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刺史相邀(1 / 2)

“见公子病愈,属下便放心了。”项方长舒一口气,眉宇间还带着未散的忧色。

“昨夜公子高热不退,我与段松守在榻前,连眼睛都不敢眨。”

王玉瑱执起紫砂壶,为项方斟了杯清茶:“辛苦你们了。不过是染了些风寒,无碍的。”

他将茶盏推至对方面前,话锋一转:“今日唤你来,是想问问名册上的宋濂,你可熟悉?”

项方凝神思索片刻,摇头道:“确实有这么个人。但每次他与惊尘公子会面时,从不容第三人在场,故而无人知晓他的相貌。”

王玉瑱指尖轻叩案上名册——这项方果然未曾翻阅过此书,否则定会知晓宋濂如今正在长安平康坊经营书斋。

“此人下落我已查明。”王玉瑱摩挲着手中的狼毫笔,“可能要劳你亲自往长安走一遭,将他请来嶲州。”

项方神色一凛:“属下遵命。只是盐井这边…”

“无妨。”王玉瑱淡然摆手,“有段松在此坐镇,一月之内盐场局势不会有大的变动。你单人快马往返,时间绰绰有余。”

见项方仍面有忧色,他又补充道:“先不必急着动身。待我修书一封,你寻个生面孔送往翼国公府,交与少将军秦怀道。”

书房内,王玉瑱眸色变得深沉:“见到宋濂后,你只需说公子请他去嶲州一叙。若他推诿拖延…”他指尖轻轻划过案面,“不必手软,立斩。”

项方闻言一怔,随即肃然应道:“属下明白。若他爽快应约呢?”

“那便好生请来。”王玉瑱唇角微扬,“我自有计较。”

项方领命退下后,王玉瑱独自坐在书房中。

烛花爆响的刹那,他忽然想起一桩蹊跷事——王惊尘遇害当日,身边暗卫竟无一人相随。

项方等人还是见到徐州刺史府挂起白幡,才知主子遭难。

“内奸…”他轻声自语,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名册上“宋濂”二字。

这个人必定深得王惊尘信任,不仅知晓暗卫存在,甚至能有办法调开所有护卫。

若宋濂稍显迟疑,不论他是否真是内奸,都留不得,因为他知道的太多了。而有些秘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

“夫君,可要用晚膳了?”崔鱼璃轻柔的呼唤从门外传来。

王玉瑱敛起眼中寒芒,推门执起妻子的手:“自然要用的,若不填饱肚子,哪有力气哄我家娘子?”

崔鱼璃娇嗔地轻拧他腰间,却被他顺势揽入怀中。晚风穿过回廊,将书房内的杀机与温情都揉碎在渐浓的暮色里。

而暮色中,一匹快马由嶲州疾驰而出,直奔长安。

……

一连三日,嶲州城风平浪静。

王玉瑱几乎寸步不离地陪伴在崔鱼璃身侧,两人或在院中赏花对弈,或在书房泼墨联诗,偶尔相携漫步城郊,恰似一对远离尘嚣的神仙眷侣。

第四日清晨,露珠尚挂在芭蕉叶上,段松的身影便出现在老宅门前。

他手中捧着一方折叠整齐的绿色绢布,步履沉稳地走向书房。

“公子,信物到了。”段松将绢布呈上书案。

王玉瑱展开绢布,但见素绢上墨迹淋漓,写着一行清隽小字:“静待小友登门,伯英扫榻相迎。”

段松见状低声道:“这位刺史大人,似乎比我们预想的更为急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