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奥运会的热度持续攀升,凤凰牌石英表成功吸引了全球目光,订单量迅速突破三千万块。
而罗向笛的手表玻璃业务增长更为迅猛,凭借价格优势和质量保障,客户群体不断扩大。
采访带来的市场效应立竿见影:红豆集团市值飙升80%,向笛实业更是翻倍增长。
那些坚守股票的股民们,这次可谓赚得盆满钵满。
怡和洋行办公室内。
“简直是胡扯!”钮壁坚愤怒地将报纸撕得粉碎,“华人能有什么技术?不过是骗人的把戏!”尽管怒火中烧,他却不得不承认,林朝羽的采访让远东交易所的交易量不仅恢复,甚至远超从前。
这无疑是对钮壁坚的公开打脸——他预言交易所三个月内倒闭,如今却愈发红火。
“钮壁坚先生!”秘书敲门而入,“祁德尊先生的电话。
”
“祁德尊?”钮壁坚深吸一口气,“接进来。
”
电话那头,祁德尊直截了当:“钮壁坚爵士,看到今天的新闻了吗?”
“看了。
”钮壁坚冷冷回应,“林朝羽这家伙,到底想干什么?”
祁德尊当然明白钮壁坚为何恼怒,毕竟钮壁坚身为怡和洋行大班,却被塑造成一个滑稽形象。
此事不仅在华人圈传开,就连洋人圈子里,钮壁坚也快成了笑话。
祁德尊清楚钮壁坚的脾气——口无遮拦,行事跳脱,时常说话不过脑子,还憋不住话。
这段时间,记者也曾采访祁德尊,但他始终守口如瓶,任凭如何追问,就是不透露半个字。
久而久之,记者们自然懒得再找他。
毕竟,他身上挖不出什么新闻。
反倒是钮壁坚这张大嘴,如今成了记者们紧盯的目标。
此刻,祁德尊轻咳两声,缓缓开口:“我并非指林朝羽如何针对你,而是想问,你是否考虑让怡和在远东交易所二次上市?”
钮壁坚眉头一拧,冷声道:“二次上市?”
“远东交易所成立大半年,如今已初具规模,我预计明年日交易额就能突破一亿。
”祁德尊慢条斯理道,“你怎么看?”
钮壁坚罕见地沉默下来。
虽然他嘴上说不看好,但事实摆在眼前,远东交易所的确在崛起。
见他不答,祁德尊继续道:“你认为怡和是否该去远东交易所二次上市?”
“什么?”钮壁坚一怔,“让怡和去那儿上市?祁德尊,你不是在开玩笑吧?”
“我是认真的。
”祁德尊语气平和,“我们得承认,有些华人企业的潜力被低估了,它们成长迅速,前景广阔。
远东交易所未来的发展空间不容小觑。”
钮壁坚陷入思索:“所以,你建议我们去远东交易所二次上市?”
“为何不呢?”祁德尊反问,“若怡和与和记一同上市,既能提升远东交易所的交易规模,又能让我们手中的股权增值,这对双方都是双赢。”
他顿了顿,又道:“就像林朝羽说的,我们何必拒绝?”
钮壁坚思索片刻,缓缓说道:“但我们这样做,岂不是向林朝羽低头认输?”
“我倒不这么认为。
”祁德尊慢条斯理地回应,“倘若我们要求林朝羽交出远东交易所的股份,将控股权完全掌握在我们手中,你觉得如何?”
“什么?”钮壁坚略显惊讶,“让林朝羽乖乖交出远东交易所的股份?他怎么可能轻易答应?据我了解,这个人油盐不进,很难对付。
”
祁德尊微微一笑:“那就得用些手段了。
我的想法很简单,我们四大洋行联合去找港督,请港英政府出面施压,给他两个选择:要么老老实实交出远东交易所的控制权,由我们四大洋行接管;要么就让港府直接关闭远东交易所。
”
“换作我是林朝羽,绝不会答应!”钮壁坚摇头,“自己辛苦创办的交易所,怎么可能拱手让人?”
祁德尊笑意更浓:“这只是极限施压,我们不必拿到全部股份,只要掌握百分之五十一的控股权就够了。
用华人的老话说,这叫‘漫天要价,就地还钱’。
”他顿了顿,问道:“你觉得如何?”
钮壁坚点头赞同:“这主意不错。
若是能拿下远东交易所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我们就能完全掌控局面。
”
“正是!”祁德尊附和道,“我原先也没料到,林朝羽和李福兆真能把远东交易所做起来。
但如果我们介入,局面就不同了。
”
钮壁坚仍有顾虑:“可港督会答应帮我们这个忙吗?”
“柏立基的任期快结束了。
”祁德尊意味深长地说,“这位港督大人马上就要退休了。
你说,在他离任前,会不会想多捞一笔,让晚年过得舒坦些?”
钮壁坚会意一笑。
这些内幕消息,他自然心知肚明。
人在临退前捞点好处,倒也合情合理。
“当然,光靠我一个人可办不成这事。
”祁德尊补充道。
祁德尊徐徐说道:“怡和洋行、会德丰洋行以及太古洋行的合作不可或缺,只要我们四方联手,柏立基爵士想必会欣然接受我们的支持。”
钮壁坚暗自冷笑,心想这只老狐狸倒是精明。
利益由四大洋行共享,自然不能让和记独自承担代价。
他平静回应:“既然如此,我们需要与会德丰洋行和太古洋行详谈。
若他们同意合作,此事或可一试。”
四大洋行间的明争暗斗,林朝羽毫不知情。
此时,他的注意力被另一件事吸引——十月的日本奥运会。
对此,他充满期待。
“祁德尊派秘书来见我?”
林朝羽合上手中的书,看向秘书许漫丽,微微一笑:“请他进来吧。”
祁德尊派来的人虽是白人,却有个中文名字——马世民。
此人曾服役参军,后加入怡和洋行,辗转远东,最终被祁德尊招揽至和记洋行。
和记重组后,祁德尊出局,马世民自立门户,又被李嘉成看中,并入和记黄埔麾下,出任董事总经理。
不得不承认,李嘉成在用人眼光上远胜其他三大家族。
马世民执掌和记黄埔期间,主导收购港灯集团与加麻大赫斯基石油,更推动公司进军通讯领域,尤其在欧洲收购e的壮举,堪称世纪之交的传奇交易。
此人确是难得之才。
得知他的名字后,林朝羽便起了招揽之心。
毕竟,祁德尊并未重用他,此时的马世民不过是和记的一名中层职员。
“马先生,请坐。”
林朝羽笑容温和,对许漫丽道:“阿丽,给马先生上茶。”
马世民有些意外。
尽管自己是白人,却也清楚林朝羽的分量——这位华人资本巨擘一手创立远东交易所,整合华人资本,扶持众多企业崛起。
而他只是和记的小小中层,何德何能受此礼遇?
林朝羽的心思无人知晓,只觉得他待人极为真诚。
在他眼中,无论身份、种族,只要能带来利益,便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既是人才,自然值得他放下身段结交。
尽管对方是白人,却为李嘉成赚取了巨额财富——整整一千亿港币,令人眼红。
既然能为李嘉成创造价值,为何不能为自己所用?
深知此人才能,林朝羽稍稍展现礼贤下士的姿态。
“林先生,祁德尊爵士希望邀您共进晚餐,这是他的请柬。
”马世民将邀请函递给林朝羽。
林朝羽扫了一眼,微笑道:“马先生,能否告知晚宴还有哪些宾客?”
马世民略作迟疑,答道:“怡和洋行的钮壁坚爵士、会德丰洋行的约翰·马凳先生,以及太古洋行的威廉·哈德逊·施怀雅爵士。”
“四大洋行齐聚?”林朝羽略显惊讶。
马世民点头:“是的,听闻他们有意在远东交易所上市。”
“只邀请了我一人?”林朝羽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