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后宫的毒膳陷阱(2 / 2)

青竹应了一声,立刻转身快步向嬴政的书房跑去。此时的嬴政正在书房处理政务,听到青竹的禀报后,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他早就知道后宫之中存在争斗,但没想到竟然有人敢如此大胆地下毒害人,而且还是针对他颇为欣赏的芈玉。嬴政立刻放下手中的竹简,跟着青竹匆匆向芷兰宫赶来。

6. 陛下的裁决

嬴政一走进芷兰宫,就看到被宫女们围住的赵姬,以及地上的“血迹”和桌上的毒膳。他的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芈玉身上,看到芈玉安然无恙,心中稍稍松了一口气,但随即又被愤怒取代。“到底是怎么回事?”嬴政的声音威严而冰冷,让人不寒而栗。

芈玉走上前,将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向嬴政禀报,从赵姬因嫉妒而策划下毒,到她如何识破阴谋将计就计,每一个细节都描述得清清楚楚。绿萼也跪在地上,再次证实了芈玉的话,并将那个黑色瓷瓶和下毒的经过说了一遍。赵姬则瘫软在地上,面如死灰,再也说不出一句辩解的话。

嬴政听后,脸色铁青,他走到赵姬面前,冷冷地说道:“朕以为你只是性子骄纵了些,没想到你竟然如此狠毒!后宫争斗朕可以容忍,但你竟敢谋害朕的人,简直是胆大包天!”赵姬吓得浑身发抖,不停地磕头求饶:“陛下,臣妾知道错了,求陛下饶臣妾一命吧!臣妾再也不敢了!”

嬴政眼中没有丝毫怜悯,他对身边的侍卫说道:“赵姬心肠歹毒,谋害宫妃,罪无可赦。来人,将她打入冷宫,终身不得出来!绿萼虽为从犯,但念其坦白从宽,且是被胁迫,就饶她一命,杖责二十,贬为庶人,逐出皇宫。”侍卫们立刻上前,将赵姬拖了下去,赵姬的哭喊声越来越远,最终消失在宫墙之外。绿萼也被带下去执行杖责。

7. 威仪初显

处理完赵姬的事情后,嬴政的目光落在芈玉身上,眼神中充满了欣赏和后怕:“幸好你机智,识破了阴谋,否则朕就要失去你了。”芈玉微微福身,说道:“陛下谬赞,臣妾只是运气好罢了。不过,通过这件事,臣妾也明白了后宫之中的险恶,以后定会更加小心。”

嬴政点了点头,心中对芈玉更加看重。他知道,芈玉不仅聪慧,而且有勇有谋,这样的女子才能在复杂的后宫中立足,甚至能成为他的得力助手。“你放心,有朕在,以后不会再有人敢伤害你。”嬴政握住芈玉的手,语气坚定地说道。

赵姬被打入冷宫的消息很快就在后宫中传开了,后宫的妃嫔们无不震惊。她们没想到芈玉竟然如此厉害,不仅识破了赵姬的毒计,还让赵姬落得如此下场。从此,后宫中的妃嫔们对芈玉都多了一份敬畏,再也没有人敢轻易招惹她。芈玉凭借着这次事件,不仅巩固了自己在后宫中的地位,也让嬴政看到了她的智慧和胆识,为她日后成为皇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夜晚,芷兰宫恢复了平静。芈玉站在窗前,看着窗外皎洁的月光,心中感慨万千。她知道,这只是她在秦宫斗争中的第一回合,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她。但她并不害怕,因为她有现代人的智慧和勇气,更有嬴政的支持。她暗暗发誓,一定要在这个时代站稳脚跟,不仅要保护好自己,还要凭借自己的能力,活出一番不一样的人生,真正做到威仪天下。

8. 暗流再起

赵姬事件过去半月,后宫表面恢复了平静,实则暗流涌动。芈玉虽因这次事件获得嬴政更多信任,被晋封为“玉嫔”,赏赐无数,但也成了其他妃嫔眼中更显眼的靶子。其中,最为忌惮她的便是位份仅次于皇后(此时秦宫尚未立后,此处指后宫中位份最高的夫人)的华阳夫人。华阳夫人出身楚国贵族,是后宫中楚国势力的代表,素来看重门第出身,对芈玉这个“来历不明”却深得圣宠的女子本就心存芥蒂,如今见她扳倒赵姬,更是警惕万分。

这日,宫中举办赏花宴,各宫妃嫔齐聚御花园的沁芳亭。芈玉身着一袭淡紫色宫装,裙摆绣着精致的紫藤花图案,淡雅而不失华贵。她刚走到亭边,便听到一阵细碎的议论声。“哼,有些人就是运气好,踩着别人的尸骨往上爬。”说话的是位份不高的丽容华,她素来依附华阳夫人,此刻正意有所指地看着芈玉。旁边的其他妃嫔也纷纷附和,眼神中带着敌意。芈玉神色淡然,仿佛没有听到这些议论,径直走到自己的位置坐下。

赏花宴进行到一半,华阳夫人端着酒杯走到芈玉面前,脸上带着虚伪的笑容:“玉嫔妹妹近来可是风光无限啊,陛下对你的宠爱,真是让姐姐都羡慕不已。”芈玉连忙起身行礼:“夫人谬赞,臣妾只是侥幸罢了。”华阳夫人轻轻拍了拍她的手,手指上的玉扳指泛着冷光:“妹妹可不要太侥幸了,这后宫之中,可不是光靠运气就能长久的。”话音刚落,便有宫女匆匆跑来,惊慌失措地说道:“夫人,玉嫔娘娘,不好了!御花园的锦鲤池里发现了一具宫女的尸体!”

众人闻言皆惊,嬴政也恰好闻讯赶来。他看到锦鲤池边围满了人,脸色立刻沉了下来:“怎么回事?”侍卫连忙上前禀报,说死者是华阳夫人宫中的宫女小翠,今日负责在沁芳亭附近洒扫,不知为何落入池中溺亡。就在这时,丽容华突然开口:“陛下,臣妾刚才看到这宫女之前去过玉嫔娘娘的座位旁,似乎与玉嫔娘娘说了些什么,之后便神色慌张地跑开了。”此言一出,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芈玉身上。

9. 自证清白

芈玉心中一凛,知道自己被人算计了。她平静地看着嬴政,说道:“陛下,臣妾并未见过这位宫女,更未曾与她交谈。丽容华姐姐怕是看错了。”丽容华立刻说道:“臣妾看得清清楚楚,怎么会错?说不定是这宫女知道了玉嫔娘娘的什么秘密,被玉嫔娘娘杀人灭口了!”华阳夫人也在一旁煽风点火:“陛下,此事事关重大,还请陛下彻查,还死者一个公道,也还玉嫔妹妹一个清白。”

嬴政皱着眉头,看向芈玉:“芈玉,你可有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芈玉点了点头:“陛下,臣妾有证据。今日臣妾一直与青竹在一起,未曾单独离开过座位,青竹可以为臣妾作证。此外,臣妾的座位旁有御花园的侍卫巡逻,他们也应该看到了臣妾的行踪。”嬴政立刻传召了当时巡逻的侍卫,侍卫果然证实,芈玉自始至终都坐在座位上,没有与任何宫女单独接触过。

但丽容华仍不死心:“说不定是玉嫔娘娘买通了侍卫!”芈玉冷笑一声:“丽容华姐姐说话可要讲证据,你说臣妾买通侍卫,可有证据?再者,这宫女是华阳夫人宫中的人,臣妾与她素不相识,为何要杀她?”华阳夫人脸色微变,说道:“玉嫔妹妹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你怀疑是本宫杀了自己的宫女?”芈玉说道:“臣妾不敢怀疑夫人,只是觉得此事颇为蹊跷,还请陛下仔细调查。”

嬴政也觉得事情不简单,便下令让大理寺卿亲自彻查。大理寺卿不敢怠慢,立刻对小翠的尸体进行了检验,发现小翠的指甲缝里有不属于她的衣物纤维,而且她的脖子上有淡淡的勒痕,并非简单的溺亡。随后,大理寺卿又对华阳夫人宫中的宫女进行了盘问,终于有一个胆小的宫女说出了真相:原来,小翠无意中发现了华阳夫人与丽容华密谋陷害芈玉的计划,被她们杀人灭口,伪装成溺亡的样子,想嫁祸给芈玉。

10. 恩威并施

真相大白后,嬴政勃然大怒。他没想到华阳夫人竟然如此大胆,为了打压芈玉不惜草菅人命。华阳夫人和丽容华吓得跪在地上,连连磕头求饶。嬴政看着她们,眼神冰冷:“华阳夫人,你身为后宫高位妃嫔,不思安分守己,反而结党营私,谋害宫女,陷害同僚,罪不可赦!即日起,收回你夫人印绶,降为美人,禁足于华阳宫,非诏不得出!丽容华挑拨离间,参与谋害,贬为庶人,打入冷宫!”

处理完华阳夫人和丽容华后,嬴政看向芈玉,眼神中充满了愧疚和欣赏:“芈玉,委屈你了。是朕没有查清后宫之事,让你受了委屈。”芈玉微微福身:“陛下言重了,陛下能还臣妾清白,臣妾已经感激不尽。”嬴政握住她的手:“你不仅聪慧勇敢,还如此识大体,真是难得。”随后,嬴政下旨,晋封芈玉为“玉夫人”,掌管后宫部分事宜,这无疑是将芈玉推向了后宫权力的中心。

芈玉接管后宫部分事宜后,并没有像其他妃嫔那样滥用权力,而是兢兢业业,公平公正地处理各项事务。她首先整顿了后宫的份例制度,确保每位妃嫔和宫女太监都能得到应有的待遇,杜绝了克扣份例的现象。然后,她又建立了严格的宫女太监管理制度,规范了他们的行为举止,让后宫的秩序变得井然有序。

对于那些曾经敌视过她的妃嫔,芈玉也没有赶尽杀绝,而是恩威并施。对于那些愿意改过自新的妃嫔,她给予了她们应有的尊重和机会;对于那些冥顽不灵,仍然试图陷害她的妃嫔,她则毫不留情地予以反击。渐渐地,后宫中的妃嫔们对芈玉越来越敬畏,也越来越信服。嬴政看到后宫在芈玉的管理下变得井井有条,对她更加满意,心中立她为后的想法也越来越强烈。

11. 皇后之路

时光飞逝,转眼一年过去了。芈玉在后宫中的地位越来越稳固,她不仅深得嬴政的宠爱和信任,还赢得了后宫上下的尊敬。这一年里,她利用自己的现代知识,为秦朝做了不少贡献。她改良了秦国的纺织技术,让布匹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她还提出了一些农业方面的建议,帮助秦国提高了粮食产量。这些举措不仅让嬴政对她更加刮目相看,也让秦国的百姓对她心怀感激。

这日,嬴政在朝堂上提出要立芈玉为后,朝中大臣立刻分成了两派。一派以丞相李斯为首,认为芈玉聪慧能干,深得民心,有资格成为秦国的皇后;另一派则以一些保守的宗室大臣为首,认为芈玉出身不明,不符合立后的标准,反对立她为后。两派大臣争论不休,嬴政一时也难以决断。

芈玉得知此事后,并没有感到焦虑,而是平静地对嬴政说:“陛下,臣妾知道立后事关重大,大臣们有不同的意见也是正常的。臣妾不在乎是否能成为皇后,只要能陪在陛下身边,为陛下分忧解难,臣妾就心满意足了。”嬴政听后,心中更加感动,也更加坚定了立芈玉为后的决心。

随后,嬴政亲自召集大臣们议事,他说道:“立后不仅要看出身,更要看品德和能力。芈玉虽然出身不明,但她聪慧能干,心地善良,为我大秦做出了不少贡献,而且她能将后宫管理得井井有条,这样的女子,难道不配成为我大秦的皇后吗?”大臣们听后,都沉默了。最终,在嬴政的坚持下,大臣们都同意立芈玉为后。

公元前221年,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自称始皇帝。同年,芈玉被正式册封为秦朝第一位皇后。册封大典当天,芈玉身着华丽的皇后礼服,头戴凤冠,一步步走上宫殿的台阶。她看着台下跪拜的群臣,心中感慨万千。她知道,这只是她人生的一个新起点,未来她将与嬴政一起,共同治理这个庞大的帝国,真正实现她“威仪天下”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