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市那边的情况,远比预想的要复杂。
爷爷留下的产业盘根错节,有些手续需要时间理清,加上戚明远虽然暂时偃旗息鼓,但难免还有些后续琐事要处理。
戚东平和何樱可能还得在京市耽搁一段时间,让戚何和林心萍千万别担心他们,照顾好孩子是首要。
......
日子过得飞快,安儿和宁儿眼瞅着就十个月大了。
这俩小祖宗,几乎是一天一个样。
安儿跟个小炮仗似的,满屋子爬,精力也是旺盛得吓人。
宁儿文静些,能稳稳当当坐好久,摆弄她那些小布娃娃。
林心萍每天就跟个陀螺似的,从睁眼忙到闭眼。
喂奶,换尿布,洗洗涮涮,做辅食……
常常是刚把爬进桌子底的安儿揪出来,那边宁儿又把米糊糊糊了一脸一身。
晚上更是甭想消停,俩孩子轮番醒,她几乎没睡过一个圆圈觉。
戚何看着心疼,有天晚上,看着妻子眼下的乌青,叹了口气,
“心萍,这么下去不是办法,你太累了,我托人打听打听,找个靠谱的保姆,白天来搭把手,你看咋样?”
林心萍正给玩累了呼呼大睡的安儿擦汗,闻言顿了顿。
她当然舍不得把孩子完全交给外人,但也知道戚何说的是实话。
自己这身子,毕竟生的是双胞胎,底子亏了些,长时间这么硬扛着,怕是要垮。
她点点头,
“行,你看着办吧,找个手脚干净,性子好的。”
除了带孩子,林心萍心里还揣着别的事。
她得回图书馆上班。
想着要离开孩子们大半天,她心里就跟猫抓似的难受。
可工作是她喜欢的事,也是这个家的一份收入,不能丢。
更重要的是,写作这事儿,她一直没真撂下。
那是她自个儿的一块小天地,是喘口气的地方。
等俩娃都睡踏实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她就拧亮台灯,拿出抽屉里头的稿纸和笔,写写画画。
她用“远方”这个笔名,断断续续地给几家杂志都有投稿。
每次看到自己的字变成铅印的,心里那点小小的欢喜和成就感,能支撑她好多天。
这事儿,她没跟任何人细说,除了戚何,没人知道她就是大名鼎鼎的作者“远方”。
这是她的一点小秘密,是她在这忙乱生活里,给自己留的一点光亮。
这天下午,太阳暖烘烘的,安儿和宁儿难得一起睡了个长长的午觉。
林心萍刚抓紧时间把一篇构思了好久的短文收了尾,长长舒了口气。
就听见院门外邮递员扯着嗓子喊,
“林心萍!挂号信!”
挂号信?
林心萍心里嘀咕,平时除了稿费单,很少收挂号信。
她擦了擦手,走到院门口。
信是省城一家挺有名的文学杂志社寄来的,信封挺厚实。
她心里有点打鼓,别是退稿吧?
可退稿一般不用挂号信啊。
她签了字,拿着信回到屋里,坐在窗边的椅子上,小心地撕开封口。
抽出信纸,展开。
抬头是醒目的杂志社名字。
她一行行看下去,眼睛越睁越大,心跳也跟着咚咚咚快跳起来,
信上白纸黑字地写着,
“尊敬的‘远方’作家:您的长篇小说《云端》荣获本届‘启明’文学奖首奖!组委会诚挚邀请您出席于本月二十八日在南岛市举行的颁奖典礼,并做简短发言。随信附上获奖通知及行程安排。奖金及作品出版事宜,将由专人后续与您沟通……”
后面还有一叠关于领奖的详细说明。
林心萍整个人都懵了,脑子里嗡嗡的。
《云端》?
那是她怀安儿宁儿后期,孕吐刚缓过劲,又赶上戚何失联那段时间,心里百感交集,夜里睡不着,一点点写出来的。
写的是大时代下普通人的聚散离合,有她对生活的观察,也有她自个儿的心路历程。
写完后就寄了出去,之后忙着生孩子,带孩子,几乎都把这事儿给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