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近岁末,宫廷上下开始筹备新年各项事宜,忙碌中透着一股节前的躁动。然而,尚宫局内却是一片愁云惨淡。
尚宫局总管,位高权重的林尚宫,此刻正对着一堆堆积如山的账册发愁。年底盘账,核对各宫用度、赏赐、库存,本是例行公事,但今年却出了大问题。一连核对了三天,账目始终对不上,出现了巨大的亏空,却怎么也查不出问题出在何处。涉及金额不小,若在年关前无法理清,上报到陛下那里,她这个尚宫之位恐怕难保。
“废物!都是一群废物!”林尚宫气得将一本账册摔在地上,底下跪着的几个掌簿女官噤若寒蝉。
这事很快在后宫传开,自然也没逃过时刻关注各方动静的苏璃的耳朵。她通过这段时间暗中结交的低位宦官小棋子,得知了更详细的内情:账目混乱似乎与近几年宫中采买、赏赐流程变更有关,新旧账目格式不一,记录混乱,导致核查困难。
(苏璃内心oS:*信息流不统一,流程变更缺乏过渡和标准化…典型的项目管理漏洞。这倒是个机会…但风险也大。*)
她深知,若主动插手,成功了未必能得多少好处,失败了却可能万劫不复。但若一直蛰伏,不知要等到何时才能获得真正的立足之地。权衡再三,她决定冒险一搏,但必须用最稳妥的方式。
她没有直接去找林尚宫,而是寻了个机会,“偶遇”了与林尚宫关系尚可、且为人相对正直的司记房女官周司记。苏璃装作无意间提起,说自己在家时曾随母亲学过一些理账的笨办法,或许能帮上点小忙。
周司记正为账目之事焦头烂额,虽不信苏璃真能解决,但死马当活马医,便偷偷拿了一部分最混乱的账册给她,叮嘱她切勿声张。
苏璃将账册带回揽月阁,闭门不出。她让秋雯和冬青守在门外,自己则点灯熬油,开始工作。她运用的完全是现代财务审计和数据处理的方法:
1. **统一口径:** 她首先将新旧账册的记账规则进行梳理,统一了计量单位和分类标准。
2. **建立台账:** 她设计了一种简单的表格台账,将分散混乱的流水记录,按照时间、部门、事项、收入、支出、结余等项目进行重新归类登记。
3. **交叉核对:** 将账目与库存清单、领用记录进行交叉比对,寻找差异点。
4. **重点筛查:** 针对差异巨大的项目和频繁出入的环节进行重点核查。
这些方法对于现代人来说或许是基础,但在依靠流水账和心算口念的古代,无疑是降维打击。不过两日功夫,苏璃便从一团乱麻中理出了头绪。问题主要出在几年前一次宫规变更时,新旧账目衔接出现断层,加上某些环节管理松懈,导致了几笔大的支出重复记账和一批物资入库未登记。
她并未直接指出具体责任人,而是将发现问题的方法、过程以及修正后的清晰账目,连同她设计的简易台账格式,一并工整地誊写下来,交给了周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