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无标题(2)(1 / 2)

她从没想到, 两个算是不打不相识的人, 因为文字, 竟然有了共同语言。

相信以后两个人,还会成为朋友吧。

她淡然一笑, 埋头写字。

文鑫说想知道女主角是否去外地的情节,其实她心里早就有了轮廓,女主角会像她一样,带着众人的期待,奔赴千里之外,去见那个让她心心念念的人,开启新的人生。

不知不觉间,天色暗了下来,戚东平从外面散步回来,看到林心萍还在书桌前写写画画,忍不住问道,

“心萍,还在忙呢?该吃饭了。”

林心萍这才抬起头,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笑着说,

“爸,我马上就来。” 她合上笔记本,小心翼翼地放进抽屉里锁好。

晚饭时,何樱又提起了那本连载,

“下午我跟隔壁聊天,她说她也在看‘远方’写的那篇,说那文字看着就让人心里暖和。”

林心萍听着,心里暗暗惊讶,没想到这篇连载的受众这么广。

戚东平听了一会儿,才知道她们说的杂志上的连载,他点点头,

“能把平凡日子写得有滋味,不容易。”

他顿了顿,又看向林心萍,

“你要是喜欢,也可以多写写,就当是记录生活,以后孩子长大了,也能看看你怀他时的日子。”

林心萍心里一动,戚东平的话恰好说到了她心坎里。

她确实想把这段日子记录下来。

接下来的日子,林心萍成了图书馆里最忙的人。

白天她认真整理书籍,接待读者,晚上回到家,就躲在书桌前写作。

何樱知道她在忙 “正事”,每天都会给她留一盏灯,还会煮好夜宵放在桌上,怕她太晚饿了。

文鑫果然信守承诺,每次新刊到了,都会第一时间来找林心萍。

两人有时候就在院子里,一边嗑瓜子,一边讨论连载内容。

文鑫总能发现很多细节,比如女主角衣服上的盘扣样式,和她奶奶年轻时穿的一样,比如女主角喜欢吃的糖糕,她老家也有类似的小吃。

“你说‘远方’老师是不是真的去过很多地方啊?”

文鑫捧着周刊,一脸好奇,“不然怎么能写出这么多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

林心萍笑了笑,没有回答,只是心里暗暗庆幸,自己小时候跟着外婆去过不少地方,那些经历如今都成了创作的素材。

她看着文鑫兴奋的样子,忍不住问道,

“要是女主角也来咱们家属院,你觉得她会喜欢这里吗?”

“肯定会啊!” 文鑫立刻回答,“咱们家属院的人都这么好,她来了肯定舍不得走。”

林心萍把文鑫的话记在心里,在后续的情节里,真的加入了女主角和邻居相处的故事。

......

京市。

秋日的阳光,透过已经开始泛黄的叶片,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点。

白晓梅背着洗得发白,但干干净净的帆布书包,走在校园的主干道上。

风吹过,带起几片早落的梧桐叶,在她脚边打着旋儿。

白家给她迁完户口,了却一桩压在心头多年的大事之后,就举家搬迁回京市了。

这个计划,在白家心里盘桓了不是一天两天,只是先前迟迟找不到流落在外的小妹,挪不动步。

如今,妹妹白晓梅认祖归宗,回到了家,而她本人又有着强烈的继续求学的愿望,回到教育资源更集中,发展前景也更广阔的京市,对全家,尤其是对晓梅的未来,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白晓梅”这个名字,她已经用了快两个月了。

从最初的些许陌生,到如今听到同学呼唤能自然而然地回头应声,她正在逐渐习惯这个承载着血缘与期望的新身份。

为了更快地融入新的学习环境,熟悉京市的生活节奏,她坚持选择了住校,只在周末才回西城区的白家老宅。

这个决定,起初在家里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大哥白靖第一个不同意,觉得妹妹好不容易找回来,合该住在家里,天天见着才安心。

母亲更是红了眼眶,拉着她的手,说家里空房间多的是,何必去挤学校的集体宿舍。

但白晓梅主意正,态度温和却坚定,她列举了住校的种种便利,节省上下学时间,方便与同学交流、更能培养独立性。

一家人见她考虑得周全,又拗不过她那看似平静实则执拗的性子,最后只得无可奈何地接受了。

不过,母亲拍板定下了一个硬性条件,周末双休,若无特殊情况,必须回家。

白晓梅爽快地答应了,这也成了她与家庭之间一个温暖的约定。

今天是周五。

下午最后一堂课结束的铃声一响,教学楼里顿时充满了收拾书本,挪动桌椅的嘈杂声。

白晓梅不紧不慢地整理好书包,将下周要用的几本参考书和笔记整齐地放进去。

帆布包是之前在霞城时,照顾她多年的王妈亲手缝制的,针脚细密结实,虽然边角有些磨损,颜色也褪了些,但洗得清爽,还隐约带着一股阳光和皂角的干净气息。

对她而言,这个包不仅实用,能装下她所有的学习家当,更承载着一段温情记忆。

宿舍里,另外三个女生没有急着离开,正围坐在靠窗的那张方桌旁,脑袋凑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讨论着什么东西,不时发出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