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就是一种小药丸,白色的,没标记。‘V’说那小子(张超)买了药想赖账,或者想黑吃黑。”
“怎么联系‘V’?”
“他只用telegra跟我们单线联系,每次用的都是不同的临时频道,做完一单就销毁。上次联系就是交易前,之后再也联系不上了。”
“杀人呢?”
“我……我没想杀他!”刘猛激动起来,“那小子看着瘦,劲儿不小!在后巷他发现我们不是来交易的,是来抢货的,就急了,抓我挠我!我……我被他激怒了,从后面用随手捡的电源线勒住他……我没想勒死他的!真的!是失手!”
虽然刘猛极力将杀人辩解为“失手”,但作案过程基本清晰。他提供了“V”使用的telegra账号Id(虽然已失效),以及一个重要细节——“V”曾无意中透露过,这种药“货源紧俏”,主要供“高端客户”和“需要稳定输出的职业玩家”,他只是一个“分销的小角色”。
---
技侦组根据俱乐部队员和刘猛提供的线索,双管齐下,终于捕捉到了“V”的幽灵轨迹。
他们确认那个名为“巅峰之门”的论坛是一个隐藏在深网中的非法交易平台,涉及游戏外挂、盗号、虚拟货币洗钱以及违禁药物交易。张超正是在这里首次接触到了“V”发布的关于“认知增强剂”的隐晦广告。
通过追踪张超和“V”留下的数字指纹,结合刘猛提供的临时账号特征,技侦人员运用大数据碰撞和网络溯源技术,艰难地锁定了一个Ip地址池。这个Ip经过多次跳转和伪装,但其主要活动范围,最终指向了位于本市高新区的一家名为“科睿生物”的研发外包公司!
---
所有的线索,如同无数溪流,最终汇向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方向——一家看似正规的生物科技公司。
案情分析会上,气氛紧张而兴奋。
“科睿生物,”季青指着白板上新贴的公司logo,“主营业务是新型药物分子筛选和动物实验外包。他们完全具备研发和初步合成这种新型兴奋剂的技术能力!”
老谭摸着下巴:“‘V’是公司内部人员?利用公司资源和技术私下制毒贩售?”
陈锐提出疑问:“但刘猛说‘V’自称是小角色,如果源头是研发公司,他应该是个重要人物才对。”
季青目光锐利:“两种可能。一,‘V’就是核心人员,对刘猛撒谎。二,‘V’确实只是个分销商,科睿生物内部有人利用职务之便,泄露技术或原料。但无论如何,科睿生物是当前最关键的目标!”
她立刻部署下一步行动:
“秘密调查科睿生物的所有研发人员、近期离职人员、以及有权限接触核心实验室和物料的管理人员。申请调取他们的财务记录和通讯记录。”
“同时,向缉毒支队和国际刑警组织渠道通报情况,查询这种新型兴奋剂的更多信息,确认其与科睿生物是否存在关联。”
“行动要快,但要绝对保密,防止打草惊蛇!”
就在会议结束,众人准备分头行动时,技侦组一名年轻警员急匆匆敲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刚打印出来的报告,脸色震惊:
“季队!我们刚刚尝试对科睿生物公开的研发团队照片进行人脸识别和交叉比对……发现了一个人!”
他深吸一口气,将报告递给季青。
“他们的首席药物化学分析师,李明博士,一年前曾在另一个城市,因为涉及一项‘智能药物’(Nootropics)的非法线上销售案被调查过,但当时证据不足,未能起诉。而他的网络匿名Id,经过行为习惯比对,与‘V’的早期活动特征……高度吻合!”
(第三十八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