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引发轰动(2 / 2)

“伟哥这类药物,在经济发达地区才有广阔市场!东南亚的发展中国家消费力有限,饭都吃不饱,哪有心思想这些?主动寻求合作反而被动,等他们上门,我们才能掌握定价权!”

林朝羽笃定道:“不急,很快会有人来谈。”

“明白。”

陈琪芸合上文件追问:“伟哥项目已落地,新研发方向是否要启动?”

资金闲置等于贬值。

林朝羽早有规定:各子公司须将15%以上利润投入新项目研发,同时提前规划下一代产品概念,以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伟哥的爆发式盈利超出所有人预期。

研发者苏哲林被同事称为“伟哥之父”,林朝羽亲自表彰这一荣誉,并颁发百万港币奖金,激励团队再创突破。

实验室掀起研发热潮,专家们自发加班攻坚。

林朝羽虽不提倡过度加班,仍贴心提供免费晚餐和宵夜作为支持。

三个月四千万美元净利润的财报公布后,郭鹤年等商界大佬震惊不已。

这种被视作“保健品”的产品竟创造如此收益,众人纷至沓来。

“林老板生意红火啊!伟哥这 真让人眼红。

”有人搓着手试探,“效果确实神奇,不如分些代理权让兄弟们沾沾财气?”

没错,我也想参与。

林兄弟,既然你不打算涉足东南亚市场,不如让我们来接手如何?

面对众人的追捧,林朝羽神色淡然:各位愿意合作,我自然高兴。

但你们只看到表象,并不了解我的困境。

郭鹤年等人互相看了看,不明白林朝羽为何突然这样说。

林兄弟,你还能有什么难处?

林朝羽长叹一口气,缓缓道出实情:青山药业原本靠仿制药维持经营,可西方国家大幅降低关税,导致仿制药利润锐减,甚至亏损。

这两年,为了维持合作,我们一直在亏本销售。

而你们,却丝毫未受影响。

如今虽然研发出了畅销药,盈利四千万美元,但远远填补不了之前的亏空。

光是伟哥的研发,前后就投入了近十亿港币,现在才刚刚开始回本。

这......

郭鹤年一时语塞,思索片刻后才开口:无论如何,伟哥现在大卖是好事。

只要提高产量,我们帮忙销售,回本应该不难。

伟哥可不便宜。

多少钱?

林朝羽竖起一根手指。

郭鹤年迟疑道:十港币?

是一百港币一粒!

嘶......

众人不禁倒吸一口凉气!一粒伟哥就要一百港币?这价格甚至比治病救人的药还高,而它的作用仅仅是一次娱乐!

太贵了!郭鹤年忍不住说道。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林朝羽却神色不变:不,伟哥效果之所以好,是因为采用了珍贵药材。

比如五十年以上的长白山人参、高原灵芝等,都是可遇不可求的。

没有这些原料,伟哥怎么可能有这样的效果?

众人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他。

如果原料真的如此稀有,价格高倒也可以理解。

但问题是,伟哥并非救命药,定价这么高,谁会愿意买?

那每粒伟哥的成本是多少?

大约七十八港币。

利润仅有二十二港币,虽然也算可观。

但要在一个季度内赚取四千美元利润,根本是天方夜谭。

因此,这些话全是谎言!

倘若他知道成本仅需十港币,恐怕会当场暴跳如雷,痛斥林朝羽是个黑心商人!

林朝羽故意抬高成本,并非不信任在场众人。

伟哥以一百港币的售价从他手 货,意味着九十港币的纯利润。

如此暴利,实在惊人!

他独占大头,而郭鹤年等人只能分到蝇头小利。

长此以往,即便合作持续,矛盾也会不断滋生!

即便药品不同于普通商品,也没有哪家药企敢将价格定在成本的十倍以上。

最高不过五倍左右。

更多情况下,销售商才是获利主力!

因为他们需要投入宣传、疏通关系,还要承担渠道成本等一系列开支。

因此,他们的最终利润通常在两倍到五倍之间,与药厂的收益基本持平……

“林老弟,真要定价这么高?”

郭鹤年目光闪烁,显然已识破林朝羽的谎言。

林朝羽心知肚明!

但他依旧坚持:“一百港币,一分都不能少!各位,你们知道伟哥在漂亮国卖多少钱吗?三十美元,折合港币将近两百。

所以,真正赚大头的不是我,而是你们!另外,为了表示诚意,我再透露一个消息。”

见众人竖起耳朵,林朝羽慢条斯理道:“由于原材料限制,伟哥的产量根本无法扩大。

如果各位真想合作,就趁早认购。

一旦断货,别人赚得盆满钵满时,可别怪我没提醒你们!”

伟哥的疗效已经得到验证。

即便价格高昂,依然供不应求。

否则也不可能单季度狂揽四千万美元利润!

所以,爱买不买!

林朝羽的态度十分明确。

众人也清楚他的行事风格。

短暂犹豫后,郭鹤年当机立断:“林董,我先订五百万……不,八百万粒,就按你说的价格来。”

“你要这么多?卖得掉吗?”

其他人震惊地看向郭鹤年。

八百万粒,意味着至少需要八百万次购买!

即便有回头客,最低也有两三百万人消费。

这……似乎并非不可能!

想通这一点后,其他人正要开口预订百万粒,却已经晚了。

郭鹤年率先开口:“八百万粒太少了,我要一千五百万粒!”

“你……简直是疯了!”

郭鹤年神色平静地扫视众人:“伟哥是难得的好东西,既然能带来利润,我为什么要少买?长白山的野山参挖一株少一株,灵芝也一样,所以我得多囤些货!”

“你订这么多,我们还有机会吗?”

众人不满地瞪了郭鹤年一眼,随后纷纷转向林朝羽:“林董,我要五百万粒!如果效果好,明年再加量!”

“暹罗市场没那么大,林董,我就先拿一百万粒吧!”

“……”

郭鹤年起了个头,其他人为了抢到伟哥的份额,也纷纷报出自己的极限数字。

一千五百万粒就是十五亿港币,再加上其他人的订单,总额接近三十亿港币。

林朝羽心中暗暗激动,抬手示意众人安静。

待喧闹平息,他开口道:“伟哥确实是个好东西,但你们动辄几百万粒,青山药业的生产能力跟得上吗?放心,各位的订单我们一定满足,但我会按月分批交付。

比如郭总的一千五百万粒,每月交付一百五十万粒,其他人也一样。”

郭鹤年等人对此并无异议。

伟哥虽好,但眼下可是稀缺货。

一次运回去,还得派人严加看管——一粒一百港币,比黄金还贵,万一出了闪失,谁能不心疼?

“另外,还有一条必须答应。”

“什么条件?”

“预付全部货款。”

“这……未免太过分了吧?”

林朝羽没等郭鹤年说完,直接打断:“这是为各位考虑。

一次性结清,才能避免被人插队。

伟哥现在供不应求,后续肯定会有更多人求购。

如果有人开出更高价,即便有合同约束,难保

所以……各位好好掂量吧。”

这分明是坐地起价,可郭鹤年却无力反驳。

伟哥的热度有目共睹,而林朝羽的产业庞大,涉及多个领域。

他们的订单最终由青山药业经理跟进,若真有人半路截胡,恐怕连哭都来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