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在地上,我仔细观察着每一寸地面。巷口的地面是水泥材质,因为常年无人打理,上面布满了裂缝和灰尘。突然,我的指尖碰到了一个硬硬的东西,我拨开灰尘,发现是一小块银白色的碎片——那是古蟋蟀脱落的金属外壳!
碎片大概有指甲盖大小,表面很光滑,泛着淡淡的金属光泽,用指甲刮一下,不会留下痕迹,看起来像是某种高强度合金。我把碎片放进随身的口袋里,继续寻找,很快又找到了几块类似的碎片,还有一些黑色的粉末——应该是古蟋蟀碳化外壳脱落的残留物。
我还在刚才量子粘液纹路出现的地方,用棉签擦拭了一下地面,虽然看不到紫色或绿色的痕迹,但棉签上还是沾到了一些淡淡的荧光物质,在黑暗中能看到微弱的光芒——这应该是量子粘液的残留样本。
拿着这些“证据”,我终于松了口气。刚才的一切不是幻觉,古蟋蟀、铜尺、量子粘液、凝血蛋白的秘密,都是真实存在的。我把碎片和棉签放进密封袋里,决定明天去研究所的实验室,对这些样本进行分析——我想知道,古蟋蟀的金属外壳是什么材质,量子粘液的成分是什么,还有它们和我血液里的凝血蛋白,到底有什么关联。
回到家,我把密封袋放在桌上,打开电脑,开始搜索关于“始皇帝第三次东巡”“四棱錾刻铜尺”“战国古蟋蟀”的资料。网上的资料和我之前在博物馆看到的差不多,说铜尺原品失踪,古蟋蟀只存在于化石中,没有任何关于“访客”“凝血蛋白改造”“时空裂隙”的信息,像是这些内容被刻意从历史记录中删除了。
我又搜索了研究所的“量子粘液泄漏事故”,网上的报道只有一句话:“2072年,某生物研究所发生轻微化学试剂泄漏,无人员伤亡,已妥善处理。”没有任何关于“稳定时空锚点”的描述,看来研究所一直在隐瞒真相。
这时候,我的手机突然响了,是研究所的紧急通知:“所有员工明天无需到岗,研究所进行设备维护,具体到岗时间另行通知。”我看着手机屏幕,心里冷笑——设备维护?恐怕是因为刚才时空裂隙的出现,研究所需要时间处理痕迹吧。
10. 实验室的秘密分析与金属碎片的异常
第二天,我还是去了研究所。虽然通知说无需到岗,但我需要用实验室的设备分析样本。研究所的大门紧闭,门口站着几个穿着黑色防护服的人,看起来像是安保人员。我绕到研究所的后门,那里有一个我之前发现的通风口,足够一个人钻进去。
钻进通风口,里面一片漆黑,我打开手机的手电筒,慢慢往前爬。通风口的管道里布满了灰尘,还有一股淡淡的消毒水味道,看来研究所确实在进行“维护”。爬了大概十分钟,我终于到达了生物实验室的通风口下方,轻轻推开通风口的盖子,跳了进去。
实验室里空无一人,设备都处于关闭状态,只有应急灯亮着,发出微弱的光芒。我走到实验台边,打开电脑,启动了分析设备——质谱仪、显微镜、基因测序仪,这些设备都是我平时常用的,操作起来很熟练。
首先分析的是古蟋蟀的金属外壳碎片。我把碎片放在显微镜下,放大1000倍后,碎片的结构清晰地出现在屏幕上——碎片的内部不是普通金属的晶体结构,而是类似蜂巢的六边形结构,每个六边形的中心,都有一个微小的光点,像是某种能量核心。
我又用质谱仪分析碎片的成分,结果让我震惊——碎片里竟然含有“锎”元素!锎是一种放射性元素,在地球上的含量极低,通常只存在于核反应堆或陨石中,而且锎的半衰期很短,只有2.6年,可古蟋蟀的金属外壳里,锎元素的含量却很高,而且处于稳定状态,这根本不符合科学规律。
接下来分析的是量子粘液的残留样本。用质谱仪分析后,样本里竟然含有“反物质粒子”!反物质粒子在正常环境下会和正物质粒子湮灭,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可量子粘液里的反物质粒子,却被某种力量束缚着,不会和正物质湮灭,反而能形成稳定的纹路——这就是量子粘液能“稳定时空锚点”的原因。
最后,我抽取了自己的一滴血,分析凝血蛋白的结构。和昨天颈环显示的一样,我的凝血蛋白排列模式和古蟋蟀的碳纤维网纱一致,而且在凝血蛋白的分子结构里,我发现了微量的锎元素和反物质粒子——它们和金属外壳、量子粘液里的成分一致!
这时候,实验室的门突然打开了,几个穿着黑色防护服的人走了进来,手里拿着武器,对准了我:“放下设备,跟我们走。”我心里一惊,知道自己被发现了,可我还没弄清楚,这些锎元素、反物质粒子,到底和时空裂隙有什么关系,还有“访客”的真正目的。
11. 黑色防护服人的身份与“访客”的留言
我没有放下设备,而是慢慢后退,手摸向身后的应急按钮——实验室的应急按钮可以启动警报,吸引其他人员的注意。“别乱动!”一个黑色防护服人说,他的声音通过头盔里的扬声器传出,听起来很机械,“我们不是来伤害你的,只是想带你见一个人。”
“见谁?”我问,手依然放在应急按钮上,随时准备按下。“见‘访客’。”黑色防护服人说,“他们一直在等你,等你发现凝血蛋白、金属外壳、量子粘液的关联。”我愣住了——“访客”?他们真的存在?而且一直在等我?
我犹豫了一下,放下了手。黑色防护服人没有再用武器对准我,而是转身说:“跟我们来。”我跟在他们后面,走出了实验室,沿着走廊往前走。走廊里的灯都亮着,墙壁上的屏幕显示着“时空稳定中”的字样,看来刚才的时空裂隙已经被修复了。
走了大概五分钟,我们来到了研究所的顶层——这里平时是禁区,只有所长才能进入。黑色防护服人打开了顶层的门,里面是一间巨大的房间,房间的正中央,有一个圆形的平台,平台上漂浮着一个透明的球体,球体里闪烁着各种颜色的光芒,像是一个微型宇宙。
“那就是‘访客’的通讯器。”黑色防护服人说,“他们不能直接出现在这里,只能通过通讯器和你对话。”我走到平台前,透明球体突然亮了起来,里面出现了一段文字:“你好,钥匙持有者,恭喜你发现了凝血蛋白的秘密。”
“你们是谁?为什么要改造我的凝血蛋白?”我问,声音有些颤抖。透明球体里的文字继续变化:“我们是来自未来的时空守护者,负责修复时空裂隙。两千年前,我们发现地球的时空会在2073年出现第一次裂隙,所以找到秦始皇,帮助他改造凝血蛋白,制造古蟋蟀和铜尺,作为修复裂隙的工具。”
“秦始皇知道这件事吗?”我问。“他知道。”文字继续变化,“我们告诉他,改造凝血蛋白能让他的子民在未来抵御时空裂隙的危险,他才同意合作。古蟋蟀是载体,碳纤维网纱是储存改造方案的介质,铜尺是控制器,而你们这些‘钥匙持有者’,是修复裂隙的能量来源。”
“为什么选择我?”我问。“因为你的祖先,是秦始皇时期负责铸造铜尺的工匠,他的血液里,有能和铜尺共鸣的基因,这种基因一代代传承下来,到了你这里,正好能和凝血蛋白改造方案匹配。”文字变化的速度变慢了,“第一次时空裂隙已经修复,下次会在100年后出现,到时候,会有新的钥匙持有者,新的工具。”
“你们还会再来吗?”我问。透明球体里的文字停顿了一下,然后消失了,球体也恢复了透明,像是从未亮过。黑色防护服人说:“他们走了,以后不会再来了,接下来的事情,需要我们自己处理。”
12. 新的使命与凝血蛋白的传承
“你们是谁?”我问黑色防护服人。他们摘下了头盔,露出了熟悉的脸——是研究所的其他员工,有生物组的李博士、物理组的王教授、安保部的张队长。“我们都是‘钥匙持有者’。”李博士说,“我们的祖先,都是秦始皇时期和‘访客’合作的人,有工匠、方士、士兵,我们的血液里,都有和凝血蛋白改造方案匹配的基因。”
“那之前的‘实验事故’、张教授的失踪,都是假的?”我问。“是假的。”王教授说,“张教授是上一代的‘守护者’,负责找到我们这些新一代的钥匙持有者,伪装成流浪汉,是为了观察我们,确认我们是否能激活凝血蛋白。”
“那研究所的高层呢?”我问。“他们不知道真相。”张队长说,“他们只是‘访客’安排的普通人,负责管理研究所,给我们提供设备和保护,不让外界发现我们的身份。”
我终于明白了一切——从颈环的监控到古蟋蟀的出现,从铜尺的化形到时空裂隙的修复,都是“访客”和历代守护者的计划,而我们这些新一代的钥匙持有者,肩负着修复时空裂隙、保护地球的使命。
李博士递给我一个盒子,盒子里放着一把小小的铜尺——是四棱錾刻铜尺的复制品。“这是给你的。”李博士说,“张教授退休了,以后你就是新一代的守护者,负责找到100年后的钥匙持有者,把凝血蛋白的秘密传承下去。”
我接过盒子,打开一看,铜尺上的纹路在灯光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和我昨天看到的一样。我摸了摸自己的胸口,能感觉到血液在流动,里面的凝血蛋白,不仅是我身体的一部分,更是跨越两千年的使命传承。
实验室里的设备还在运行,屏幕上显示着金属外壳、量子粘液、凝血蛋白的分析结果——锎元素、反物质粒子、六边形结构,这些看似不相关的东西,其实都是“访客”留给我们的礼物,是修复时空裂隙的关键。
走出研究所,外面的阳光很明媚,和昨天的夜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看着手里的铜尺,心里突然充满了力量。虽然我不知道100年后会发生什么,不知道新的钥匙持有者是谁,但我知道,只要凝血蛋白的秘密还在传承,只要守护者还在,地球的时空就会安全。
13. 金属碎片的新用途与量子粘液的研究
回到家后,我把铜尺放在书桌的正中央,又把古蟋蟀的金属碎片和量子粘液的样本放在旁边。作为新一代的守护者,我不能只知道使命,还要深入研究这些“工具”,为100年后的时空裂隙修复做准备。
我把金属碎片带到了自己的私人实验室——这是我大学毕业后建立的,里面有一些基础的分析设备,虽然不如研究所的先进,但足够进行初步研究。我尝试着用电流刺激金属碎片,没想到碎片竟然发出了绿色的光芒,和之前古蟋蟀身上的光芒一致,而且光芒的强度会随着电流的大小变化。
我又把量子粘液的样本和金属碎片放在一起,样本里的反物质粒子竟然开始围绕着金属碎片旋转,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漩涡,漩涡里发出了紫色的光芒——这和时空裂隙的颜色一样!我意识到,金属碎片和量子粘液可以相互作用,产生修复时空裂隙的能量,而凝血蛋白,就是激活这种能量的钥匙。
接下来的几天,我一直在私人实验室里研究。我发现,金属碎片里的锎元素,在和反物质粒子相互作用时,会释放出一种特殊的能量波,这种能量波能稳定时空结构,修复裂隙。而我的凝血蛋白,能增强这种能量波的强度,让修复效果更好。
我还发现,铜尺不仅是控制器,还是“储存器”。铜尺上的纹路,其实是能量波的频率调节图,通过调节铜尺的角度和温度,可以改变能量波的频率,适应不同大小的时空裂隙。
李博士和王教授也经常来我的私人实验室,和我一起研究。我们建立了一个数据库,记录金属碎片、量子粘液、凝血蛋白的各种数据,还制定了一套“时空裂隙应急方案”,包括如何快速找到钥匙持有者、如何激活能量波、如何修复不同类型的裂隙。
张教授也偶尔会来,他会给我们讲上一代守护者的故事——他们如何发现时空裂隙的预兆,如何激活古蟋蟀和铜尺,如何保护钥匙持有者。他还告诉我们,历代守护者都会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记录在档案里,藏在研究所的地下室,我们可以随时去查阅。
14. 时空裂隙的预兆与准备工作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过了半年。这半年里,我和其他守护者一直在研究金属碎片、量子粘液和凝血蛋白,还找到了另外几个钥匙持有者——他们都是研究所的员工,和我一样,祖先都是秦始皇时期的合作者。
我们的准备工作很充分,数据库里的资料越来越多,应急方案也修改了好几次,铜尺的使用方法也越来越熟练。可我们一直没有发现时空裂隙的预兆,直到有一天,我颈环(虽然已经摘下来了,但我一直带在身边)突然亮了起来,显示屏上出现了一串代码——和上次时空裂隙出现前的代码一样!
我立刻联系了李博士、王教授和张队长,我们在研究所的地下室集合。地下室里的档案柜自动打开,里面的一份档案掉了出来,档案上写着“时空裂隙预兆:量子粘液显形、古蟋蟀苏醒、铜尺发光”。
我们赶紧去巷口查看,果然,地面上再次出现了紫色的量子粘液纹路,巷角的阴影里,爬出了几只碳化的古蟋蟀,身上裹着碳纤维网纱。张教授拿出铜尺,铜尺立刻发出了金色的光芒,古蟋蟀们纷纷朝着铜尺的方向爬来。
“这次的时空裂隙比上次小,但位置在市中心。”王教授用仪器检测后说,“我们需要尽快赶到市中心,激活能量波,修复裂隙。”我们带着铜尺、金属碎片和量子粘液样本,立刻赶往市中心。
市中心的街道上,已经有很多人发现了量子粘液和古蟋蟀,大家都很恐慌,纷纷逃跑。我们赶紧疏散人群,在量子粘液纹路的周围设置了隔离带。张教授拿着铜尺,在量子粘液纹路的中心轻轻敲了敲,铜尺的金色光芒越来越强,古蟋蟀们爬到铜尺周围,身上的碳纤维网纱开始发光。
我和其他钥匙持有者站在铜尺旁边,伸出手,让自己的血液接触到铜尺——虽然没有颈环,但我们的血液依然能激活铜尺的能量。铜尺发出的金色光芒和古蟋蟀的绿色光芒、量子粘液的紫色光芒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道巨大的光柱,冲向天空。
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小小的裂缝,裂缝里透出了混乱的场景,像是不同年代的画面在快速切换。光柱冲向裂缝,裂缝开始慢慢愈合,混乱的场景也消失了。几分钟后,裂缝完全愈合,量子粘液纹路、古蟋蟀和光柱都消失了,街道恢复了正常,像是刚才的一切都是幻觉。
15. 守护者的传承与未来的希望
时空裂隙修复后,我们回到了研究所。张教授看着我们,欣慰地说:“你们做得很好,比我们上一代守护者第一次修复裂隙时熟练多了。”我看着手里的铜尺,突然意识到,守护者的使命,不仅是修复时空裂隙,更是传承——把“访客”的礼物、凝血蛋白的秘密、铜尺的使用方法,一代代传承下去。
我们把这次修复裂隙的过程记录在数据库里,还修改了应急方案,增加了“市中心裂隙处理”的内容。我们还决定,以后要定期检查巷口和市中心的量子粘液情况,提前发现时空裂隙的预兆,避免引起民众的恐慌。
又过了几年,张教授退休了,我成了守护者的 leader,负责管理其他守护者,指导新的钥匙持有者。我经常会给新的钥匙持有者讲第一次修复时空裂隙的故事,讲流浪汉(张教授)的出现、古蟋蟀的苏醒、铜尺的化形,还有“访客”的留言。
我还把铜尺的复制品交给了新的钥匙持有者,告诉他们:“这把铜尺,不仅是控制器,更是传承的象征。它见证了两千年的历史,见证了历代守护者的努力,也见证了人类对时空的守护。”
有时候,我会去巷口看看,那里已经没有了流浪汉,也没有了古蟋蟀和量子粘液,但我知道,只要地球还在,只要时空还在,守护者的使命就不会结束。100年后的时空裂隙,会有新的钥匙持有者、新的守护者,他们会拿着铜尺,激活凝血蛋白的能量,修复时空裂隙,保护地球。
我摸了摸口袋里的金属碎片,碎片依然泛着银白色的光芒,像是在提醒我,我们的使命还在继续。“访客”虽然走了,但他们留下的礼物,却让人类拥有了守护时空的能力。而我们这些守护者,会带着这份能力,一代代传承下去,直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