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我们有必要在香江设立分公司,专门监控青山集团的各项技术进展。
如果未来他们研发了新技术,我们能第一时间掌握,并迅速调整策略。
若对我们有利,也能及时寻求合作,而不是隔着大洋从报纸上获取消息。
这……
伯恩斯·麦克露出不解的神色:为何如此重视这家企业?他们的产品大多基于现有技术,并没有太多突破性创新。
专门为他们成立分公司,是否有些小题大做?
你没注意到青山集团的崛起速度吗?尤其在医药领域,连我们国内顶尖的辉瑞都与之合作。
仅凭几款药物,就让辉瑞股价两年内翻了一倍。
这还不足以证明他们的研发实力?伯恩斯·麦克,别低估林朝羽——他的成长轨迹仔细分析后令人心惊。
因此,这一步必须走。
未来甚至要考虑在香江设立联合实验室,共同开发技术。
福特总裁同样困惑:为何青山集团在研发上总能领先?
比如压缩机空调技术。
样品送达后,双方工程师联合测试发现,其能耗仅为现有车载空调的50%,噪音降低40分贝,且无需额外添加可燃气体,运行时毫无异味。
更关键的是,结构极其简洁,仅需加装几条管道即可集成到汽车中,大幅节省空间,稳定性远超同类产品。
这项技术一旦面世,必将横扫全球空调市场,即便是德国产品也会黯然失色。
福特技术部的评估结果令人震惊:这项技术领先日本和德国至少十年。
即便对手仿制,至少也需五年时间。
因此,绝不可轻视青山集团。
名爵的行动显然也瞄准了这一点,他们必须提高警惕……
香江,林朝羽翻阅着一份从日本发来的传真,同时得知福特与通用两家国际汽车巨头将在香江设立分支机构。
他的神情逐渐凝重。
许漫丽察觉到他的异样,疑惑地问道:“林总,这不是好消息吗?您似乎不太高兴?”
“好消息?”
林朝羽摇摇头,语气低沉:“麒麟汽车还未量产,公务用车也处于测试阶段。
可日本和漂亮国的车企却突然盯上香江,你觉得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也许是寻求合作?”
“合作?”他冷笑一声,“一辆车都没上市,他们凭什么找我们合作?”
稍作停顿,他继续道:“他们是在试探,担心麒麟汽车威胁到他们的市场。
一旦我们的车型热销,他们必然会联手打压!”
同行即是敌人。
市场份额有限,你的销量增长,意味着他们的利润缩水。
鲲鹏货车在东南亚已站稳脚跟,年销量突破十万台。
若家用轿车再推向市场,其他品牌还能分到多少蛋糕?
每卖出一万台,对手就少赚数亿。
缺乏销量基础的品牌,若遭遇围剿,很难在国际市场立足。
除非售价低于对手成本,否则逆袭几乎无望。
如今日本和漂亮国已行动,德国车企迟早跟进。
面对这种局面,林朝羽一时也难以找到破局之法。
“或许他们并非针对我们。”
许漫丽翻看资料,提出不同看法:“青山集团的研发实力有目共睹,他们可能是为了技术合作才来考察。”
“我们的品牌影响力远未到被追捧的地步。
”林朝羽目光锐利,“除非我们能扛住打压逆势崛起。
许秘书,别高估资本家的善意。
未雨绸缪,才能在危机来临时全身而退。”
许漫丽沉默,不再反驳。
见林总面色凝重,许漫丽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她认真思考着对策,突然灵光一现。
林总,他们惯用的打压手段无非是市场行为——要么做品牌对比,要么诋毁产品品质,再不然就是强化销售网络。
这样硬碰硬太不划算,不如从源头入手,控制他们的零配件供应。
等等...
零配件?
这还不够彻底。
若是能掌控更基础的原材料,一旦对方发起打压,我们就能通过抬高原材料价格迫使其成本激增。
到时候他们要么涨价保利润,要么亏本销售。
面对原材料危机,他们必然疲于应对,自然无暇继续针对我们的汽车业务。
这时若我们能逆势打开销路,等他们缓过劲来再想打压就难了。
因为届时无论是技术、口碑还是品牌认知都已深入人心,除非我们自身出现重大失误,否则很难被撼动。
更关键的是,发展到那个阶段,他们不主动寻求合作的话,产品必然落后麒麟汽车一两代。
消费者向来买新不买旧——新款汽车更智能的驾驶体验、更完备的安全辅助,这些优势谁都难以抗拒。
所以...
控制原材料确实是妙招。
许秘书,你这话让我茅塞顿开。
不过零配件他们大多能自产,控制原材料才能给我们争取发展时间。
许漫丽惊讶地看着林朝羽:可原材料遍布全球,矿场都在政府或财阀手里,收购难度不比控制零配件低啊。
正常途径当然困难,林朝文意味深长地说,但用他们的方式就简单多了——毕竟那些矿场本就是靠非常手段得来的。
如果不给原矿主面子,第二天你可能再也起不来床。
更狠的会在你回家路上动手,家人甚至找不到你在何处遇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