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先在青山集团积累经验,成功的机会或许更大。
这番话让林朝羽略感意外。
他注视着那名学生,认真回应:创业确实需要经验、资金、人脉,但这些在当下的时代并非绝对门槛。
机会就在眼前,关键在于能否抓住。
真正的成功者,往往能突破重重困境。
所以,我更期待你们趁年轻去闯荡,而不是过早进入企业,被环境磨去锐气。
在青山集团这样竞争激烈的地方,每个人都必须不断进步才能立足。
许多新人进入后,会发现身边强者如云,久而久之,那股初生牛犊的冲劲可能被消磨殆尽。
因此,林朝羽更鼓励年轻人先在外历练。
当然,他也承诺会为有志创业者提供支持,比如设立专项基金助他们启程。
这笔资金免除利息,但需要在三年或五年内全额偿还。
若创业取得成功,希望你能向基金回馈一笔资金,用以扶持更多创业者。
如此便能形成良性循环!
林朝羽在校园考察后,于开学典礼上向师生们发表演讲。
他向新生们阐释了经济对地区发展的重要性,强调经济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
国家强盛,则经济繁荣;国力衰微, 生凋敝。
在低迷的经济环境下,人们首要考虑的是温饱而非复苏。
作为时代的佼佼者,你们应当为国家贡献力量——这份力量,便是通过创业振兴国家经济。
民富方能国强!
若香江涌现数百家如青山集团子公司规模的企业,其经济实力将超越中等水平国家。
若有成千上万家,华夏经济必将腾飞。
这种崛起不依赖基建,而是源于领先的工业水平。
全球将不得不采购华夏的工业品,否则将错失社会发展红利。
短期内也许无碍,但十年后工业代差将显现,民众认知差距更会拉大。
林朝羽的演讲充满家国情怀。
他追溯华夏历史,剖析巨人崛起的路径,平静的语调下暗涌着不屈的决心。
学生们深受感染,眼中燃起斗志,立志成为他那样的人。
现场记者详实记录,经整理评述后见诸报端。
香江市民读后群情激昂,工作时干劲十足,闲暇时热议家国情怀。
而英国商界对此反应迥异——
和记洋行的祁德尊正与太古洋行威廉洽谈合作,看到报道后立即停下话题,仔细研读起来。
威廉不禁好奇:什么事?
你看看林朝羽说的这些言论!
威廉接过报纸快速扫了几眼,脸色立刻变得凝重:林朝羽当初和同舟共济会创办香江交通大学,恐怕不只是为了培养自己需要的人才,背后或许另有深意。
他人在港英政府的管辖之下,却一直惦记着大陆,还要求学生们牢记国家的历史苦难,为振兴中华而努力。
他这么做……究竟有何企图?
祁德尊深深叹了口气:还能有什么企图?无非是想向大陆靠拢罢了。
可这样下去会不会出事?如果放任不管,林朝羽的影响力迟早会盖过港英政府。
虽然他没有实权,但他的声望已经足以和港英政府分庭抗礼。
而我们……在香江的地位恐怕会越来越被动。
祁德尊点头表示赞同。
自从青山空调成功拿下美国通用汽车的订单后,青山集团便突飞猛进,发展势头极其迅猛。
即便面对日本企业的联合打压,青山电视不仅没有被击垮,反而逆势崛起,甚至压制了那些对手。
这种事换作是他们,恐怕早就妥协,选择和日本企业合作了,根本不可能像林朝羽这样正面抗衡。
正因如此,他们忧心忡忡,生怕担心的事情会变成现实。
太古洋行的威廉无奈地摆了摆手:算了,这不是我们该操心的事,港英政府自有他们的考量。
也是。
……
港督看到相关报道后,并未放在心上。
大学嘛,本来就是要塑造一些价值观的。
至于爱国教育?再正常不过了。
香江交通大学毕竟是林朝羽和同舟共济会一手创办的,而同舟共济会的成员都是华人,谈谈爱国情怀有何不妥?
难道要让他们热爱英国?
这不是笑话吗?
所以,他丝毫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但港督府的其他人却认为此事影响深远。
如今的香江是由他们管辖,在这里办学就必须遵守他们的规矩,而不是人在香江,心却向着别处。
于是,他们立刻将此事上报给了英国政府。
英国政府收到消息后,除了愤怒,更多的是不解。
就算他们宣扬爱国,又能怎样?难道还想反抗我们不成?
林朝羽似乎想通过这种方式,达到由华人主导香江的目标。
港英政府的权力很可能被他逐步架空。
若不及时干预,林朝羽的计划必将成功!
然而,英国政府并未迅速采取行动,只是要求继续监视林朝羽的一举一动。
因此,无论是港英政府还是英国本土,都未对此事作出明确回应。
这一局面令和记洋行的祁德尊深感诧异。
港英政府难道不担心林朝羽的势力日益壮大?现在仅有三千人在香江交通大学接受他的理念灌输。
一两年后呢?人数恐怕不止一两万,至少也要翻上几十倍!更何况,林朝羽的行动从未停歇。
香江交通大学目前只是第一期工程,后续还有二期。
此外,香江中医药大学和香江理工大学也在他的规划之中。
他的意图已经十分明显,为何港英政府依然无动于衷?
祁德尊的管家沉吟片刻,答道:或许是因为英国政府尚未下达指示,港英政府不敢轻举妄动。
那英国政府为何对林朝羽的所作所为毫无反应?
依我看,林朝羽可能仍有利用价值。
利用价值?
管家进一步解释道:没错。
像林朝羽这样的人极其罕见。
如果英国政府贸然制裁他,他一怒之下将香江的企业全部迁往内地,必将给香江带来毁灭性打击。
经济很可能长期难以恢复。
因此,为了保住利益,哪怕林朝羽的行为有些出格,上面也会选择容忍。
如今,林朝羽的青山集团是香江的纳税巨头,即便放眼英国,也鲜有财团能与之匹敌。
若贸然打压林朝羽,他很可能转移资产。
失去青山集团,每年税收将减少数十亿港币。
千万别小看这几十亿,毕竟这是七十年代。
而三大洋行的年纳税额加起来也不足十亿。
也许正是这个原因,英国政府才选择视而不见。
但祁德尊认为,继续放任下去必将酿成大祸。
即便不彻底调查林朝羽,至少也该有所警示!
可即便只是警告,恐怕也会引发不小的震荡吧!
管家沉吟道:林朝羽这个人表面谦和有礼,实则心狠手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