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消失的第三人(1 / 2)

调查如同三叉戟,分别刺向迷雾的三个方向。

第一路,老谭带队再访“速达货运”。

张超的同事提供了一个此前被忽略的细节:张超失踪前一天,曾抱怨过钱包在加油站“差点被偷”,虽然没丢东西,但感觉被人动过。老谭立刻调取了该加油站的监控,发现一个戴着鸭舌帽的模糊身影曾在张超付款时靠近,但画面不清,无法辨认。

同时,对张超货运路线的排查发现,他最后承运的一批货物,收货方登记信息模糊,经查竟是一个已注销的空壳公司。这条线,明显被人为处理过。

第二路,陈锐紧盯“星辉科技”。

研发部主管确认,李国胜性格内向,工作认真,但最近半年时常请假,理由是“家事”,具体不详。同事反映,他确实是左利手,并且有轻微的咬指甲习惯,与工牌分析结果吻合!

然而,当陈锐提出要见李国胜直系亲属时,却得知其父母早亡,只有一个妹妹在国外,近期并未联系。李国胜的社会关系简单得近乎透明,像一个被精心擦拭过的玻璃杯,找不到任何指纹。

第三路,对凤林河上下游的拉网式搜索有了重大发现。

在距离抛尸点上游约三公里的一处偏僻河岸,搜索队员在草丛中发现了几段被丢弃的、断裂的白色塑料束线带,其型号与老周在尸体脚踝推断的痕迹完全吻合!这里土壤有轻微扰动的痕迹,极有可能就是捆绑受害者并最终抛尸的第一现场!技术队老何亲自带队进行勘查。

市局,重案一组办公室。

白板上的线条越来越密,三个名字(张超、李国胜、未知死者)如同被无形的线连接,又各自延伸向未知的黑暗。

“动机呢?”老谭盯着白板,眉头紧锁,“如果凶手的目标是这个无名死者,为什么要把张超和李国胜卷进来?制造混乱?”

“或者,凶手的目标本来就是张超或李国胜?”陈锐提出另一种可能,“这个无名死者,只是个……替身?”

就在这时,季青的电话响了,是技术队老何,语气带着按捺不住的兴奋。

“季队,河岸现场提取到的半枚鞋印,与死者所穿鞋底磨损特征不符!确认是另一个人留下的!很可能是凶手!”

“另外,我们对那几段束线带进行了处理,在上面提取到了极其微量的蓝色金属漆颗粒和一种特殊的润滑油成分!已经送去数据库比对了!”

蓝色金属漆?特殊润滑油?

季青脑中仿佛有电光闪过,她立刻看向陈锐:“星辉科技是搞精密仪器研发的,他们的车间或者仓库,会不会用到带有特定颜色油漆的货架、设备?或者某种需要特殊润滑的机械?”

陈锐一愣,随即猛地点头:“我马上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