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老臣脸色涨红,胸口剧烈起伏,显然想要出列反对,但目光触及御座上那双平静却蕴含着不容置疑威势的眼睛,以及她手边那方刚刚承接天命、热乎无比的传国玉玺,再想到北境李靖的支持、程怀亮掌控的禁军、以及镇国安宁王那道安稳的旨意……所有到了嘴边的谏言,又被硬生生地咽了回去。
新帝登基,权威正盛,此刻触其锋芒,无异于以卵击石。
苏璃将台下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她深知这道旨意会引来多大的阻力,但她必须走出这第一步。她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
“众卿可是觉得,朕此诏,有违祖制,悖逆伦常?”
无人敢应。
她继续道:“朕问你们,治国需要的是什么?是才干!是能为民请命、为君分忧的才干!这才干,可曾分过男女?昔年平阳公主能以女子之身统领千军万马,助其父平定天下,难道在座的诸位,自认才干一定胜过当年的平阳公主吗?”
她目光如炬,扫过众人:“朕开女子科考,非为标新立异,实为国取真才。天下女子,半数生灵,其中岂无聪慧贤能之辈?禁锢其才华,不仅是她们的不幸,更是国家之损失!朕要的,是天下英才,尽入彀中!唯有如此,大周方能真正兴盛,万世不移!”
她顿了顿,语气转为冷厉:“朕知道,此举必遭非议。但朕意已决!祖制?若祖制皆对,前朝何以覆灭?伦常?让有才者报效国家,便是最大的伦常!此事,无需再议!礼部、吏部,即刻着手拟定女子科考细则,各州府督办女学,不得延误!”
“臣等……遵旨!”以程怀亮为首的支持者率先躬身领命,其余官员见状,无论心中作何想法,也只能纷纷拜倒,山呼领旨。
这道如同惊雷的诏书,连同“改元凤翔”的通告,迅速通过驿道,发往大周的每一个角落。
“凤翔”年号,取自“凤凰翔于千仞”,既暗合“凤凰临朝”的童谣,也昭示着新帝苏璃励精图治、带领大周翱翔九天的雄心。
而“开女子科考”的诏书,则在天下引起了远比禅位更为剧烈和持久的震动。士林哗然,民间议论纷纷,守旧者痛心疾首,视为礼崩乐坏之始;而有识之士、尤其是那些苦于无法施展抱负的女子及其家族,则在震惊之余,看到了一线前所未有的曙光。
无数的目光,投向了长安,投向了那座刚刚更换了主人的紫微城。所有人都意识到,一个与过去截然不同的时代,真的开始了。这个由女子开创的“凤翔”时代,将会把大周带向何方?
风暴,才刚刚开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