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咸阳宫大殿庄严肃穆。秦始皇身着玄色龙袍,端坐在高高的龙椅上,目光威严地扫视着下方的文武百官。芈玉身着皇后朝服,与张碎谷一同躬身立于殿中,等待着皇帝的问询。
“芈玉,听闻你主导改良的战车试验成功,在崎岖地形中也能保持稳定,可有此事?”秦始皇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回荡在整个大殿之中。
芈玉微微抬头,恭敬地回应:“启禀陛下,确有此事。昨日在校场已进行了全面试验,改良后的战车通过加装玄丝弹簧,有效抵消了路面颠簸带来的震动,士兵在战车上作战时稳定性大幅提升,且战车的行驶速度与载重能力并未受到影响。”
张碎谷紧接着补充道:“陛下,此次改良所用的玄丝经过幽冥灵子淬炼,韧性与承重能力远超寻常材料,制成的弹簧可承受数千斤重量而不损坏。臣已反复测试,即便长期使用,也能保持良好的性能。”
秦始皇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看向殿外,沉声道:“传朕旨意,将那辆改良战车推至殿外,朕要亲自查看。”
侍卫们领命而去,片刻后便将改良战车推到了咸阳宫大殿之外。秦始皇起身走出殿门,围着战车仔细查看起来。他伸手按压车身,能清晰地感受到玄丝弹簧的弹性;又让人牵引战车在殿外的碎石地上行驶了一段,亲眼看到车身平稳无虞。
“好!好!好!”秦始皇连说三个“好”字,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此乃大功一件!有此战车,我大秦铁骑定能横扫六合,震慑四方!芈玉,你为大秦立下奇功,想要什么赏赐,尽管开口。”
芈玉躬身行礼,语气诚恳地说道:“陛下,臣妾身为大秦皇后,为国家分忧乃是本分,不敢奢求赏赐。只求陛下能下令量产改良战车,装备边疆将士,助力我大秦守护疆土,扬我国威。”
秦始皇闻言,心中更加欣慰。他看向张碎谷,下令道:“张碎谷,朕命你全权负责改良战车的量产事宜。即刻起,征用咸阳城所有大型工坊,召集全国顶尖工匠,限期一个月,量产百辆改良战车,装备北疆守军!所需材料、人力、物力,皆可随时向户部支取,任何人不得推诿阻拦!”
“臣遵旨!”张碎谷连忙跪地领命,心中激动不已。
秦始皇又看向芈玉,补充道:“皇后此次功劳卓着,朕特许你参与战车量产的监督工作,宫中宝库的玄丝可随时调用。待百辆战车完工,朕将亲自前往校场检阅。”
“臣妾遵旨,谢陛下恩典。”芈玉恭敬地回应。
朝会结束后,量产战车的旨意迅速传遍全国。咸阳城的各大工坊全部被征用,工匠们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原材料也源源不断地运抵工坊。一时间,咸阳城的工坊区灯火通明,昼夜不休,叮叮当当的锻造声与工匠们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
8、量产攻坚,齐心协力破难关
量产工作启动之初,一切都还算顺利。玄丝从宫中宝库源源不断地运出,幽冥灵子也通过张碎谷的指引,从黑风岭洞穴中批量收集。工匠们在张碎谷的指导下,逐渐熟练掌握了玄丝淬炼与弹簧制作的技艺,战车的改装流程也越来越顺畅。
然而,没过几天,新的问题便出现了。由于需要量产百辆战车,所需的玄丝数量极大,宫中宝库的三捆玄丝很快便消耗过半。按照这样的速度,最多只能完成六十辆战车的改装,剩下的四十辆将面临材料短缺的困境。
张碎谷得知情况后,顿时心急如焚。他连忙前往长乐宫禀报芈玉:“娘娘,宫中的玄丝即将耗尽,若无法及时补充,量产工作恐怕要被迫中断,难以在陛下限定的一个月内完成百辆战车的制作。”
芈玉闻言,也皱起了眉头。玄丝本就稀有,南越国进贡的三捆已是大秦境内仅有的存货,想要在短时间内找到更多玄丝,绝非易事。她沉思片刻,突然想起前世在古籍中看到的记载,玄丝的母体是南疆的千年古藤,或许可以通过培育古藤的方式,快速获取新的玄丝。
“张工匠,你可知玄丝的母体千年古藤的生长习性?”芈玉问道。
张碎谷愣了一下,随即回应:“臣曾听闻,这种古藤喜阴湿环境,需吸收天地灵气才能生长,生长周期极为漫长,至少需要百年才能产出玄丝。”
“寻常培育确实缓慢,但我们有幽冥灵子。”芈玉眼中闪过一丝灵光,“幽冥灵子蕴含强大的能量,或许能加速古藤的生长。你立刻派人前往南疆,采摘千年古藤的枝条,带回咸阳,我们用幽冥灵子培育新的玄丝。”
张碎谷恍然大悟,连忙领命而去。他挑选了十余名经验丰富的工匠,携带充足的物资与护卫,日夜兼程赶往南疆。南疆气候湿热,丛林密布,千年古藤生长在人迹罕至的深山之中。工匠们历经艰险,终于找到了古藤的踪迹,小心翼翼地采摘了数十根粗壮的枝条,迅速返回咸阳。
回到工坊后,张碎谷按照芈玉的吩咐,将古藤枝条种植在特制的培养槽中,然后将幽冥灵子稀释后浇灌在土壤里。奇妙的是,在幽冥灵子的滋养下,原本看似普通的枝条竟迅速生根发芽,短短三天便长出了新的藤蔓,一周后便开始分泌出细小的玄丝。
虽然新培育的玄丝比天然玄丝略细,但韧性与性能丝毫不差。这个方法成功解决了玄丝短缺的问题,量产工作得以顺利推进。芈玉每日都会前往工坊查看进度,遇到问题便与张碎谷一同商议解决。她还提出了流水线作业的理念,将战车改装分为淬炼、弹簧制作、安装、调试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由专门的工匠负责,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
在芈玉和张碎谷的带领下,工匠们齐心协力,日夜赶工。原本预计一个月才能完成的百辆战车,仅仅用了二十五天便全部制作完毕。这些战车整齐地排列在咸阳城外的校场上,青黑色的车身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底部的玄丝弹簧虽然隐藏在车架之下,却蕴含着强大的力量,尽显大秦军工的威严气势。
9、帝王检阅,战车扬威震军心
战车量产完成的消息传到宫中,秦始皇大喜过望,当即决定亲自前往校场检阅。检阅之日,阳光明媚,万里无云。咸阳城外的校场上,百辆改良战车整齐排列,形成一道气势恢宏的钢铁长龙。秦军将士们身着铠甲,手持兵器,列队肃立在战车两侧,神情肃穆而威严。
秦始皇身着龙袍,在芈玉、李斯、张碎谷等人的陪同下,缓缓走上观礼台。他放眼望去,看到那一排排崭新的战车,眼中满是欣慰与自豪。“芈玉,张碎谷,你们果然没有辜负朕的期望。”秦始皇语气中带着赞赏,“今日,朕要亲眼看看,这些战车究竟能否成为我大秦的利刃。”
“陛下,臣已准备好各项测试,还请陛下指示。”张碎谷躬身回应。
秦始皇抬手一挥:“开始吧。”
随着一声令下,检阅正式开始。首先进行的是速度测试,十辆改良战车同时启动,在平坦的校场上疾驰而去。车轮滚滚,尘土飞扬,战车的速度比普通战车提升了近三成,且车身始终保持平稳,没有丝毫晃动。
接下来是复杂地形测试。二十辆战车依次驶入预先设置的山地模拟区域,碾过碎石、翻越土坡、穿过浅沟。即便在如此恶劣的路况下,改良战车依然表现出色,玄丝弹簧充分发挥了减震作用,战车上的士兵们稳稳站立,甚至能同步完成长戈刺杀、弓箭射击等作战动作。
最后是实战模拟测试。五十辆改良战车组成战阵,与一支步兵部队展开模拟对抗。战车凭借着出色的机动性与稳定性,在战场上灵活穿梭,既能有效冲击步兵阵型,又能为己方士兵提供掩护,展现出了极强的实战能力。
整个检阅过程中,秦始皇始终面带笑容,不时点头称赞。当最后一辆战车完成测试,稳稳地停在观礼台前时,秦始皇站起身来,声音响彻整个校场:“这些战车,将成为我大秦的利刃,守护边疆,扬我国威!朕宣布,即刻起,将这百辆改良战车全部运往北疆,装备给蒙恬将军的部队!”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校场上的士兵们齐声高呼,声音震彻云霄,士气高涨到了极点。
秦始皇看向芈玉,眼中满是赞赏:“皇后之功,朕铭记于心。待北疆传来捷报,朕定当为你举行盛大的庆功宴。”
芈玉躬身行礼:“陛下谬赞,这都是臣等分内之事。愿我大秦将士能凭借改良战车,所向披靡,守护疆土安宁。”
张碎谷也受到了重赏,秦始皇不仅赏赐了他黄金百两、绸缎千匹,还封他为“御用巧匠总管”,掌管全国的器械制造事务。张碎谷感激涕零,当场表示将继续钻研技艺,为大秦打造更多精良的兵器装备。
10、北疆驰援,玄丝战车显神威
检阅结束后,百辆改良战车被迅速装上特制的运输车架,由数百名士兵护送,日夜兼程赶往北疆。此时的北疆,正值匈奴南下侵扰之际,蒙恬将军率领的秦军与匈奴骑兵在阴山脚下展开了多次激战。匈奴骑兵机动性强,擅长在山地、草原等复杂地形作战,秦军的传统战车屡屡受挫,战事陷入了胶着状态。
当改良战车抵达北疆军营时,蒙恬将军正为战事发愁。他听闻这是皇后主导改良的新型战车,心中半信半疑,当即决定亲自测试。在军营附近的一片山地中,蒙恬让士兵驾驶改良战车与传统战车进行对比测试。结果显而易见,改良战车在稳定性与机动性上远超传统战车,即便在匈奴骑兵擅长的山地地形中,也能灵活行驶,发挥出强大的战斗力。
蒙恬又惊又喜,立刻将改良战车投入战场。在一次与匈奴的遭遇战中,五十辆改良战车组成的战阵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匈奴骑兵依旧像往常一样,试图利用山地地形冲击秦军阵型,却没想到秦军的战车竟能在崎岖的山路上平稳行驶。
战车上的秦军士兵稳稳站立,凭借着稳定的射击平台,精准地用弓箭射杀冲锋的匈奴骑兵。当匈奴骑兵靠近时,士兵们又举起长戈,借助战车的冲击力,狠狠刺向敌人。改良战车的玄丝弹簧有效抵消了颠簸,让士兵们的作战动作更加精准有力,而匈奴骑兵则因为战车的突然反击而阵脚大乱。
激战半日,匈奴骑兵损失惨重,被迫仓皇逃窜。此役,秦军凭借改良战车取得了一场大胜,不仅斩杀匈奴骑兵千余人,还缴获了大量的牛羊与物资。消息传回咸阳,秦始皇龙颜大悦,下令嘉奖北疆将士与参与战车改良的所有人员。
此后,改良战车在北疆战场上屡立奇功。无论是正面冲锋,还是迂回包抄,改良战车都展现出了极强的适应性与战斗力。匈奴骑兵原本引以为傲的地形优势被彻底瓦解,再也不敢轻易南下侵扰。秦军将士们对改良战车赞不绝口,更对远在咸阳的皇后芈玉充满了敬重与感激。
蒙恬将军在给朝廷的奏折中,极力称赞改良战车的威力,称其“稳如泰山,迅如雷电,实乃克敌制胜之利器”,并请求朝廷继续量产,装备更多部队。秦始皇采纳了蒙恬的建议,下令扩大改良战车的生产规模,让更多的秦军将士能够用上这种精良的装备。
11、威望日隆,皇后威仪满大秦
改良战车在北疆立下赫赫战功的消息传遍了大秦各地,芈玉的威望也随之达到了新的高度。百姓们纷纷称颂皇后的才智与功绩,认为她不仅贤良淑德,更能为国家出谋划策,助力大秦强盛。宫中的妃嫔与官员们也对芈玉更加敬重,凡事都以她的意见为准。
秦始皇对芈玉的宠爱与信任也愈发深厚。他常常在朝堂上提及芈玉的功劳,甚至允许她参与一些军国大事的讨论。芈玉也借此机会,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比如推广新式农具、改进水利设施、规范度量衡等,都得到了秦始皇的采纳与支持。
张碎谷也没有辜负秦始皇的信任,他在掌管全国器械制造事务后,在芈玉的启发下,继续对秦军的兵器装备进行改良。他利用玄丝与幽冥灵子的淬炼技术,打造出了更加坚韧锋利的刀剑,还改良了弓箭的射程与精准度,让秦军的武器装备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咸阳城的工坊区也因为战车改良而变得更加繁荣。越来越多的能工巧匠汇聚于此,钻研新技术、新器物,大秦的手工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玄丝的人工培育技术也逐渐成熟,不仅满足了军事需求,还被应用到了纺织、制鞋等民用领域,改善了百姓的生活。
这一日,芈玉再次来到咸阳城外的校场。此时的校场上,已经有更多的改良战车在进行训练,士兵们驾驶着战车,在各种复杂地形中穿梭自如,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看到这一幕,芈玉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她知道,自己穿越到这个时代,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用自己的知识与能力,为这个古老的帝国带来一丝改变。战车改良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事情等待着她去做。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校场上,将战车与士兵的身影拉得很长。芈玉站在观礼台上,望着远处的咸阳城,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她相信,在自己与秦始皇的共同努力下,大秦必将更加繁荣强盛,而自己作为大秦的皇后,也将以威仪天下的姿态,见证这个伟大帝国的辉煌。
12、后续筹备,再启强军新征程
战车改良的成功,不仅提升了秦军的战斗力,也让芈玉看到了大秦军事发展的巨大潜力。她深知,想要让大秦真正屹立于世界之巅,仅仅依靠战车改良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她开始着手筹备新的军事改良计划。
芈玉再次召集张碎谷等工匠,商议进一步提升秦军装备的方案。她提出,除了战车,还可以对秦军的铠甲进行改良,利用玄丝与金属的结合,打造出更加轻便、坚韧的铠甲,既提升士兵的防护能力,又不影响机动性。同时,她还想到了前世的投石机、连弩等武器,想要将这些理念转化为实际的器物,增强秦军的远程作战能力。
张碎谷对芈玉的想法极为赞同。经过战车改良的合作,他对芈玉的才智早已深信不疑。他立刻组织工匠团队,开始研究铠甲改良与新型武器的设计。芈玉则利用自己皇后的身份,协调各方资源,为研发工作提供充足的支持。
秦始皇得知芈玉的新计划后,全力支持。他下令调拨更多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成立专门的军事研发工坊,由芈玉亲自负责监督。宫中宝库的各种珍贵材料被源源不断地送往工坊,各地的能工巧匠也被召集而来,共同投身于新的研发工作中。
与此同时,北疆的蒙恬将军也传来消息,希望朝廷能够派遣工匠前往北疆,根据实战需求,对改良战车进行进一步优化。芈玉当即决定,派遣张碎谷的弟子带领一支工匠团队前往北疆,实地了解战场情况,对战车进行针对性的改进。
新的征程已然开启,芈玉站在长乐宫的窗前,望着远方的天空,心中充满了期待。她知道,军事改良的道路注定充满挑战,但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为大秦打造出一支所向披靡的强军,守护这个帝国的长治久安。而她自己,也将在这条道路上,继续书写属于大秦皇后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