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刻意略过了“住院”两个字,重点强调了“轻伤”和“平安”。
何樱接过电报,手有些抖,眯着眼睛仔细看。
看清内容后,她长长舒了口气,拍着胸口,
“哎呀妈呀!吓死我了!平安就好!平安就好!轻伤……住院休养?伤哪儿了?严不严重啊?”
放心之后,担忧又上来了。
“电报上说轻伤,那就是不严重,休养几天就好了。妈您别担心。”
林心萍挽住婆婆的胳膊,轻声细语地安慰,
“部队肯定安排得好好的,说不定过几天他就自己打电话回来了。”
这时,戚东平也下棋回来了,听到消息,先是吓了一跳,看完电报后,眉头皱紧又松开,
“人平安就行,这小子,肯定是又逞能了!等他回来看我怎么收拾他!”
话是这么说,但眼里的担忧和松了口气的神情是藏不住的。
晚上吃饭的时候,家里的气氛明显不一样了。
虽然还有担心,但压在心里快几个月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何樱开始念叨着等儿子回来要炖什么汤补身体,戚东平虽然没多说,但饭也多吃了半碗。
林心萍心里那根紧绷的弦也松了下来。
但她比公婆想得更多一点。
电报措辞简洁,但“住院休养”这几个字还是让她心里揪了一下。
伤到底怎么样?
他现在在哪里?方不方便联系?
这些疑问,她没说出来。
她知道,现在最重要的是稳住公婆,让他们安心。
她自己心里的那点担忧,得藏起来。
接下来的几天,林心萍表现得比平时更平静。
她照常上班,写稿,陪公婆聊天散步,绝口不提自己的担心,反而时常安慰老人,
“爸,妈,你们别瞎想,部队有纪律,任务完成前不方便联系很正常,现在任务完成了,又报了平安,肯定没事了,说不定他伤好了就立刻回来了。”
她开始更积极地准备婴儿用品,拉着婆婆一起讨论小衣服小被子的花样,用这种忙碌和期待来冲淡等待的焦虑,也转移老人的注意力。
只有夜深人静,她独自躺在床上,手轻轻抚摸着肚子里不时胎动的宝宝时,那份深切的思念和隐忧才会悄然浮现。
……
第三天傍晚,文鑫来了。
她一看就走得很急,额头上带着细汗。
一进院子,看到林心萍正坐在树下看书,何樱在边上摘菜。
“心萍!阿姨!”
文鑫的声音有点喘,脸上表情复杂,像是激动,又带着愧疚。
林心萍放下书,有些惊讶,
“文鑫?快进来坐,什么事这么急?”
何樱也放下菜篮子,关切地问,
“文同志,脸色不太好啊,咋了?”
文鑫没坐,站在林心萍面前,深吸一口气,语气郑重,“心萍,阿姨,我是来道歉的。”
林心萍愣住了,“道歉?”
“上次……我不该那么冒失,把听到的那些不好的消息告诉你。”
文鑫眼圈微微发红,声音低了下去,
“你怀着孩子,我不该让你跟着担惊受怕……我这几天心里一直过意不去,觉得自己太不懂事了。”
何樱听得一头雾水,看看文鑫,又看看儿媳妇,
“不好的消息?啥不好的消息?心萍,咋回事啊?”
林心萍没想到文鑫会为这个道歉,更没想到会被婆婆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