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她以为只属于自己、藏在心底最深处的珍贵细节,那些带着温度和气味的记忆,她小心翼翼地将它们编织进故事里,原本只是想寄托一份乡愁与思念。
她从未奢望过,这些文字能被读者如此清晰地捕捉到,感受到,甚至还能像现在这样,唤起文鑫自己关于奶奶,关于童年的温暖回忆。
这种跨越了文字的心灵共鸣,像一股温热的暖流,缓缓涌上林心萍的心头,让她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慰藉和喜悦。
她轻轻放下一直握在手里的钢笔,身体不自觉地微微前倾,表现出对话题的兴趣,声音轻柔地问道,
“文鑫,那你读下来,最喜欢里面的哪个角色啊?”
“当然就是女主角的外婆!”
文鑫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立刻脱口而出,回答得斩钉截铁。
她的眼睛亮晶晶的,闪烁着纯粹的喜爱,
“外婆太好了!她总是把最好的东西都留给女主角!女主角喜欢吃的那种街角老字号卖的糖糕,外婆每次赶集买了,自己舍不得吃,总会偷偷藏在家里的旧陶罐里,等她放学回来,像变戏法一样拿出来给她,看她惊喜的样子!女主角冬天手冻裂了,红肿得像个萝卜,外婆看了心疼,会连夜在煤油灯下织毛线手套,还会细心地在手套夹层里塞上晒干的艾草,说艾草能活血,戴着暖和。就连女主角在学校里跟同学闹了矛盾,受了委屈,哭着跑回家,外婆也不会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她,而是搬个小凳坐在她身边,一边给她擦眼泪,一边给她讲自己年轻时候遇到的各种老故事,用最温柔、最朴素的道理安慰她!真的,就像我奶奶对我一样。”
文鑫说着,声音不知不觉地轻轻低了下来,带上了一丝淡淡的怀念和感伤,不像刚才那样雀跃了,
“上次,我不是跟我姐因为一点小事闹矛盾了嘛,吵得挺凶的。我觉得自己特别委屈,躲在房间里哭,越想越难过。当时心里憋得慌,随手就抓起床头那本《妇女周刊》,胡乱翻到了‘远方’老师这篇连载。正好就翻到外婆安慰因为和朋友吵架而难过的主角那一段。外婆一边缝着衣服,一边慢悠悠地对女主角说,
‘丫头,做人呐,有时候就像做这桂花糕,急不得,得用小火慢慢熬,才能把米香和桂花香都熬出来,矛盾也一样,你心里堵着,就更得慢慢来,给彼此一点时间,总能解开的。’”
文鑫模仿着小说里外婆的语气,虽然不那么像,但那份努力传达出的温暖却是一样的,
“我读着读着,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眼泪就慢慢止住了,觉得心里那股憋闷和委屈,好像被外婆这些话一点点化开了,变得暖暖的。后来,我鼓起勇气,主动去找我姐道了歉。我姐其实也早就后悔了,看我主动低头,她也不好意思了,拉着我的手也跟我说了对不起。我们俩就这么和好了。心萍,你说神不神奇?一段小说里的话,好像真的有魔力一样。”
林心萍静静地聆听着文鑫的讲述,她的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那一角,微微颤动着,泛起了一圈圈温暖的涟漪。
她不禁感叹,原来自己那些寄托着思念的文字,竟然真的能够拥有如此的力量。
它们就像是一颗颗被精心雕琢的珍珠,散发出微弱但却坚定的光芒,照亮了人们内心深处那些被遗忘的角落。
林心萍下意识地伸出手指,轻柔地划过摊开在桌上的周刊纸页。
那纸页的质地略显粗糙,却又让人感到无比熟悉,仿佛是一位久别重逢的老友。
这种奇异的触感,让她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亲切。
她凝视着纸面上的每一个字,那些字都是她在夜深人静时,独自一人,一笔一划地书写而成的。
每一个字都承载着她对远方亲人的深深眷恋,对逝去时光的无尽怀念。
在构思和书写外婆这个角色时,林心萍更是倾注了太多太多的真情实感。
她将自己对外婆的所有记忆,都融入到了这个角色之中。
外婆慈祥的面容,温暖的手掌,还有那些平凡而又珍贵的日常,都在她的笔下变得鲜活起来。
有好几次,当她写到动情处,想起外婆那和蔼可亲的模样,以及那些再也无法重现的时光,她的眼眶就会不由自主地泛红,泪水模糊了她的视线。
她不得不停下手中的笔,让自己稍稍平复一下情绪,然后才能继续书写下去。
她原本以为,这些深藏在文字里的思念与悲伤,只有她自己在重读时才能默默体会,如同一个只有自己知道的秘密。
她万万没想到,这些情感竟然能穿透纸张,如此真切地传递到文鑫心里,还在她遇到实际困难时,给了她安慰和解决问题的勇气,帮她解开了与姐姐的心结。
这让林心萍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和价值感。
“这位‘远方’老师的文笔真的太厉害了!”
文鑫双手捧着那本周刊,一脸毫不掩饰的崇拜,手指一遍遍爱惜地摩挲着“远方”那两个字,
“我真想知道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心萍,不瞒你说,我还特意去问了邮局卖报刊的售货员大姐,想打听看看这位‘远方’老师还有没有写过别的书或者文章,结果售货员大姐说,她只见过这一本连载,从来没留意过别的。我不死心,又去问了咱们图书馆的李老师,李老师见识广,看过的书多。可连李老师都说,以前好像也没怎么听说过这个笔名。”
文鑫歪着头,脸上露出天马行空的猜想,
“心萍,你说,这位‘远方’老师,会不会就是像咱们这样的普通人啊?可能就生活在某个不知名的小城里,每天也是上班下班,买菜做饭,过着平平常常、柴米油盐的日子。然后,他把自己经历过的事,看到过的风景,听到过的故事,还有心里的各种感受,一点点地,用心地写进了文字里,所以才这么真实,这么能打动人?”
林心萍端起桌上那个旧搪瓷水杯,借着抿一口白开水的动作,巧妙地掩饰住嘴角那几乎要忍不住上扬的笑意。
一股混合着欣喜和一丝丝骄傲的复杂情绪在她心中弥漫开来。
她轻轻放下水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