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山的晨风裹挟着血腥气与草木的清苦,掠过满地狼藉的战场,吹动洞前蒙恬冰冷的铠甲。芈玉跪在蒙恬尸身前,指尖轻抚过他眉心凝固的血痕,泪水砸在染血的甲片上,晕开一朵朵暗红的花。王贲、李信四人肃立两侧,甲胄上的血污尚未擦拭,脸上满是悲痛与凝重,锐士们自发围成一圈,沉默地守护着这位以身殉国的将军,山谷中只剩下呜咽的风声与压抑的啜泣。
“将军生前忠君爱国,以身许国,我们不能让他尸骨寒于荒野。”芈玉缓缓起身,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传令下去,收敛阵亡将士遗骸,护送蒙将军灵柩返回咸阳,奏请陛下,为将军举行国葬,以慰英灵。”
“诺!”四位将领齐声应和,眼中闪过一丝动容。锐士们立刻行动起来,小心翼翼地收敛战友的尸体,用残破的旗帜包裹,而蒙恬的灵柩则由四名精锐锐士抬着,覆盖着大秦的玄色军旗,缓缓朝着咸阳方向前行。队伍前行的脚步沉重,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所有人的心上,沿途的百姓得知是蒙恬将军的灵柩,纷纷自发跪在路边,焚香祭拜,哭声震天。
一、咸阳国葬,君心难测
咸阳城的城门缓缓打开,迎接灵柩的队伍早已等候在此。御史大夫冯去疾率领百官出城十里相迎,看到蒙恬的灵柩,老泪纵横,亲自上前扶棺,哽咽道:“蒙将军,你为国捐躯,大秦不会忘记你!”
灵柩入城,街道两旁挤满了百姓,人人面带悲色,焚香叩拜,不少人痛哭流涕,高呼“蒙将军千古”。芈玉与四位将领紧随灵柩之后,一身素缟,目光坚定,接受着百官与百姓的敬意,心中却深知,返回咸阳只是新的挑战的开始。
秦始皇嬴政在咸阳宫的章台殿召见了芈玉与四位将领。宫殿之内,气氛肃穆,嬴政端坐龙椅之上,面色凝重,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芈玉身上:“芈参谋,蒙恬殉国,裂隙已封,你等立下大功,朕当重赏。但李斯、赵高虽死,其党羽遍布朝野,朝堂动荡,你有何良策?”
芈玉躬身行礼,声音沉稳:“陛下,李斯、赵高勾结妖邪,意图谋反,其党羽必须彻底清除,以正朝纲。蒙将军为国捐躯,当以国葬之礼厚葬,彰显陛下体恤功臣之心,亦能安抚军心民心。同时,需尽快重整禁军,由忠诚可靠之人统领,防止再发生叛乱之事。”
嬴政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准奏。朕封蒙恬为忠武侯,赐葬于骊山北麓,举行国葬,由冯去疾主持祭祀仪式。王贲、李信、冯劫、章邯四人,平定叛乱,夺取灵物,各升一级,赐黄金百镒,良田千亩。芈玉参谋,运筹帷幄,功不可没,封为国策参谋,赏千金,可自由出入宫廷,参与朝政。”
“谢陛下隆恩!”众人齐声叩拜。
国葬之日,咸阳城笼罩在一片悲痛的氛围之中。蒙恬的灵柩停放在太庙之中,堂中设置仪仗队,灵柩前方的供桌上摆放着朝廷提供的祭品,牛羊三牲俱全,两侧陈列着蒙家亲属准备的祭品。供桌前面设有祭祀用的酒杯,旁边设置了祝词台和焚烧纸钱的位置 。
嬴政亲自派遣太子扶苏前往主持祭祀仪式。当扶苏率领祭祀官员到达时,蒙家亲属及下属官员在大门口跪拜迎接。礼部官员手持祭文通过中门进入,将其放在东侧的桌子上。扶苏随后进入,站在指定位置,其他人员也各自就位跪下 。
祝词官高声宣读祭文,言辞恳切,回顾了蒙恬一生的功绩,从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到此次封堵裂隙、以身殉国,字字泣血,听得百官与百姓无不落泪。宣读完毕后,扶苏依次献上三杯酒,每献一杯酒便叩首一次,蒙家亲属及众人一同行礼 。
仪式结束后,众人起身哀悼,焚烧祭文。蒙家亲属面向皇宫方向行三跪九叩大礼,感谢皇帝的恩宠。扶苏离开时,蒙家亲属及百官在大门口跪拜相送,整个祭祀过程庄重肃穆,彰显了蒙恬的功勋与荣耀 。
国葬之后,芈玉向嬴政举荐冯劫统领禁军,理由是冯劫忠心耿耿,且在东海夺取水之魄时表现英勇,深得士兵爱戴。嬴政沉吟片刻,最终准奏,任命冯劫为中尉,统领京师兵,负责保卫京城安全,拱卫皇室。冯劫上任后,立刻对禁军进行整顿,清除李斯、赵高的党羽,提拔忠诚可靠的将士,很快稳定了禁军的军心。
然而,芈玉敏锐地察觉到,嬴政的眼神中除了悲痛,还有一丝难以察觉的猜忌。她知道,自己身怀灵脉之力,又手握军功,难免会引起皇帝的忌惮。想要彻底稳定朝堂,铲除妖邪根源,必须更加谨慎行事。
二、妖踪暗藏,脂夜之兆
就在朝堂局势逐渐稳定之时,咸阳城接连发生诡异的事件。先是有百姓报案,说夜晚在家中发现不明的脂状液体,沾染衣物后难以清洗,且闻到一股诡异的腥气。随后,皇城之内也出现了同样的怪事,宫墙之上深夜会渗出暗红色的脂液,如同鲜血一般,引得宫中人心惶惶。
更令人不安的是,每到月晦之夜,咸阳城便会出现天昏地暗、阴风呼啸的景象,即使是白昼,也会变得如同黑夜一般,能见度极低,百姓们纷纷闭门不出,传言是妖邪作祟。
芈玉得知此事后,心中警铃大作。她立刻前往现场查看,发现那些脂状液体蕴含着浓郁的邪恶气息,与裂隙中的妖邪气息极为相似,却又有所不同。“这不是普通的妖邪作祟,”芈玉面色凝重,对身边的王贲说道,“此乃‘脂夜之妖’的征兆,《汉书》有载,‘有脂物而夜为妖,若脂水夜污人衣,淫之象也’,且月晦之日天昏地暗,是阴盛阳衰、臣制君之兆,恐怕有更大的妖邪潜藏在咸阳附近。”
王贲脸色一变:“参谋的意思是,裂隙虽封,但还有更强大的妖邪未被铲除?”
“不错。”芈玉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担忧,“李斯、赵高不过是被妖邪利用的棋子,真正的幕后黑手尚未出现。这些脂夜之兆,便是妖邪在积蓄力量的信号,若不尽快找到其根源,恐怕会引发更大的灾祸。”
为了查明妖邪的踪迹,芈玉决定亲自夜探咸阳城。是夜,月黑风高,芈玉身着夜行衣,穿梭在咸阳城的街巷之中,灵脉之力全力运转,感知着周围的邪恶气息。街道上空无一人,只有风声呜咽,偶尔传来几声犬吠,显得格外阴森。
行至城西的废弃寺庙附近,芈玉突然察觉到一股强烈的邪恶气息。她悄悄靠近寺庙,透过残破的窗户望去,只见寺庙之内,一群黑衣人正在举行诡异的仪式,他们围着一个巨大的血阵,口中默念着晦涩的咒语,血阵中央的祭坛上,摆放着数十具百姓的尸体,鲜血顺着祭坛流淌,汇入血阵之中,散发出浓郁的血腥气与邪恶气息。
为首的黑衣人身材高大,身披黑袍,脸上戴着狰狞的面具,手中握着一根镶嵌着黑色晶石的权杖,正是仪式的主导者。他感受到芈玉的气息,猛地抬头,目光如电,朝着窗外望去:“何人在此窥探?”
三、夜探古寺,妖首现身
芈玉心中一惊,知道行踪暴露,立刻转身撤离。黑袍人冷哼一声,纵身跃出寺庙,挥舞着权杖,一道黑色的能量光束朝着芈玉射去。芈玉身形矫健,辗转腾挪,避开能量光束,光束击中旁边的墙壁,墙壁瞬间崩塌,碎石飞溅。
“留下性命吧!”黑袍人声音嘶哑,如同鬼魅,紧追不舍。他手中的权杖不断发出黑色能量光束,每一道都蕴含着恐怖的力量,将周围的房屋摧毁殆尽,木屑飞溅,火光冲天。
芈玉知道无法摆脱追击,索性转身迎战。她双手结印,青金石腰带光芒暴涨,一道蓝色的能量护盾挡住黑袍人的攻击。“你是谁?为何在此残害百姓,修炼邪术?”芈玉厉声质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