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词起清河郡(1 / 2)

入夜,高旬才摇摇晃晃的走出王府,被小厮扶着上了马车。

还好现在两家都住崇仁坊,离得并不是太远,没一会就到了高府。

小厮仔细搀扶着高旬下了马车,门子便上前说道:“大公子,家主说等您回来去书房一趟。”

高旬打个酒嗝,摆摆手道:“知道了,带本公子过去。”

进了书房,矮胖老头高士廉正看着古籍,不过他离老远就闻到高旬身上散发的酒味,略嫌弃的皱起眉头。

“人家刚搬回来,你就上门吃酒,真是不知礼数。”高士廉开口教训道。

“嗝~”

“父亲不懂,我和崇基可是知己好友,自然不会在乎这寻常礼数。”

“哦对了,王叔父让我给您带个好,嗝~”

高士廉直接挥挥手说道:“滚滚滚,别污了老夫的书房。”

“嘿嘿,那孩儿告退,父亲也早点歇息。”

高旬被扶着回到自己院子后,妻子赵浮锦已经等候多时。

“你瞧瞧,我说什么来着?他每次和王家大郎喝酒,两人准醉的跟什么似的!”

说归说,赵氏还是赶紧和小丫鬟动起手,将高旬扶回里屋,放倒在床榻。

小丫鬟负责脱鞋脱袜,赵氏脱掉其外衣,用湿毛巾仔细擦拭着。

高旬被伺候的多舒服不谈,只片刻便呼呼大睡了过去。

王家那边也差不多,崔嫋嫋累的满头大汗,才将王崇基给收拾好。

期间王珪派人来叫了一次,见人早就醉的不知东南西北,便不了了之。

书房里,王珪神色平静的望着窗外月色,心里却权衡着朝堂上的各种势力。

首先皇帝叫自己回来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平衡朝堂,现在朝堂上的势力已经隐隐定型了。

有能力在朝廷说上话的的不过三党。

其一是秦王府功臣一派,有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等人。

其二就是原东宫,之前只有魏征一人,现在又多了自己,勉强可以对上一对吧。

其三是太上皇的老臣,也就是裴寂、萧禹、陈叔达等人,不过这些人不足为虑,都是一些空有职位没有权利的虚职。

至于为什么王珪在这盘算这些,还是因为高士廉,他是长孙无忌兄妹两人的亲舅舅,长孙皇后更是时不时都要将其宣进宫慰问一番的。

而现在高士廉又是门下省侍中,正是王珪的顶头上司,这就很麻烦了。

按理说此次回长安,高旬应该和王崇基保持距离才对,可是那小子居然还跑来喝酒,难不成是高士廉授意?

“唉,实在是太耐人寻味…”王珪感叹一声,便回去休息了。

翌日,王珪刚吃过早饭,吏部便派人把王珪的朝服等一应东西送了过来。

毕竟明眼人都知道,这次王珪回来八成是要一飞冲天的。谏议大夫,不过是用来过渡一下,以后官至尚书都说不定。

只不过前脚吏部人刚走,后脚皇宫里便派了小太监过来传旨,让王珪进宫。

王珪也不敢失礼,想着换身衣服再去,小太监连忙道:“王大人,陛下说了只是进宫说些闲话,不用更衣,咱们抓紧进宫可好?”

“好,那咱们别让陛下久等了。”

还是甘露殿,李世民正批阅奏折,张瑾公公小声道:“陛下,王珪王大人在殿外了。”

李世民面露喜色说道:“宣。”

片刻后,王珪走进殿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