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不例外(2 / 2)

前期还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至少一两年内看不到回报。”

“这可比卖药麻烦多了!”林朝武忍不住问,“那大哥,我们到底要不要做?”

“做!”林朝羽干脆地回答,“摩托车只是我们进军制造业的第一步,后续我们还可以生产汽车,甚至其他产业。

我们不能只靠卖药,必须有自己的产品,打造品牌影响力,不能局限于低端市场,还要进军高端领域!”

说到这里,林朝羽露出淡淡的笑容:“我们要逐步积累自己的技术实力。”

林朝武虽然不太理解,但他对林朝羽充满信心。

既然大哥说没问题,那就一定没问题。

莫妮卡在香江停留了三天。

期间,林朝羽特意抽出时间陪她在香江转了转。

说实话,这个年代的香江并不算繁华,甚至有些脏乱。

但莫妮卡并不在意,反而与林朝羽聊得很投机。

她不得不承认,林朝羽是个极具魅力的男人,相处久了,难免让人心动。

如果不是林朝羽表现得较为克制,她倒不介意和他发展一段浪漫关系。

当然,面对这位栗色长发、身材傲人的异国美女,林朝羽并非没有兴趣,只是他最近实在太忙——工厂扩建、与港英政府周旋、从大陆采购苦楝子、与郭鹤年的公司洽谈合作……

一旦忙碌起来,林朝羽恨不得一天掰成两天用。

别说谈情说爱,就连躺在床上都只想立刻睡着。

每天抽出时间陪伴莫妮卡,对林朝羽来说已是从繁忙中挤出的宝贵片刻。

最初莫妮卡只想说服林朝羽买下一条废弃的摩托车生产线,却没想到他竟一口气提出了诸多额外要求。

除了生产线,他还索要专利所有权,甚至对钢铁供应和电厂建设都做了安排。

东南亚不缺橡胶,林朝羽可以就地取材,但他仍提出了一些小需求。

当地生产力落后,设备匮乏,许多物资仍需他亲自采购。

汇总下来,莫妮卡震惊地发现,林朝羽的采购总额竟高达二十亿港币。

“他有这么多钱吗?”莫妮卡心中不禁生疑。

但无论真假,她都必须抓住这个机会。

万一属实,这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眼下首要任务是扩大制药厂规模,这笔设备采购已超一亿港币。

若连这件事都办不好,以后如何取得林朝羽的信任?

莫妮卡离开后,林朝羽终于松了口气。

公司逐渐步入正轨,接下来的工作可以交给下属处理了。

青山集团。

林朝羽照例翻开报纸,目光停留在《明报》上一篇金镛的着名文章——《核子和裤子》。

……

上午的五更顺利完成,晚上还有五章待发。

另外,书中有一处错误需更正:李嘉成在1957年已是塑胶花大王,作者此前误记为1960年,后续章节将修正为因塑胶花生意火爆,主角也涉足其中,并计划发展橡胶产业。

前文内容将抽时间修订。

在此致歉!

《核子和裤子》——这篇除了金镛小说外最着名的文章,几十年后仍被反复提及,也屡遭嘲讽。

老老实实写小说便罢,何必掺和社评?

经过深思熟虑,林朝羽最终还是把王志成找来商议。

他仔细询问了《大明报》目前的销售情况。

如今这份报纸主要聚焦在时事评论和新闻报道两大板块。

林朝羽对《大明报》进行了全面调整,将其划分为三个独立刊物:专门连载小说的《大明小说报》,以漫画形式呈现内容的《漫画报》,以及保留原名但调整定位的《大明报》。

其中《大明报》依然保持着最热门小说的连载,同时刊载时事评论和社会新闻。

《大明小说报》则专注于文字创作,而《漫画报》不仅改编小说内容,还不时推出具有讽刺意味的漫画作品。

从销量来看,《大明小说报》和《漫画报》表现稳定,每期都能达到二十万份左右的销售量。

这主要得益于持续输出的优质内容。

相比之下,调整后的《大明报》反而表现欠佳。

虽然仍刊登最受欢迎的小说,但时事评论栏目对香港普通市民的吸引力明显不足。

不过这次业务拆分带来了新的广告收益。

目前最抢手的广告位当属林青山青山医馆这两个自主品牌,其他商业广告同样需要支付相应费用。

朝武传媒的月利润已接近两百多万港币,虽然不算很高,但也在稳步增长。

能否就这篇文章展开反驳?林朝羽征询王志成的意见。

王志成略显犹豫:理论上可行,但林先生,这样做是否必要?会不会引发港英政府的不满?

不满?林朝羽不以为然地笑了,就算他们不满意,又能怎样?

这番话让王志成有些错愕。

他们不会采取实际行动的。

林朝羽轻松地耸耸肩,我们只是表达观点而已,当局不会因为某些言论就刻意针对我们。

停顿片刻,他补充道:说到底,不值得这么做。

林朝羽清楚地认识到当下的政治环境。

英国已与大陆建立正式外交关系,香港的特殊地位让双方保持着微妙的默契。

此前《大明报》和《明报》刊载大陆相关消息时,英国政府也未采取过激反应。

当然,林朝羽明白这并非源于英国人的宽容,而是基于现实考量。

香港远离英国本土,若真发生冲突将毫无招架之力。

因此港英政府在处理敏感问题时,往往会权衡自身处境,避免过度刺激大陆方面。

那我安排人着手撰写。

见林朝羽态度坚决,王志成不再提出异议。

“还是我来动笔吧!”

林朝羽嘴角微扬,露出几分笑意。

对于金镛那篇文章,他前世便有所耳闻,自然也知道后来有多少人对其观点提出反驳。

至于那些反驳的内容……

林朝羽略一回想,心中已然有数。

“老板,您要亲自写?”王志成有些意外。

这事其实算不上多大,竟值得林朝羽亲自下场。

说白了,金镛和林朝羽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的人物。

林朝羽是谁?香江医药界的巨头,未来很可能成为整个东南亚医药行业的领军人物。

而金镛,不过是个写小说的文人罢了。

让林朝羽亲自回应,未免有些自降身价。

“我只是想反驳他几句。

”林朝羽淡淡一笑,“而且,你真以为我写这篇文章,仅仅是给香江人看的?”

什么?

王志成愣了愣。

“行了,剩下的你不用管。

”林朝羽摆摆手,随后提笔书写。

如今香江通行繁体字,而林朝羽最熟悉的却是简体字。

这一年多来,他逐渐适应了繁体书写,但偶尔还是会出现几个简体的痕迹。

文章的标题毫不客气——

《在我看来,金某既不懂科学,也不懂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