,心里暖得像揣了团火。
吃完饭回车间的路上,我路过传达室,看见登记的大爷正在浇花。
想起昨天早上在这里的慌神,忍不住走过去跟他打了个招呼:“大爷,浇花呢?”
大爷抬头看见我,笑了:“是你啊,昨天身份证拿反的小伙子。怎么样,第一天上班还习惯吗?”
“挺习惯的,师傅和同事都很照顾我。”
我指着他手里的水壶,“这花长得真好,是您种的?”
“是啊,种了好几年了,每天浇点水,看着心里舒服。”
大爷叹了口气,“以前我儿子也在厂里干,后来回老家开店了,我就来这儿帮忙登记,也算有个事儿做。”
我跟大爷聊了会儿,才知道他儿子以前也在组装车间,跟李师傅还是同事。
难怪昨天大爷看我的眼神格外亲切,原来还有这么层缘分。
下午学操作时,我更认真了,不仅学会了组装核心零件,还能帮着李师傅给其他新员工讲解步骤。
李师傅看着我,眼里满是欣慰:“好好干,以后说不定能当组长呢。”
下班的时候,我又去了那个电话亭,给娜姐打了个电话。
我兴奋地跟她说着,语气里的雀跃藏都藏不住。
“太好了!” 电话那头的娜姐也笑了,“你这么努力,肯定能做得更好。对了,德林昨天还问起你,说等他伤好了,就去找你玩。”
挂了电话,我沿着路边往宿舍走,夕阳把我的影子拉得很长。
晚风拂过脸颊,带着点暖意,远处的路灯渐渐亮了起来。
我摸了摸兜里的烟,又想起项雨、老周、想起四川小伙子的吉他…… 突然觉得,在广州这座城市里,我们这些来自天南海北的人,都在借着各自的微光,慢慢照亮自己的路,而这些微光凑在一起,就成了一片温暖的星海。
我加快脚步往宿舍走,心里盼着明天能学得更快些,盼着德林的伤赶紧好。
毕竟,我们都是在这座城市里,努力生活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