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公婆来了(1 / 2)

“要出任务?多久?”

林心萍抬眼看向丈夫戚何。

她这话问得平静,像是随口一问晚上吃什么,可只有她自己知道,心里头那根弦微微绷紧了一下。

戚何从吃完早饭就在屋里踱步,眼神时不时瞟向她,又欲言又止地挪开,那副坐立不安的样子,她一看就明白了七八分。

戚何的喉结轻轻滚动了一下,像是咽下了一口难言的东西。

他看着媳妇儿那双清亮亮的眼睛,那里面映着自己的影儿,干净得让他有点不敢直视。

他舔了舔有点发干的嘴唇,声音比平时低了些,带着点小心翼翼,

“大约……得一个月左右吧……”

话一出口,他就觉得不妥当,赶紧又找补了几句,像是要把这话里的棱角磨平些,

“也、也不是很确定,部队上的事儿你也知道,计划总赶不上变化快。说不定……说不定顺利的话,还能提前几天回来。但也可能……那边情况复杂,会多耽搁几天。”

每多说一个字,他心里那份愧疚就重一分。

他还记得,当那个戴着眼镜的医生笑着说出“恭喜啊,同志,你爱人这是有喜了”的时候,他感觉自己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猛地撞了一下,又酸又胀,欢喜得差点没在诊室里蹦起来,幸亏还记得穿着军装,硬是绷住了,只是嘴角咧到了耳朵根,怎么也收不回去。

那天回来,天蓝得透亮,风也柔和。

他推着自行车,心萍坐在后座上,轻轻揽着他的腰。

他一路上心里头就跟开了锅似的,滚烫滚烫的,盘算着无数个念头,

以后每天早上一定要早起半小时,给心萍煮她爱喝的糯米红枣粥,再卧个嫩嫩的鸡蛋。

晚上不能再加班看文件了,得陪着她在营区里慢慢散步,医生说多走动对大人孩子都好。

等到了星期天,就去供销社转转,看看有没有新到的细软布料,给未来的娃娃做小衣裳,再给心萍买点她最喜欢的山楂糕,虽说现在怀孕了得少吃点酸的,但偶尔解解馋总行吧?

他还想着,等孩子会动了,他要把耳朵贴在心萍的肚子上,跟里头的“小豆芽”说说话……

这些念头,像糖一样,甜丝丝地裹着他。

可这才过去几天?

糖还没化完呢,任务的通知就下来了。

那些在心里翻来覆去琢磨了好几遍的计划,还没来得及实现一件,他就要先离开了。

而且一去就是一个月,甚至可能更久。

他忍不住低下头,目光落在林心萍依旧平坦的小腹上。

他知道,那里正悄悄孕育着他们两个的血脉,是他们盼了好久才来的宝贝。

可他这个当爹的,在孩子最需要安稳的时候,却连最基本的陪伴都做不到。

想到这里,他心里头就像压了块大石头,沉甸甸的,喘气都觉得费劲。

林心萍没说话,只是安静地看着丈夫。

他眼底那藏不住的愧疚,还有说话时微微拧着的眉头,她都看得清清楚楚。

他越是解释,越是补充,那份不安就越明显,像做错了事的孩子。

这些细微的表情,像一根根看不见的小针,轻轻地、一下下地扎在她的心尖上,不很疼,但那酸酸麻麻的滋味,却丝丝缕缕地蔓延开来。

一个月。

她在心里默默重复了一遍这个时间。

说长不长,在漫长的随军日子里,不过是一段时光。

可说短也绝不短,尤其是对于刚刚确认怀孕,身心都处在特殊时期,满心期待着丈夫能多在身边照应着的她来说。

想到未来三十多个日日夜夜,身边那个熟悉的位置要空着,晚上回来,屋里只有自己一个人,那份刚刚因为怀孕而升起的对家庭圆满的渴望,瞬间就被即将到来的分离冲淡了些许,变得有些沉甸甸的。

但她很快就把心底那丝不易察觉的失落压了下去。

早在她决定嫁给戚何这个军人的时候,心里就已经明镜似的了。

军人的职责是天,是命令,是随时可能响起的集结号。花前月下,朝夕相伴,那是别人家的日子。

她们这样的军嫂,首要学会的,就是理解和等待。

既然选择了,就不能后悔,更不能在这个时候拖他的后腿。

她向前挪了一小步,轻轻握住戚何垂在身侧的手。

他的手掌很大,指节因为常年的训练有些粗粝,但掌心却是温热的,只是此刻,那温热里带着一层薄薄的汗意,湿漉漉的。

她用自己的指尖,轻轻蹭了蹭他的掌心,声音放得又轻又柔,像在安抚一个不安的孩子,

“我知道的。部队的事,哪能桩桩件件都板上钉钉呢?你不用担心我,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千万别因为家里的事,在执行任务的时候分心。那才叫真让人不放心呢。”

戚何的手被她握住,先是微微颤了一下,随即立刻反手将她的手紧紧攥住,力道有些大,仿佛生怕她跑了似的。

媳妇儿的话,像一股温乎乎的暖流,顺着两人交握的手,缓缓淌进他因为愧疚而有些发紧的心田。

可这理解和体贴,非但没让他好受点,反而像一面镜子,照得他更加觉得自己亏欠了她。

他张了张嘴,喉咙有些发干,想再说点保证的话,或者更郑重地道个歉,可搜肠刮肚,又觉得那些话在此刻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就在他词穷的时候,林心萍又开口了,语气里甚至带上了一点故作轻松的调侃,

“你看你,愁眉苦脸的干啥?咱们往好处想想,比起那些在老家一年到头也见不到丈夫几面的姐妹,咱们能随军住在一起,时不时还能见上面,已经是顶好的运气了。我听说三营李营长他家,媳妇儿带着孩子在老家,一年也就探亲那次能团聚个把月,平时有个头疼脑热,连个搭把手的人都没有。跟她们比,我知足得很了。”

她说得轻描淡写,嘴角还努力向上弯了弯,想挤出一个让他安心的笑容。

可戚何知道,这份“知足”背后,藏着多少独自咽下的委屈和强撑起来的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