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名落魄文人埋头记录,对他们而言,千字十元的酬劳已是莫大恩赐。
……
林朝羽讲得口干舌燥。
所幸他记忆力惊人,各类小说内容信手拈来,否则还真难以应对。
接下来便是创作阶段。
八人动笔迅速,但初稿却让林朝羽皱起眉头。
“节奏太拖沓,读者根本看不下去。
”他指点道,“主角的身份和背景要尽快交代清楚。
比如他是形意拳高手,为何遭人刺杀?开篇就要点明。
另外,文字别太文绉绉,要通俗直白。”
他继续强调:“删掉晦涩的词句,让读者一目了然。
每一章结尾都要埋下伏笔,勾起他们的兴趣,这样才会追更报纸。”
尽管剧情框架已十分清晰,但实际写作仍问题频出。
林朝羽不得不反复纠正,这份钱赚得并不轻松。
一天写两千字,收入二十块,一个月下来能赚六百块。
不过这仅仅是开始。
到了后期,林朝羽的要求提高到每天一万字。
这么算,一天能赚一百块,一个月就是三千块。
当然,写得越多越好,只要质量过关。
未来还可能改成周刊,甚至出版,销量好的话还有提成。
如果想提高稿费也可以,但要自己构思剧情,不能总依赖林朝羽。
等能独立写好故事时,再来谈加价的事。
这些人的文笔其实相当不错,比前世大部分网络作家都强。
只是他们有些文青病,写的东西不够通俗易懂,和林朝羽要求的通俗性还有差距。
而且个个都有自己的想法。
但林朝羽态度强硬,直接让他们闭嘴,想赚钱就按他的要求来。
武侠和仙侠还算好办。
科幻比较麻烦,他们不懂机甲和基因的概念,林朝羽不得不花时间解释。
都市异能也是个难题,他只好找了几本漂亮国的漫画给他们参考。
虽然过程折腾,但效果不错。
这群人终于理解了林朝羽的想法,写作速度提升了不少,故事的可读性也增强了。
八本书。
林朝羽和王志成商量道:
“我的想法是全部连载,一期报纸八个版面,正好四张纸,每个版面放一本小说,每天更新八千字。
前期只连载小说,不加社评,后期再慢慢调整。”
“这个更新速度是不是太快了?”王志成有些犹豫,“金镛也不是天天在《明报》上连载小说。”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林朝羽笑道,“我们要靠速度取胜。
金镛又不是专职写小说,事情多着呢。
他们不一样,每天只专注写作,效率自然不同。”
“我们的目标就八个字——及时更新,量大管饱!”
王志成愣了一下,这八个字确实精辟。
毕竟,现在香江市民的娱乐选择并不多。
阅读,这是当下最经济的消遣方式。
毕竟电视机尚未普及,电影产业也远未兴起。
看小说,本就是大众最寻常的娱乐活动。
……
《大明报》
刘振强回到家才发现自己拿错了报纸。
不是《明报》吗?
他心心念念的是《神雕侠侣》的最新连载。
听说,这周还有更新。
“买错了!”刘振强皱了皱眉,但扫了一眼报纸版面,却愣了一下。
上面也有小说。
反正闲着,他便读了起来。
《九鼎》
故事背景是现代的香江,主角是形意拳高手,同时也是一个杀手。
刚看了几行,刘振强就被吸引了。
杀手林青山背叛组织,寻找弟弟,而境外杀手正奉命 他这个叛徒。
情节紧凑,刘振强看得津津有味。
文笔虽不及金庸,但流畅自然,读起来一气呵成。
尤其是现代背景的设定,让故事格外有趣。
更妙的是,这一期足足刊登了一万字。
偏偏在高潮处戛然而止。
刘振强心痒难耐,迫切想知道后续发展。
报纸右下角还有一行小字:
“最新章节,明日更新!”
可惜,故事就此中断。
真是本好书!
刘振强决定,明天再买一份报纸看看。
接着,他忽然发现另一个版面还有小说。
翻开一看,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整整八个版面,全部是小说连载。
一口气刊登了八本小说!
“厉害!”刘振强忍不住赞叹。
他还是头一次见到报纸同时连载这么多作品。
第二本是《寻秦记》。
现代人转眼穿越至秦朝。
穿越题材对刘振强来说十分新鲜。
他仔细阅读,很快被这个精彩的故事吸引。
再往下看,刘振强发现这八本小说风格迥异。
有仙侠、都市、科幻……
都市异能。
平凡生活中突然觉醒超能力,进而探索异能者的隐秘世界。
还有将武功练至化境,在都市中行侠仗义的传奇。
尤其是科幻题材的那一部,竟然还配上了插图。
图中是一台气势磅礴的机甲,故事设定在未来人类踏入星际文明的时代,开始向浩瀚宇宙进军。
然而,宇宙深处却涌现出一群凶残的巨兽,人类必须操控强大的机甲与之战斗。
另一种设定则是未来人类通过基因强化不断提升肉体强度,最终修炼出名为“气”的能量,甚至能以肉身横渡星空。
光是想象这些场景,就让人热血沸腾。
刘振强读完只有一个感受——爽。
或许文笔不及金镛,情节安排也稍逊一筹,但这种畅 ,就像在酷暑天猛灌一口冰镇可乐,简直爽到极致。
不过,也有让人憋闷的地方。
八本小说无一例外,全都在最关键的情节、最令人期待后续发展时突然中断。
……
刘振强迫切想知道接下来的故事。
第二天,他特意去找《大明报》。
这份报纸很厚,内容几乎全是小说连载,八本书每日更新一万字,一年下来能写三百多万字。
“就要这个《大明报》!”刘振强毫不犹豫地买下,至于《明报》?金镛更新太慢,等不及了。
既然有别的小说可看,不如先追这些。
一回到家,刘振强立刻沉浸其中。
然而,读到战斗高潮时,故事又一次戛然而止——林青山正面对一对杀手组合,生死攸关之际,剧情再次中断。
刘振强憋得难受,再看看其他小说,全都在最紧要关头断章,摆明了就是要吊人胃口。
幸好,明天还有更新,这是他唯一的安慰。
晚上朋友聚会,众人高谈阔论,话题围绕着杨过和小龙女。
刘振强忍不住推荐起自己刚追的八本小说:“金镛不更新,有人更新!先看这些!”
这种口口相传的推荐效果惊人,《大明报》销量迅速攀升,从首日的三百份涨到了第十五天的三千份。
当然,和《明报》相比仍有巨大差距——后者日销已达七万份,稳居香江中等畅销报纸之列。
四年后,《明报》的销量更是飙升到十八万份。
与《明报》相比,《大明报》的销量起初差距悬殊。
然而,短短二十天后,销量突然激增数倍,从每日三千份飙升至一万两千份,涨幅高达四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