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也拖不了这么长时间,只是……
王奶奶腰伤好了以后,又被别的事情耽搁了。
……
时间退回半年前。
苏琴端着熬好的骨头汤,轻手轻脚地走进隔壁家的院子。
王奶奶靠在床头,正就着窗户透进的光线绣花。
见她进来,老人忙把手中的活计往枕头下藏。
哎哟,琴呐,又麻烦你了……”
王奶奶撑着要起身。
别动别动。
苏琴赶紧放下汤碗,
腰伤最忌讳乱动,远志他爸去省城买药了,晚上就能回来。
王奶奶叹了口气,为我这老骨头,耽误你们去看外孙..……
说的什么话。
苏琴佯装生气,
心萍那边好着呢,倒是您,一个人带着小宝不容易。
这时,门外跑进来个虎头虎脑的男孩,约莫七八岁,是王奶奶的孙子小宝。
孩子手里攥着个破旧的布老虎,怯生生地站在门口。
苏琴看见他,心里一软,从兜里掏出块糖,
来,小宝,来吃糖。
孩子不敢接,眼巴巴地看着奶奶,这孩子太听话了。
王奶奶眼圈一红,
快谢谢你苏姨。
看着孩子狼吞虎咽的样子,苏琴心里酸酸的。
王奶奶家的日子本来过得不错,可是自从前几年儿子媳妇出意外走了以后,家里就靠老人做点绣活过活,这孩子虽然邻居们都时常接济,可是日子终归是没那么好。
您刚才又偷偷绣什么呢?
苏琴想起进门时的一幕。
王奶奶犹豫了一下,从枕头下把刚才的绣活拿了出来。上面是半幅牡丹图,针法极其繁复,花瓣层层叠叠的,看上去竟像是立体的。
苏琴倒吸一口气,
这是...失传的堆锦绣
你认得?
王奶奶惊讶地看她,苏琴竟然认得?
我姥姥在世时提过,说这是宫里流出来的手艺,早就没人会了。
苏琴看着图样,满眼艳羡。
王奶奶一双手摩挲着绣样,眼神悠远,
这是我家祖传的。我太奶奶是苏州织造府的绣娘,方当年家里遭了难,拼了命带出来的图样...
她突然抓住苏琴的手,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琴啊,我这腰怕是好不利索了!这手艺不能断在我手里,你...你愿不愿学?
苏琴愣住了,她没想到王奶奶会这么说,赶忙摆手拒绝,
这怎么能行!这是您家传的...
家传?
王奶奶苦笑,
小宝是个男娃,对针线没兴趣。再说...这年头,谁还学这个?
她指着窗外,你瞧街口那家绣品店,卖的都是机器绣的,便宜是便宜,可那能叫绣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