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深夜造访的神秘氛围
夜幕像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轻柔却又密不透风地覆盖着咸阳宫。端宁宫在这浓重的夜色中,宛如一座神秘的孤岛,寂静无声。月光如水,洒在宫殿的琉璃瓦上,反射出清冷的光,给整个宫殿蒙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宫殿的飞檐在月光下投下诡异的影子,仿佛是潜伏的巨兽,随时准备择人而噬。
宫墙下,巡逻的士兵脚步轻轻,他们的身影在月光下拉得长长的,手中的长枪偶尔反射出一丝寒光。他们的眼神警惕,时刻留意着周围的动静,然而,在这寂静的深夜,除了他们轻微的脚步声和偶尔的虫鸣声,再无其他声响。领队的校尉抬手示意队伍放缓节奏,低声叮嘱:“陛下今夜宿在端宁宫附近偏殿,尔等务必打起十二分精神,不得有半分懈怠。”士兵们齐声应诺,声音压得极低,生怕惊扰了深宫的静谧。
芈玉在睡梦中突然被一阵细微的响动惊醒,她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只见房间里弥漫着柔和的月光,一切都显得那么安静。身下的锦被带着淡淡的熏香,是她特意让人用艾草和兰草调制的,既能安神,又能驱虫。她揉了揉眼睛,以为是窗外的风声或是宫娥不慎发出的声响,正准备再次入睡时,却听到了一阵沉稳而有力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每一步都像是踩在人心尖上,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芈玉心中一惊,她迅速坐起身来,拉过被子裹住自己。作为穿越而来的现代人,她深知秦朝宫廷的凶险,尤其是在这深夜,任何不寻常的动静都可能暗藏杀机。她的心跳陡然加快,一种莫名的紧张和疑惑涌上心头。这么晚了,会是谁呢?是后宫的其他妃嫔寻衅,还是宫中出了什么变故?她竖起耳朵,仔细聆听着外面的动静,只听到脚步声在她的房门前停了下来,随后便是一阵衣料摩擦的轻响。
2. 帝王驾临的意外与惶恐
“娘娘,陛下驾到。”一个太监尖细的声音打破了寂静,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恭谨。
芈玉的眼睛瞬间瞪大,脸上露出了震惊的表情。秦始皇深夜到访,这在整个后宫都是前所未有的事情。要知道,这位始皇帝向来以勤政寡欲闻名,极少在深夜流连后宫,更不必说亲自到访一个位份不算顶尖的妃嫔宫殿。她来不及多想,连忙起身,匆匆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一身素色的寝衣虽然简洁,却也衬得她肌肤胜雪,身姿窈窕。她快步走到门口,撩起裙摆,跪地迎接:“臣妾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音微微颤抖,既有对帝王的敬畏,也有难以掩饰的意外。
秦始皇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房间,玄色的龙袍在月光下泛着暗哑的光泽,衣摆上绣着的金龙仿佛要在夜色中腾飞。他的身后跟着几个太监和侍卫,皆是面无表情,训练有素。他的目光在芈玉身上扫过,那眼神深邃如寒潭,带着帝王独有的审视与威压,随后挥了挥手,示意太监和侍卫们退下。“都在外等候,没有朕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入内。”他的声音低沉,不带一丝情绪,却有着不容违抗的力量。
房间里顿时安静了下来,只剩下秦始皇和芈玉两人。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弥漫着无形的压力。芈玉依旧跪在地上,能清晰地感受到帝王身上散发出的威严气场,那是一种久居上位者沉淀出的气势,让她几乎喘不过气来。她不知道秦始皇深夜到访究竟所为何事,是为了昨日朝堂上她无意间提及的郡县制弊端,还是为了后宫的纷争?无数个念头在她脑海中闪过,心中充满了不安和疑惑。
秦始皇缓缓踱步到房间中央,目光扫过屋内的陈设。不同于其他妃嫔宫殿的奢华艳丽,芈玉的住处显得简洁雅致,墙上挂着几幅淡雅的山水图,案几上摆放着几本古籍和一方砚台,空气中还残留着淡淡的墨香。他微微颔首,似乎对这样的布置颇为满意,这才再次开口:“起来吧。”
3. 皇后之位的微妙探讨
芈玉小心翼翼地站起身来,双手不自觉地揪着衣角,显得十分紧张。她偷偷地抬眼瞥了一眼秦始皇,发现他正坐在靠窗的椅子上,月光洒在他的侧脸,勾勒出硬朗的轮廓,脸上没有任何表情,让人无法揣摩他的心思。她连忙低下头,目光落在自己的鞋尖上,等待着帝王的下文。
“芈玉,朕深夜前来,是有一事想问你。”秦始皇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寻。
芈玉心中一紧,连忙躬身说道:“陛下但说无妨,臣妾知无不言。”她的大脑飞速运转,做好了应对各种问题的准备,无论是朝政见解,还是后宫琐事,她都必须谨慎应答。
秦始皇微微眯起眼睛,目光变得深邃而锐利,仿佛能够看穿芈玉的心思。他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你对皇后之位,有何看法?”
这个问题如同惊雷般在芈玉耳边炸响,让她瞬间愣在原地。她万万没有想到,秦始皇会突然问她这个问题。皇后之位,那是整个后宫女子梦寐以求的尊荣,却也暗藏着无尽的凶险。稍有不慎,不仅无法登上后位,反而可能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她定了定神,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脑海中迅速分析着秦始皇问这句话的用意——是试探她的野心,还是真的在考虑立后之事?
芈玉深吸一口气,抬起头,迎上秦始皇的目光,语气恭敬而沉稳:“陛下,臣妾以为,国本未定,不宜立后。如今秦国正值多事之秋,陛下应以天下为重,先稳固国本,再考虑立后之事。”她刻意避开了自身的意愿,从国家大局出发,既展现了自己的见识,又显得毫无野心。
秦始皇听了芈玉的回答,微微皱了皱眉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满,但很快就消失了。“哦?你为何会这么认为?”他追问道,似乎对这个答案并不完全满意。
芈玉心中一凛,知道自己的回答还不够周全。她连忙补充道:“陛下,立后乃国之大事,需慎重考虑。如今秦国刚刚统一六国,国内局势尚未稳定,各方势力错综复杂,旧贵族残余势力仍在暗中勾结。此时立后,若所选之人出自某一势力,难免会引起其他势力的争斗和不满,反而不利于国家的稳定。臣妾以为,陛下应先选拔贤能,励精图治,治理好国家,待国本稳固,民心所向之时,再立后也不迟。”
4. 君臣博弈的暗流涌动
秦始皇静静地听着芈玉的解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清脆的声响。芈玉的回答让他感到有些意外,他原本以为,芈玉会像其他妃嫔一样,迫不及待地为自己争取,没想到她却能从国家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这份格局和见识,确实超出了一般女子。
“你说的也有道理。”秦始皇终于开口了,声音中透露出一丝赞赏,“不过,朕的后宫中,妃嫔众多,她们背后各有牵扯,都对皇后之位虎视眈眈。朕若迟迟不立后,恐怕她们会心生不满,甚至暗中勾结外戚,滋生事端。”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顾虑,显然也在为后宫的稳定担忧。
芈玉心中一动,意识到这是一个进一步展现自己、同时试探秦始皇真实想法的好机会。她微微低下头,语气诚恳地说道:“陛下,臣妾以为,陛下乃天下之主,后宫之事,自然由陛下做主。陛下若觉得时机成熟,立后也无妨。只是,陛下在立后之时,应慎重选择,立一位德才兼备、能母仪天下的女子为后,方能服众。这位皇后不仅要品行端正,更要懂得以大局为重,不偏袒外戚,不干涉朝政,这样才能辅佐陛下,稳定后宫,进而安定天下。”
秦始皇看着芈玉,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深意。他没有想到,芈玉不仅有见识,而且如此懂事,懂得揣摩他的心思,同时又能提出合理的建议。他点了点头,说道:“你说得对,朕会慎重考虑的。”
在整个对话过程中,两人的眼神不断交流。芈玉的眼神中始终透露出一丝紧张和谨慎,每一次回应都经过深思熟虑,生怕说错一句话。而秦始皇的眼神则时而锐利,时而深邃,时而带着审视,时而又有赞赏,让人难以捉摸他的真实想法。每一次眼神的交汇,都仿佛是一场无声的较量,充满了紧张和微妙的气氛。
芈玉知道,这场关于皇后之位的探讨,不仅仅是简单的问答,更是秦始皇对她的考验。她必须步步为营,既要展现自己的能力和格局,又不能暴露自己的野心,只有这样,才能在这波诡云谲的宫廷中生存下去,甚至获得更高的地位。
5. 玄铁符节的深意
秦始皇沉默了片刻,目光落在了桌子上的一盏油灯上。灯光摇曳,映照着他的脸庞,让他的表情显得有些模糊。芈玉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她不知道秦始皇在想些什么,心中充满了不安。刚才的对话看似平静,但她知道,自己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影响秦始皇对她的看法,甚至影响自己未来的命运。
突然,秦始皇站起身来,从腰间取出一枚玄铁符节,轻轻放在桌子上。那符节通体乌黑,材质坚硬,入手冰凉,上面刻着繁复而神秘的符文,隐隐散发着一种古朴而威严的气息,一看便知不是凡物。符节的一端雕刻着一条栩栩如生的盘龙,龙须飞扬,眼神凌厉,尽显帝王之气。
“这枚玄铁符节,朕就交给你了。”秦始皇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芈玉惊讶地看着桌子上的玄铁符节,眼中充满了疑惑。她虽然来到秦朝时间不长,但也知道符节在秦朝的重要性,那是帝王授权的信物,拥有极高的权力。她不明白,秦始皇为什么要把这么重要的东西交给她一个后宫妃嫔。“陛下,这……这太过贵重,臣妾万万不敢收下。”她连忙推辞道,心中的疑惑更甚。
“这枚玄铁符节,是朕的信物。持有它,便可在咸阳宫自由出入,不受宫规限制,甚至可以调动一部分宫廷侍卫。”秦始皇的声音低沉而有力,缓缓解释道,“朕把它交给你,是希望你能帮朕做一些事情。”
芈玉心中一惊,瞬间明白了这枚符节背后所承载的信任与责任。秦始皇此举,无疑是对她极大的重用,但同时也意味着,她将卷入更深的宫廷纷争,甚至可能触及朝堂的权力斗争。她知道,这既是机遇,也是巨大的风险。她没有丝毫犹豫,当即跪地,双手接过玄铁符节,恭敬地说道:“陛下如此信任臣妾,臣妾定当竭尽全力,鞠躬尽瘁,不负陛下所托。”
秦始皇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起来吧。”他说道,“时间不早了,朕也该走了。你好好休息,关于符节的用途,朕日后会派人告知你。”
说完,秦始皇转身向门口走去。芈玉连忙起身,跟在他的身后,将他送到门口。看着帝王高大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中,身边的太监和侍卫们也随之离去,芈玉才松了一口气,抬手擦了擦额头渗出的细密汗珠。
6. 符节秘辛的探寻
芈玉站在门口,望着秦始皇离去的方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她回到房间,拿起桌子上的玄铁符节,仔细地端详着。符节在灯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芒,上面的符文仿佛活了过来,在光影中流转,仿佛在诉说着它背后的故事。她轻轻抚摸着符节上的纹路,能清晰地感受到上面残留的帝王气息,心中既有激动,也有忐忑。
芈玉心中充满了疑惑,她不知道秦始皇交给她这枚玄铁符节究竟有何深意。是仅仅让她帮忙监视后宫,还是有更重要的任务交给她?这枚符节与之前探讨的皇后之位又有什么关联?她猜测,这可能是秦始皇对她的进一步考验,也可能与秦国未来的局势有着密切的关系。她决定好好保管这枚玄铁符节,将其藏在床头的暗格中,等待秦始皇的进一步指示。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芈玉并没有被动等待,而是开始对玄铁符节进行深入的研究。她发现,符节上的符文并非普通的装饰,而是一种古老的秦国密文,似乎隐藏着某种秘密,但她却无法破解。她知道,这种密文只有皇室核心成员和少数心腹大臣才能看懂,寻常人根本无从知晓。
为了揭开符节的秘密,芈玉开始查阅大量的古籍资料。她利用自己妃嫔的身份,多次前往宫中的藏书阁,寻找关于秦国符节和上古符文的记载。藏书阁的老吏见她持有帝王赏赐的玉佩,不敢怠慢,连忙为她找来相关的典籍。然而,翻阅了数十本古籍后,她依旧没有找到任何关于这枚玄铁符节的记载,只了解到秦国符节分为多种,不同的符节代表着不同的权力等级。
芈玉没有放弃,她又开始暗中询问宫中的一些老太监和宫女。这些人在宫中待了几十年,见证了许多宫廷秘事。她特意挑选了几个看起来忠厚老实、且在宫中颇有资历的老太监,旁敲侧击地打听关于玄铁符节的事情。然而,这些老太监要么是摇头不知,要么是面露惊惧,不敢多言,显然对这枚符节有所忌惮。有一个年迈的太监在芈玉的再三追问下,只含糊地说了一句:“此等符节,乃陛下心腹之人才可持有,关乎重大,娘娘还是莫要过多探寻为好。”
7. 后宫暗流的初现
芈玉心中的疑惑越来越深,她知道,这枚玄铁符节背后的秘密绝对不简单,可能会对秦国的未来产生重大影响,也可能会改变她自己的命运。她决定暂时停止公开探寻,转而暗中留意宫中的动静,希望能从蛛丝马迹中找到线索。
自从秦始皇深夜造访并赐予玄铁符节后,芈玉在宫中的处境变得有些微妙。其他妃嫔很快就察觉到了帝王对她的特殊对待,看向她的眼神中多了几分嫉妒和警惕。尤其是深受秦始皇宠爱的丽妃和出身楚国贵族的楚姬,更是将她视为潜在的威胁。
一天,芈玉在御花园散步时,恰好遇到了丽妃。丽妃穿着一身华丽的粉色宫装,头戴金步摇,身边簇拥着十几个宫娥太监,排场十足。她看到芈玉,脸上露出了虚伪的笑容,快步走上前来:“妹妹近日气色真好,想来是深得陛下宠爱吧。”
芈玉心中了然,知道丽妃是来试探自己的。她微微躬身行礼,语气平淡地说道:“姐姐说笑了,陛下日理万机,臣妾只是安分守己罢了。”
丽妃上下打量着芈玉,眼神中带着一丝轻蔑:“妹妹倒是谦虚。不过,妹妹初入宫廷,有些规矩还是要懂的。后宫之中,等级森严,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觊觎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她的话语中带着明显的警告,暗示芈玉不要妄图争夺皇后之位。
芈玉心中冷笑,面上却依旧不动声色:“姐姐教诲的是,臣妾谨记在心。”她知道,与丽妃发生正面冲突对自己没有好处,只能暂时隐忍。
看着芈玉顺从的样子,丽妃满意地点了点头,又说了几句场面话,便带着人扬长而去。芈玉站在原地,看着她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冷光。她知道,这只是开始,随着秦始皇对她的重视,未来的后宫之路将会更加艰难。
不仅如此,芈玉还发现,最近总有不明身份的人在她的宫殿附近徘徊。她利用玄铁符节的权力,调动了几名宫廷侍卫暗中调查,发现这些人竟然是楚姬派来的眼线,目的是监视她的一举一动。楚姬出身楚国贵族,背后有楚国旧部的支持,一直以来都对皇后之位虎视眈眈,如今看到芈玉崛起,自然不会坐视不理。
8. 帝王密令的降临
面对后宫的明枪暗箭,芈玉并没有惊慌失措。她利用玄铁符节的权力,加强了端宁宫的守卫,同时更加谨慎地行事,不给对手任何可乘之机。她知道,只有拥有足够的实力和帝王的信任,才能在这后宫中站稳脚跟。
几天后,秦始皇派来的太监终于带来了密令。那是一个穿着不起眼服饰的小太监,神色恭敬地来到端宁宫,将一封密封的信件交给了芈玉。“娘娘,这是陛下的密令,陛下吩咐,只能由娘娘亲自过目。”
芈玉心中一紧,连忙将小太监带到内室,屏退左右。她打开信件,里面的内容让她大吃一惊。秦始皇竟然让她利用玄铁符节的权力,暗中调查后宫中与外戚势力勾结的妃嫔,收集她们的罪证。原来,秦始皇一直对后宫妃嫔背后的外戚势力心存忌惮,担心他们会干涉朝政,威胁皇权,所以才会选择信任芈玉,让她来完成这个秘密任务。
芈玉终于明白,秦始皇赐予她玄铁符节,不仅仅是考验,更是将她视为了可以信赖的心腹。这个任务虽然危险,但如果能够顺利完成,她在秦始皇心中的地位将会大大提升,距离皇后之位也会更近一步。
她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坚定起来。她对着小太监说道:“请回禀陛下,臣妾定当不负所托,查清此事。”
9. 密探行动的悄然展开
小太监点了点头,又叮嘱道:“娘娘,此事事关重大,陛下特意交代,务必隐秘行事,切不可打草惊蛇。若有需要,可凭玄铁符节调动宫中暗卫相助,暗卫统领会听候娘娘差遣。”说完,小太监便躬身退下,仿佛从未出现过一般。
芈玉握紧了手中的密信,眼神变得愈发坚定。她知道,这是一场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任务,不仅关乎她在宫中的前途,更关乎她的性命。她立刻回到内室,从暗格中取出玄铁符节,符节入手冰凉,上面的盘龙纹路仿佛在提醒着她肩上的重任。
当晚,芈玉便借着月色,悄悄来到了宫中一处极为隐秘的偏殿。这里是秦始皇安置暗卫的秘密据点之一,平日里鲜有人至。她取出玄铁符节,对着殿门旁的一块不起眼的石壁轻轻一按。只听“咔嚓”一声轻响,石壁缓缓移开,露出了一个黑漆漆的入口。
“持有玄铁符节者,可入内议事。”一个低沉的声音从入口处传来,带着几分警惕。
芈玉定了定神,朗声道:“朕奉陛下密令而来,速请统领现身。”她刻意模仿着秦始皇的语气,虽不及帝王威严,却也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气势。
片刻后,一个身着黑色劲装、面容冷峻的男子从黑暗中走出,他单膝跪地,双手抱拳道:“暗卫统领秦风,参见娘娘,不知娘娘有何吩咐?”
芈玉扶起他,将秦始皇的密令告知:“陛下命我暗中调查后宫妃嫔与外戚势力勾结之事,你需全力配合于我,收集相关罪证。记住,此事必须隐秘,不可泄露半点风声。”
秦风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显然没想到帝王会将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一位后宫妃嫔,但他并未多问,只是恭敬地回应:“属下遵命!娘娘放心,属下定会竭尽全力,助娘娘完成任务。”
接下来的几日,芈玉开始有条不紊地展开调查。她利用自己妃嫔的身份,在后宫中周旋,与其他妃嫔假意交好,暗中观察她们的言行举止。同时,她让秦风派遣暗卫,分别监视丽妃、楚姬等重点怀疑对象的宫殿,记录她们的往来人员和异动。
一日,芈玉受邀参加丽妃举办的赏花宴。宴会上,丽妃依旧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与几位出身贵族的妃嫔谈笑风生。芈玉不动声色地坐在一旁,仔细聆听着她们的谈话,试图从中找到线索。
“如今陛下迟迟不立后,真是让人忧心。”一位姓赵的妃嫔故作担忧地说道,“依我看,丽妃姐姐出身名门,德容兼备,最适合当皇后了。”
丽妃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却假意推辞:“妹妹说笑了,皇后之位乃陛下定夺,我怎敢奢求。”话虽如此,眼神中的野心却暴露无遗。
芈玉心中冷笑,继续听着她们的谈话。这时,楚姬端着酒杯走了过来,对着芈玉说道:“芈妹妹,近日听闻陛下时常召见你,真是好福气啊。”她的语气看似温和,眼神中却带着几分试探。
芈玉举起酒杯,与她轻轻一碰,微笑着说道:“姐姐说笑了,陛下只是偶尔与我探讨一些诗书罢了。”她巧妙地避开了话题,没有透露任何有用的信息。
10. 线索初现的惊险时刻
赏花宴结束后,芈玉刚回到端宁宫,秦风便悄悄前来禀报。“娘娘,属下发现楚姬的宫殿近日有不明身份之人深夜出入,经过调查,那些人竟是楚国旧部的残余势力。”秦风递上一份密报,上面详细记录了那些人的行踪和特征。
芈玉接过密报,仔细翻阅着,心中暗自吃惊。没想到楚姬竟然真的与楚国旧部有所勾结,看来她的野心远比表面上看起来的要大。“继续监视,务必查清他们私下联络的目的和内容。”芈玉吩咐道。
秦风领命退下后,芈玉陷入了沉思。楚姬背后有楚国旧部支持,丽妃又出身名门,背后有秦国贵族势力撑腰,这两人无疑是争夺皇后之位的最大热门,也是秦始皇最忌惮的对象。如今已经掌握了楚姬的部分线索,接下来就需要找到更确凿的证据。
几日后的一个深夜,秦风再次传来紧急消息:“娘娘,楚姬与楚国旧部在城外一处破庙秘密会面,属下猜测他们可能在密谋大事。”
芈玉心中一紧,当即决定亲自前往查看。她换上一身便于行动的夜行衣,带上玄铁符节,在秦风的护送下,悄悄离开了咸阳宫,朝着城外的破庙赶去。
破庙位于咸阳城外的一座小山脚下,四周荒无人烟,显得十分阴森。芈玉和秦风躲在破庙外的草丛中,透过窗户的缝隙,看到庙内灯火摇曳,几道身影正围坐在一起低声交谈。
“楚姬娘娘放心,我们已经联络好了各地的旧部,只要时机成熟,我们就发动兵变,扶持您登上皇后之位,到时候再趁机恢复楚国。”一个沙哑的声音说道。
楚姬的声音响起,带着几分阴狠:“好!此事若成,我定不会亏待你们。不过,眼下最要紧的是除掉芈玉那个贱人,她最近深得陛下信任,对我们来说是个不小的威胁。”
听到这里,芈玉心中一惊,没想到楚姬竟然想要对自己下毒手。她正准备继续听下去,却不小心碰掉了身边的一根树枝,发出了轻微的声响。
“谁在外面?”庙内的人立刻警觉起来,几道黑影迅速冲了出来,手持利刃,朝着芈玉藏身的草丛扑来。
秦风见状,立刻挡在芈玉身前,拔出腰间的佩剑,与那些人缠斗起来。秦风武艺高强,以一敌众也不落下风,但对方人多势众,一时之间难以脱身。
芈玉知道不能恋战,她取出玄铁符节,对着夜空发出了一道信号。这是她与宫中暗卫约定的紧急信号,只要信号发出,附近的暗卫就会立刻赶来支援。
果然,没过多久,几道黑影从暗处窜出,加入了战斗。局势瞬间逆转,楚国旧部的人见状不妙,想要逃跑,却被暗卫们团团围住,一个也没能逃脱。
楚姬在庙内听到外面的动静,知道事情败露,连忙想要从后门逃走,却被早已埋伏在那里的暗卫擒住。
11. 罪证确凿的宫廷震动
芈玉走进破庙,看着被擒住的楚姬和楚国旧部,眼神冰冷。“楚姬,你勾结外敌,意图谋反,还想谋害本宫,真是罪无可赦!”
楚姬被押跪在地上,头发散乱,脸上满是惊恐和不甘。“芈玉,你别得意!若不是你暗中算计,我怎会落到这般田地!”她歇斯底里地喊道。
芈玉冷笑一声:“事到如今,你还不知悔改。陛下早已察觉后宫异动,派我暗中调查,你所做的一切,都逃不过陛下的眼睛。”
随后,芈玉让人将楚姬和楚国旧部押回咸阳宫,关押在天牢之中,同时将收集到的罪证整理好,准备呈交给秦始皇。
第二天一早,芈玉便带着罪证来到了秦始皇的书房。秦始皇正在批阅奏折,看到芈玉前来,放下手中的笔,问道:“事情查得如何了?”
芈玉将罪证递了上去,恭敬地说道:“陛下,臣妾已经查明,楚姬与楚国旧部勾结,意图谋反,还计划谋害臣妾。如今人证物证俱在,恳请陛下定夺。”
秦始皇翻阅着罪证,脸色越来越阴沉。他没想到楚姬竟然如此大胆,敢在他的眼皮底下密谋造反。“胆大包天!”秦始皇怒喝一声,一掌拍在桌子上,桌上的奏折散落一地。
“陛下息怒。”芈玉连忙说道,“楚姬虽然有罪,但此事牵扯甚广,还需谨慎处理,以免引起朝堂震动。”
秦始皇冷静了下来,点了点头:“你说得对。楚姬背后有楚国旧部支持,若处理不当,确实可能引发事端。传朕旨意,将楚姬打入冷宫,终身不得出宫。楚国旧部涉案人员,全部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旨意下达后,整个咸阳宫都震动了。后宫的妃嫔们得知楚姬的下场后,都吓得惶惶不安,再也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丽妃看着楚姬的结局,心中也充满了忌惮,她知道,芈玉已经成为了她最大的威胁,却也不敢轻易动手。
而芈玉因为成功完成了秦始皇交代的任务,更加深得信任。秦始皇不仅赏赐了她大量的金银珠宝,还允许她自由出入书房,参与一些简单的朝政讨论。这在整个后宫中,都是前所未有的殊荣。
芈玉知道,自己距离皇后之位又近了一步,但她也明白,危险依然存在。丽妃绝不会善罢甘休,朝堂上的各方势力也在暗中观察,她必须更加谨慎,才能在这波诡云谲的宫廷中继续前行。
12. 丽妃的绝地反击
楚姬倒台后,丽妃成为了后宫中最有权势的妃嫔。但她并没有感到安心,反而因为芈玉的崛起而愈发焦虑。她知道,若不尽快除掉芈玉,自己的皇后之位就会岌岌可危。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丽妃决定铤而走险。她暗中联络了自己的兄长,也就是当朝的大将军李信,想要借助外戚势力,除掉芈玉。
李信得知妹妹的想法后,心中有些犹豫。他知道秦始皇对芈玉十分信任,贸然动手风险极大。但在丽妃的再三恳求下,他最终还是答应了。“妹妹放心,我会想办法除掉芈玉,助你登上后位。”
几天后,李信利用一次上朝的机会,向秦始皇弹劾芈玉,声称芈玉利用玄铁符节的权力,在宫中结党营私,干涉朝政,甚至与宫外势力有所勾结。为了让弹劾显得更加可信,李信还伪造了一些所谓的“证据”。
秦始皇听到李信的弹劾后,心中十分疑惑。他了解芈玉的为人,不相信她会做出这样的事情,但李信提供的“证据”又看似确凿。他决定暂时压下此事,亲自调查一番。
消息很快传到了芈玉的耳中。她得知李信弹劾自己后,心中大惊。她知道,这一定是丽妃的阴谋,想要借刀杀人。她立刻来到秦始皇的书房,向秦始皇请罪:“陛下,臣妾冤枉!臣妾绝没有结党营私,干涉朝政,更没有与宫外势力勾结,这一定是有人故意陷害臣妾。”
秦始皇看着芈玉焦急的神情,心中的疑惑更深了。“芈玉,李将军已经提供了相关证据,你让朕如何相信你?”
芈玉连忙说道:“陛下,那些证据都是伪造的!臣妾愿意接受陛下的调查,只要能还臣妾一个清白。”
秦始皇沉思片刻,点了点头:“好,朕就给你一个机会。朕会让秦风带领暗卫,重新调查此事。若查明你是被冤枉的,朕定会严惩陷害你的人。”
芈玉心中松了一口气,连忙谢恩:“谢陛下信任,臣妾定不会让陛下失望。”
随后,秦风便带领暗卫展开了调查。经过几天的缜密侦查,秦风终于发现了证据中的破绽,证明这些证据都是李信伪造的。同时,他还查到,李信与丽妃私下联络,密谋陷害芈玉的事情。
当秦风将调查结果和新的证据呈交给秦始皇时,秦始皇勃然大怒。“李信好大的胆子!竟敢伪造证据,陷害朕的爱妃,还勾结后宫,干涉朕的决断!”
秦始皇当即下令,将李信革职查办,打入天牢。丽妃也因为参与此事,被剥夺了所有封号,打入冷宫,与楚姬作伴。
13. 皇后之位的最终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