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昭璃天下 > 第201章 民心所向

第201章 民心所向(2 / 2)

另一个幕僚补充道:“还有几个擅长编写话本的文人,已经连夜赶出了几段新书,主角便是前朝那位曾建立娘子军、助其父平定天下的平阳公主。说书人这几天都在讲这个,听客们反响热烈,都对平阳公主的英武贤明赞叹不已。”

程怀亮仔细听着,手指轻轻敲击桌面。父亲程敏在病榻上反复叮嘱他,新朝欲立,非仅靠刀兵与诏书,民心向背至关重要。太后执政多年,根基深厚,民间本就有感念其德政者,如今只需稍加引导,将这潜在的认同激发出来,并为其找到一个合理的、足以颠覆传统观念的“依据”。

“平阳公主……”程怀亮沉吟道,“这个例子选得好。前朝英雌,功绩彪炳,足以证明女子之才,不逊男儿。让说书人着重渲染她如何于乱世中挺身而出,如何治军严明、爱兵如子,如何辅助其父开创基业。要让听的人觉得,太后娘娘今日之举,与昔年平阳公主,颇有异曲同工之妙,甚至……更为不易。”

“属下明白!”幕僚心领神会,“此外,我们还发现,民间对于陛下……呃,对于云珏殿下,近年的……嗯,一些行为,也颇有微词。我们是否...

程怀亮摆摆手,打断了他:“不必。只需宣扬太后之德与能即可。陛下既已自愿禅位,我们便不可再行诋毁,否则反而落人口实,显得太后心胸狭隘。一切,都要显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他走到窗边,推开窗户,望着外面熙熙攘攘的街道。叫卖声、孩童的嬉闹声、还有远处隐约传来的说书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市井画卷。

“民心如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程怀亮低声自语,仿佛在重复父亲的教诲,“父亲说得对,谁能让他们看到安稳富足的希望,他们就会选择谁。所谓的牝鸡司晨……在实实在在的好处面前,又能有几分重量?”

接下来的几天,长安的舆论风气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变化。

茶楼里,听客们为平阳公主的传奇故事喝彩,渐渐有人将话题引到当朝太后身上。

“要我说啊,太后娘娘这十几年来,跟平阳公主也差不多!都是于国于民有大功的!”

“可不是嘛!别的不说,就前年陇右大旱,要不是太后娘娘当机立断,调运河南粮草赈灾,还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

“还有那新式的纺车和水磨,可是让咱家婆娘省了不少力气……”

街头的孩童依旧在唱《凤凰谣》,大人们听着,也不再觉得刺耳,反而觉得有几分吉祥的意味。甚至有些商铺,开始偷偷售卖一些印有模糊凤凰图案的吉祥饰物,虽然不敢明目张胆,却也销路不错。

当然,并非没有反对的声音。一些恪守正统的儒生学士,在私底下依旧痛心疾首,斥责此为“礼崩乐坏”之始。但在汹涌的、倾向于认同太后的民意面前,这些声音显得微弱而无力,很快便被淹没。

这股风潮,自然也传到了深宫。

苏璃站在甘露殿的高台上,凭栏远眺。虽无法亲眼目睹市井间的热闹,但暗卫每日呈递上来的舆情汇总,让她对宫外的风向一清二楚。

“凤凰临朝……平阳公主……”她低声重复着这几个词,嘴角泛起一丝复杂的笑意。这背后有程家父子的推波助澜,她心知肚明。但这效果,确实比她预想的还要好。

云琼静静地站在她身后,轻声道:“母后,民心可用。”

苏璃没有回头,目光依旧投向远方那鳞次栉比的民居和袅袅炊烟:“琼儿,你看,这就是百姓。他们或许不懂什么高深的道理,也不关心龙椅上坐的是男是女。他们只在乎,坐在那个位置上的人,能不能让他们吃饱穿暖,安居乐业。”

她顿了顿,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与决然:“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话,从来都不是虚言。既然他们选择了相信这只‘凤凰’,那朕……便不能让他们失望。”

一阵微风拂过,吹动她鬓角的几缕白发。宫墙之外,那首《凤凰谣》似乎乘着风,隐隐约约地飘了进来,与这紫微城的庄严肃穆交织在一起,预示着一个的全新时代,正不可阻挡地来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