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引发连锁反应(2 / 2)

如此高杠杆的操作,简直就是在刀尖上跳舞。

“林先生,您确认要以十亿资金、十倍杠杆购入国际原油期货?”

得到林朝羽坚定的答复后,交易员开始执行操作。

而林朝羽则在一旁反复叮嘱:

切勿一次性全仓买入,而是分成几十万、几百万的小笔资金逐步建仓,且时间间隔要拉开。

只需在一个月内完成一百亿资金的布局即可。

交易员详细记录下林朝羽的指示,并承诺每日向他汇报交易进展。

林朝羽满意地点了点头。

随后,他又前往青山银行。

青山银行旗下同样设有投资管理机构,虽名气不及汇丰,但规模不容小觑。

林朝羽安排历宏城从银行账户划拨二十亿港币,并再次强调了分批建仓的策略,同时要求尽可能分散账户交易,在不影响银行业务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杠杆比例。

紧接着,他找到何善衡,借助恒生银行以六倍杠杆进行交易,但此次仅投入十亿港币。

至此,林朝羽手中仍握有十亿资金,加上公司账户余额,总计近七十亿港币。

他指示许漫丽通知财务部门,尽快将资金分批调拨至日本松坂屋、英国分公司及美国青山医药分公司,并要求一周内完成资金调配。

许漫丽惊讶地问道:“林总,这些资金的用途是什么?”

“投资。

”林朝羽简短回应。

随后,他逐一联系日本负责人伊泽健太郎、英国负责人莫妮卡以及其他分公司高管,要求他们利用这些资金,在各自市场以五倍以上杠杆分批买入原油期货。

林朝羽最终在原油期货市场投入了约八百亿港币的资金。

若国际油价上涨百分之一,他便可迅速获利八亿港币。

然而,此次原油价格的飙升远不止百分之一。

这场原油危机中,油价从三美元飙升至十三美元,涨幅高达四点三倍。

倘若这一趋势持续,林朝羽的一百二十亿港币本金将转化为两千多亿港币的利润。

当然,这是在极度理想的情况下,且他的巨额资金未对国际油价造成干扰。

八百亿港币的规模,几乎等同于一个中东国家全年的财政收入。

此次原油危机的根源在于中东战争的爆发。

石油输出国组织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国,实施石油禁运并暂停出口,导致油价暴涨。

油价飙升严重冲击了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

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普遍放缓。

与此同时,石油价格的剧烈波动促使许多汽车企业开始重视燃油效率和性能优化。

环保组织和机构也纷纷呼吁企业提升技术,实现节能减排。

然而,技术升级并非易事。

它取决于国家现有的技术储备以及企业的研发能力。

林朝羽在这方面并无过多忧虑。

他旗下的企业自创立之初便将节能环保作为核心技术方向,并持续投入研发。

若无法满足相关标准,即便研发出成果,也仅能停留在实验阶段,无法推向市场。

石油对一个国家至关重要。

它不仅影响国家的工业水平,还能改变全球格局。

从原油中提炼出的各类产品应用广泛,涉及大部分工业领域。

橡胶、聚酯化合物等工业原料均与之相关,甚至包括高端军工产品。

因此,油价的微小波动都可能引发全球经济的连锁反应。

正因如此,在第一次石油危机后,石油成为资本、财阀及基金机构快速积累财富的工具。

此后每隔五六年,油价便会经历一次周期性波动。

每一次波动,都可能催生成百上千亿的财富。

至于后续发展,林朝羽并不急于行动。

此刻,他正打算借着石油危机的机会快速扩充自己的财富。

就在他布置好一切时,许漫丽领着一个人来到林朝羽的办公室。

初见此人,林朝羽觉得有些面生。

但很快,对方熟悉的笑容让他回过神来。

一个熟悉的身影在他脑海中逐渐清晰。

“朝武?”

林朝羽立刻放下工作,激动地起身迎向林朝武:“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不提前告诉我?”

林朝武朗声笑道:“哥,我又不是小孩子,哪还需要你接。”

“走,回家,正好见见你嫂子和侄子们。”

林朝羽一边说,一边对许漫丽吩咐:“许秘书,通知陈经理,让她来我家一趟,就说朝武回来了。”

“哥,不急,港口卸货还要时间,先带我看看公司吧!”

“也行,我带你转转。”

青山集团的总部大楼仅有四十多米高,共十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