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港岛:从60年代开始称霸商界 > 第152章 恐怕辜负林董的好意

第152章 恐怕辜负林董的好意(1 / 2)

若你仍困于过去,我会怀疑你是否能全力执掌松坂屋。”

“我不是拒绝,只是……若不培养感情,恐怕辜负林董的好意。”

“那先选一个相处看看吧。”

……

伟哥的成功让世人见识到医药行业的暴利!

单一药品难以持续为公司创造足够的收益,因此必须加大医药研发投入,开发更多新药。

经过多年发展,青山医药已组建起一支规模可观的研发团队,目前人数已达三百人。

其中包含一百位医药领域的专家,包括二十六位中医专家。

尽管人才储备已经相当可观,青山医药仍坚持每年从国际知名医药院校高薪招募优秀毕业生,以确保研发力量源源不断。

然而,香江现有的医药研究所已无法容纳如此庞大的团队。

林朝羽开始考虑是否需要建造一座更大的研究中心。

同时,出于分散风险的考虑,他认为除了香江外,还需在其他医药技术领先的地区增设研发中心,例如岛国、英国和德国。

在这些国家设立研究中心不仅能增强竞争力,还能借鉴其先进技术,从而加快研发进程。

确定这一战略后,林朝羽为团队制定了明确的研发目标,其中抗疟疾药物 被列为重中之重。

疟疾多发于热带地区,而目前国际上唯一有效的西药奎宁价格昂贵且疗效有限。

的问世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难题,若能成功研发,将是一项重大突破,甚至有望斩获诺贝尔医学奖。

尽管林朝羽此举可能会令华夏失去一位杰出的医药专家,但疟疾肆虐,每年夺走无数生命,早日攻克这一疾病意味着能挽救数十万人。

……

香江,青山集团总部,林朝羽的办公室。

许漫丽敲门进来,汇报道:“大陆的杜治国先生希望拜访您,我已安排下午两点会面。”

“他有没有说明来意?”林朝羽问道。

许漫丽回答:“杜先生表示此行是受大陆高层委派,但未透露具体事宜。”

“好,我知道了。”

下午两点,林朝羽在会客室接待杜治国,并亲自为他斟茶。

杜治国连忙起身接过茶杯,恭敬道:“劳烦林先生亲自招待,实在不敢当!”

“杜先生此次前来,是为了海南的汽车产业?”林朝羽开门见山地问道。

这件事最初是林朝羽去年访问大陆时提出的。

经过长时间的探讨,如今终于要进军汽车产业,这让林朝羽难掩激动之情!

若能成功打造自主汽车工业,青山集团的工业实力必将迈上新台阶!

杜治国轻轻一笑,放下手中的茶杯:“没想到林先生竟有先见之明!实不相瞒,我此次代表大陆前来,正是为了传达合作意向。

先前林先生提议在海南建设汽车工业,现已获得上级批准。

土地、原料及人才均可由大陆提供,但建设资金和生产设备需由林先生负责筹措。”

“股权如何分配?”

林朝羽最初提议双方各占50%,同时由他主导设计、研发及运营,并采用 管理模式。

财务可由大陆监管,董事会席位可让大陆多占一席,但他保留一票否决权。

杜治国稍作迟疑:“关于股权……大陆需要绝对主导权,因此上级决定林先生最多持股40%,但您的决策权不受影响,仍享有一票否决权。”

“这恐怕难以接受!”

在股份制企业中,若无法掌握多数股权,即便暂时拥有话语权,未来董事会仍可能推翻现有规则。

届时他可能被迫出局。

杜治国早有预料,立即补充道:“剩余60%股权中,大陆仅占30%,海南省政府持股15%,余下15%由员工或公众持股。”

这一安排令林朝羽颇感意外。

当时大陆尚未全面推行 经济制度,如今竟允许民间持股,显然已意识到 化的优势。

表面上看林朝羽持股最多,但实际控制权仍在大陆手中,或许是为防止他独断专行。

尽管对此分配仍有异议,林朝羽也清楚这可能是大陆的底线。

合同需赴大陆签署,他决定亲自前往,并就细节与相关领导进一步磋商。

林朝羽回国后宣布投入十亿美元,在海南创立二汽,专注家用轿车生产。

他觉得二汽这名字不够响亮,最终选定作为品牌名。

灵感源于庄子《逍遥游》中鲲化为鹏的典故,象征企业壮大、技术领先,超越竞争对手。

他迅速启动建厂计划,并在香港设立研发中心,重点攻关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三大核心技术。

为了吸引人才,林朝羽向大陆、日本、英国和德国的汽车专家抛出橄榄枝。

但多数人因担心香港治安问题而拒绝邀请。

面对人才困境,林朝羽调整策略,转向海外设立研发中心。

经过权衡,他选择意大利都灵这座汽车工业名城。

考虑到当地优势产业,他通过莫妮卡的名义低调设立研发机构。

这次选址获得积极响应,专家们纷纷携家属前往工作。

不过这些人才不知道的是,都灵只是临时工作站。

林朝羽计划逐步将他们引往香港总部——先以出差名义让员工熟悉香港环境,再实现人才转移。

为此他还专门在意大利成立多家猎头公司和空壳公司,专门挖掘行业精英。

前期仅意大利地区的投入就高达五千万美元,但成效显着:研发中心很快汇集了30多名汽车工程师、20余名设计师和两位顶级专家。

秉持自主研发理念,林朝羽并没有急于启动整车制造。

林朝羽派出团队对市场热销车型进行全面测试,先获取专业数据,再拆解车辆深入分析。

技术人员调整各项参数后,开始逆向研发汽车零部件。

从风阻系数到车身造型,从发动机性能到整车设计,每个环节都成为重点研究对象。

整个过程投入巨大,但林朝羽毫不在意。

在他看来,想要真正掌握汽车制造的核心技术,就必须走这条自主创新之路。

即便十亿美元预算不足,他宁愿向银行追加贷款也要持续投入。

只要研发成功,鲲鹏汽车必将迅速打开市场。

依托大陆庞大的消费群体,前期投入很快就能收回。

更关键的是汽车产业链的延伸价值——若能超越欧洲同行,后续衍生产品的利润空间将更为可观。

林朝羽的终极目标是打造完全自主的汽车品牌,彻底打破技术垄断,构建独立产业链,终结受制于人的局面。

林朝羽布局汽车全产业链的决策,在香江民间引发强烈反响。

底层民众对此尤为振奋,虽然事不关己,却从中看到了改变命运的可能。

过去他们只能眼羡白领阶层——无需体力劳动就能获得数十倍收入,既体面又安逸。

而自己耗尽力气仅能糊口,始终与美好生活无缘。

究其根源,正是工业基础薄弱导致技术岗位稀缺。

汽车工业作为现代制造业支柱,其发展将创造大量技术岗位。

这意味着普通民众有机会通过学习转型为产业工人,彻底改变生存状态。

香江街头随处可见热烈讨论的人群:

林先生进军汽车业真是壮举!工业强则国家强,我们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原以为香江弹丸之地搞不了工业,大陆又条件不足。

没想到林先生硬是把研发中心扎根香江,这份魄力令人敬佩!

当初林先生进军摩托车行业时,或许就已经瞄准了这个目标。

如今,林氏的摩托车年销量即将突破五万辆。

摩托车与汽车的差异,无非在于车轮的数量。

既然打下了这样的基础,相信以林先生的能力,必然能在汽车领域大展宏图!

不得不说,林先生的财力确实雄厚,十亿美元的投资折合近七十亿港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