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今非昔比(2 / 2)

等我们掌握了技术,就是给张家致命一击的时候。”

林朝武问道:“那我跟你一起去?”

“不用,香江需要有人坐镇。

”林朝羽看了他一眼,“最多一两个月,我就回来。”

他想了想,补充道:“我不在的时候,你只需要稳住局面,不要冲动,无论谁挑衅你都别理会。

林朝武应声道:“明白了!”

“至于丁来旺那些人,你不必过多插手,无论发生什么,都不用担心。

警察那边的事就找吕乐,黑道的事直接联系刘长福。

记住,尽量别动手,一切等我回来处理!”林朝羽语气笃定地说道。

“好!”林朝武再次点头,随后问道:“哥,你打算什么时候动身?”

“再过几天。

”林朝羽略作停顿,接着道:“还有些事情需要安排妥当。”

……

林朝羽要处理的事情确实不少。

首要任务便是调整《大明报》。

如今的大明报不再仅连载小说,还增设了社论板块,同时记录香江市民的日常生活,并报道大陆的相关消息。

在当时,香江媒体极少提及大陆新闻,此前金镛的《明报》因报道大陆消息而销量大增,林朝羽自然迅速紧随其后。

不过,他计划将内容拆分:《大明小说报》《大明漫画报》《大明新闻报》。

新闻报会连载最热门的小说;漫画报则计划复刻经典漫画;小说报继续专注小说连载。

虽然工作量激增,但销量出乎意料地好。

新闻报和小说报表现优异,而漫画报的销量还需进一步拓展。

其次是塑胶花的生产,目前已经能够大规模制造,并开始在香江市场推广。

此外,青山医馆的赤脚医生培训仍在进行。

林朝羽从王荣那里采购了一批低价西药,分发给各家医馆。

王荣表示,张家的利润每单不会超过十元,与此前数倍的暴利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尽管降价,张家依然笑脸相迎。

而香江市民对此大感震惊——张家的药价竟会大幅下降?

《大明新闻报》特意撰文强调,这一变化的功劳应归于青山医馆。

若非青山医馆的竞争,张家的药价绝无可能下调。

可想而知,张玉阶读到这篇报道时,差点气得吐血。

自己好心降价,功劳竟被林朝羽抢走?

无耻,简直太无耻了!

但平心而论,事实的确如此——若非林朝羽开设青山医馆,张家又怎会主动降价?

张家药店的顾客依旧稀少,香江市民更愿意前往青山医馆,那里的价格比张家药店还要略低一些。

张玉阶并不知晓这一情况,否则恐怕会被气得半死。

处理完手头事务后,林朝羽便动身前往欧洲。

他并不奢望一开始就能建立像西方那样的大型制药厂,只要能办起小型作坊,生产西药即可。

当然,他更希望未来能实现正规化生产。

虽然困难,但并非不可逾越。

这段时间,林朝羽强迫自己研读了不少西医书籍。

他决定先避开难以生产的药物,主攻日常医药产品。

等到全球医药生产成本下降后,再仿制高端药物。

印度模式值得借鉴,但关键在于自主研发能力。

部分设备需自行制造,另一部分则依赖人才。

此次欧洲之行,林朝羽带着三千多万资金,这是他近期能调动的全部资本。

他原以为在留学生中能找到医学专业的华人,毕竟总不至于全都在研究哲学这类冷门学科。

然而,现实令他略感失望——超过九成的留学生主修金融、历史、哲学等科目,理工科人才寥寥无几。

林朝羽暗自咬牙,决心将来资助一批人到欧美学习理工科。

他将资金兑换成英镑,在欧洲采购了一批相对落后的生产设备。

尽管被称为“落后”,但这些机器远比他在香江使用的先进得多,生产效率也大幅提升。

此外,原料采购也需要逐一洽谈。

在此期间,林朝羽接触了不少留学生。

他对这个时代的留学生群体颇感失望——多数人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所获文凭水分极大。

这些人大多来自东南亚的富裕家族,留学只为镀金,方便日后与西方商界往来。

不过,林朝羽还是发现了少数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来自台湾的化学专业学生麦志雄,专攻医药学的苏哲林,以及研究集成电路的几位学子。

林朝羽最终物色到二十余人,多是怀才不遇之辈。

这些人虽具备真才实学,却因西方社会的排挤难有施展空间。

人数确实不多,他们要么出身没落家族,要么是中产家庭倾尽财力送赴欧美求学,结果所学在香江毫无用武之地。

二十余人虽少,总好过一无所获。

经过一番恳谈,在林朝羽的承诺下,他们决定随他返回香江——毕竟在欧美实在看不到出路。

“回香江后必须建立自己的人才培养体系。”

林朝羽暗自盘算。

眼下情形,他至少需要输送更多人赴欧美学习先进知识,尤其是理工科,必须有人掌握核心技术。

“得办个英文速成班,不行我就亲自编一部词典!”

他发了狠心。

前世家境贫寒,英语起初也差,后来硬是靠死磕词典才逆袭,大学时又苦练口语,甚至交了个外国女友,语言能力才突飞猛进。

如今他还额外修习法语、德语和日语,以便从欧日网罗人才。

“林先生,幸会,我是莫妮卡。”

对面坐着金发碧眼的女子,是为他牵线欧洲公司的掮客。

这行当需要人脉根基,莫妮卡作为英法混血,在欧陆与英伦皆能游刃有余。

合作期间她替林朝羽敲定多笔设备采购,赚取丰厚佣金,双方各取所需。

不过林朝羽对欧美人始终存疑,每台机器都要求现场调试演示,连新招揽的团队也一同验货。

虽说是淘汰机型,但远超香江现有水平。

原料采购反倒简单——若昧点良心,他甚至能合法涉足暴利行业。

目前美国正值嬉皮士风潮盛行,对大麻这类东西自然是来者不拒。

但林朝羽终究没迈过那道底线,他的良知不允许自己这么做。

“除了设备,我还需要配套的说明书,最好是英文版。

”林朝羽笑着对莫妮卡说,“莫妮卡小姐,我相信你不会让我失望吧?”

“林先生,我以上帝的名义保证!”莫妮卡立刻回应,“请千万别质疑我的信誉!”

“我对莫妮卡小姐当然信得过。

”林朝羽耸耸肩,“坦白说,我希望能深化我们的合作。

如果有空,非常欢迎你来香港走走。”

“有机会的话,我一定登门拜访!”莫妮卡笑容灿烂。

结识林朝羽让她赚得盆满钵满,自然想牢牢抓住这条金主大腿——虽说他是华人,可财富从不分肤色。

交换联系方式后,林朝羽盘点着此行丰硕的采购成果,准备启程返港。

香港这边,尽管林朝羽近期身在欧洲,但每日越洋电话从未间断。

张家出人意料地安分了许多,暂时熄了与林朝羽较劲的心思。

在药品定价上,林家硬是将利润压到每盒十元,逼得张家左支右绌。

在港岛众富豪眼中,张家已是黔驴技穷。

这一个月间,青山医馆扩张至五百余家,青山诊所更如雨后春笋般突破八千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