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李泰算计(2 / 2)

……

越王府内,炭火烧得噼啪作响,却驱不散李泰心头的焦躁。

他听闻太子李承乾竟亲自前往杜府探望杜如晦,顿时如坐针毡,在厅内来回踱步,恨不得立刻备车,也赶往杜府,绝不能落在太子之后。

“殿下!不可!万万不可啊!”杜楚客(杜如晦之弟,现为越王府属官)急忙拦住他,语气焦急地劝阻。

“殿下如今只是亲王,并无具体职司,若此时贸然前往探视卧病的宰相,于礼不合,更会引人侧目!陛下若知晓,会作何感想?只怕非但不会觉得殿下仁孝,反而会疑心殿下结交大臣,图谋不轨啊!”

李泰脚步一顿,眉头紧锁,他也知道杜楚客所言在理,但心中那股被太子抢先一步的不甘与危机感却难以平息。

就在这时,派去打探消息的小太监匆匆回来,禀报道除了太子,太原王氏的王崇基也在杜府。

“王崇基?”李泰眼神一凝,“他去做什么?”他心中顿时一沉,王家大郎在此敏感时刻出现在杜府,莫非……王家已有倾向太子的意思?若真让太子得到了太原王氏的支持,那对他而言,无疑是巨大的威胁!

厅内气氛瞬间变得更加凝重。李泰脸色阴晴不定,杜楚客亦是面露忧色。

正当二人心绪不宁之际,越王府司马韦挺迈步走了进来。

他见李泰面色不悦,杜楚客也是一脸焦急,便知有事发生。杜楚客见韦挺到来,如同见到了主心骨,暗暗松了口气,连忙将方才之事简要说了一遍。

李泰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急声对韦挺道:“韦叔父,你来得正好!太子已去了杜府,王崇基也在!若王氏倒向太子,我等该如何是好?”

韦挺静静地听完,脸上并无太多惊讶之色,他沉吟片刻,目光沉稳地看向李泰,语气笃定地分析道:“殿下稍安勿躁。依臣之见,王珪老成谋国,太原王氏身为山东士族翘楚,在此国本未显动摇之际,绝不会轻易明确站队太子。”

李泰闻言,脸色稍缓,刚露出一丝喜色,却听韦挺话锋一转:“然,他们同样,也不会在此时公然支持越王殿下您。”

这话如同一盆冷水,让李泰的心又沉了下去,他急切道:“那……难道我们就只能眼睁睁看着?”

“非也。”韦挺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精明的算计,“纵然不能将其拉入麾下,但与之建立良好关系,留下善缘,总归是有益无害。甚至,有些事未必不能借其势而行。”

李泰被他勾起了兴趣,连忙追问:“韦叔父有何妙策?”

韦挺捋须微笑道:“臣听闻,王珪幼子王敬直,如今正在白鹭书院进学。此子年纪虽轻,却颇得其父兄喜爱。殿下不妨寻个合适的时机,‘偶遇’于他,不必谈论朝政,只以学长身份,多嘉许其才学品行,结个善缘。少年人心性,若能得亲王如此看重,心中岂无感念?此为其一。”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继续道:“其二,王珪此子,尚未定亲。陛下膝下南平公主,年岁与之相当,品貌端庄。而南平公主素来与殿下您亲近。若能……促成此段良缘,届时,王家与殿下之间,即便无盟约,亦有了这层姻亲之谊,许多事情,岂不方便许多?”

李泰听着,眼睛渐渐亮了起来。韦挺此计,迂回巧妙,既不直接触碰父皇忌讳的结党红线,又能通过交往其子、联姻其族的方式,与王家建立起紧密的联系。

尤其是南平公主一向与他这个兄长亲近,若真能嫁入王家,无疑是他在世家大族中埋下的一步暗棋。

“妙!韦叔父此计甚妙!”李泰抚掌称赞,脸上的阴霾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跃跃欲试的兴奋,“便依叔父之言!孤知道该如何做了!”

他仿佛已经看到,通过这看似不经意的“偶遇”和可能的“良缘”,一张无形的关系网络正悄然向着那座象征着五姓七望高门的太原王氏府邸延伸而去。

虽然前路依然充满变数,但至少,他找到了一条可以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