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穿越秦朝我的皇后威仪天下 > 第80章 秦墟隧光:时空裂缝中的古器与量子密码

第80章 秦墟隧光:时空裂缝中的古器与量子密码(2 / 2)

这些火漆官蜡是清代的官制蜡,蜡面盖着“军机处”的印章,颜色是深红色,熔点约70c。火漆官蜡蜕解时,蜡体逐渐透明,最终化作了锂辉石单晶生长结构的模型——这些模型的生长速度约每天0.5,晶体的颜色是淡紫色,与我在地质博物馆见过的锂辉石单晶完全一致。模型在生长的过程中,不断吞吸烛台灼烧含铅残烬释放的核废料衰变辐压频谱线形——含铅残烬的辐射强度约0.1μSv\/h,核废料衰变的半衰期是铀-238的44.7亿年,辐压频谱的波长范围是10-100n,这些频谱线形被锂辉石单晶模型吸收后,模型的表面开始闪烁出淡绿色的光点,像是某种能量储备的信号。

6. 玄灵真气与咸阳殿的密码组

我的体内突然涌起一股强大的气流,那是三十六道玄灵真气,颜色是纯白色,气流的温度约37c,与人体的体温一致。玄灵真气以回旋加速器的姿态在体内飞速流动,转速约10^4转\/秒,最终冲向肺腧穴的第六微循环——肺腧穴位于背部第3胸椎旁开1.5寸,第六微循环的路径是从肺腧穴出发,沿着肋间动脉流动,最终汇入肺动脉,血管的直径约0.5毫米,血液流动的速度约5\/s。当玄灵真气冲入微循环的瞬间,我感受到一阵强烈的窒息感,紧接着,盗洞顶部突然传来“轰隆”的巨响,咸阳殿穹庐的影像在虚空中浮现。

咸阳殿穹庐是木质结构,由七十二组斗拱支撑,斗拱上刻着交响律令碑文,这些碑文是秦代的律法条文,如《秦律十八种·田律》中的“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堤水”,字体是秦篆,笔画工整。此刻,七十二组碑文突然开始同步坍塌,碑文中的文字逐渐脱离石面,化作激光全息铭镌的正十二面回归校准密码组——每个密码组由12个字符组成,字符是由淡蓝色的激光形成的,全息铭镌的分辨率约300dpi,在虚空中呈现出立体的形态。这些密码组的排列方式是正十二面体,每个面都对应着不同的时空坐标,如“x:113.5°,Y:34.5°,Z:-500,t:2018.06.15”。

每道青灰篆字在形成密码组后,开始翻裂成超立方体晶体阵列形态——超立方体是四维空间的几何体,在三维空间中的投影呈现出两个相互嵌套的立方体,晶体的颜色是淡紫色,每个晶体的边长约1厘米,阵列的数量是1000个,在虚空中整齐排列。那些被黄天厚土镇了九世的王气戾核——每世约30年,九世共270年——此刻从地下深处涌出,形态是黑色的雾团,密度约0.5kg\/3,雾团在数据网脉中不断分解,最终化作亿万颗六元纳米胶囊状定位信标。

这些定位信标的尺寸约100n,胶囊的外壳是聚乳酸材质,内部封装着红色的荧光物质,信标的频率约100hz,在虚空中形成了一张巨大的网络。我尝试着用意识连接这些信标,瞬间感受到周围的时空开始变得扭曲,盗洞中的物体开始出现重影,如烛台的影像分裂成两个,一个在原位,一个在左侧1米处,重影之间的距离还在不断扩大。我知道,这是时空裂缝扩大的征兆,必须尽快找到关闭裂缝的方法,否则整个秦墟都会被卷入时空漩涡。

7. 酉宫交泰与四维相量锁

末次酉宫交泰时刻终于到来,也就是下午6点30分,此时太阳位于西偏南30°的位置,天文上称为“酉时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手中的阴阳镜突然开始震动,这面镜子是青铜制成的,镜面镀着一层汞,厚度约50n,汞的纯度约99.99%,镜柄是兽首形,刻着“阴阳相济,时空为媒”的字样。阴阳镜震动了三下后,突然炸响六连次声嗡震,频率约18hz,属于次声波的范围,虽然人耳听不见,但能感受到身体内部的共振,我的胸腔开始出现轻微的疼痛,心跳速度也加快到120次\/分钟。

十二扇檀木屏风突然从虚空中浮现,这些屏风是紫檀木制成的,每扇屏风的高度约2米,宽度约1米,表面刻着山水纹,纹理清晰可见,木材的密度约0.8g\/3。屏风在次声嗡震的作用下,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重组硅钙基墙体的力学参数——硅钙基墙体的抗压强度从原本的15pa提升到20pa,弹性模量从25Gpa提升到30Gpa,墙体的厚度也从20增加到30,这些参数的变化都以淡绿色的数字显示在屏风表面,如“抗压强度:20pa”“弹性模量:30Gpa”。

镜面镀汞的玻璃背面突然开始发光,三组基因锁双螺旋雕符从玻璃中浮现——这些雕符的螺旋直径约5厘米,碱基对的数量约100个,每个碱基对都用不同颜色的宝石镶嵌而成,如腺嘌呤用红宝石,胸腺嘧啶用蓝宝石,鸟嘌呤用绿宝石,胞嘧啶用黄宝石。雕符逐渐从玻璃中脱离,最终暴跃至实体态的红外射线交汇点——红外射线的波长约8-14μ,交汇点的温度约40c,形成了一个淡红色的光点。就在此时,我强行贯通的“玄关祖炁”突然与光点产生了连接——玄关祖炁是人体的先天之气,颜色是金色,从百会穴涌出,顺着身体的中轴线向下流动,最终与红外射线交汇点形成了奇特的四维相量交互锁。

四维相量交互锁的数学表达式是(x,y,z,t)=(113.5,34.5,-500,2018.06.15),其中x、y是经度和纬度,z是深度,t是时间,锁的形态是一个金色的四面体,在虚空中缓慢旋转。随着交互锁的形成,整片阿房九黎墟的基柱开始暴跳起工业环氧树脂解冻形态的结构热力波——阿房九黎墟的占地面积约1000亩,基柱的数量约1000根,每根基柱的直径约1米,高度约10米,工业环氧树脂的型号是E-51,解冻时的温度约60c,热力波的传播速度约10\/s,基柱表面的温度逐渐升高,原本灰色的石柱开始变得透明,内部的纹理清晰可见。

8. 盟书契璩与时空修复系统

我从怀中取出七国盟书的契璩,这是一块和田玉制成的方形玉牌,边长约10厘米,厚度约2厘米,玉牌的正面刻着秦、齐、楚、燕、赵、魏、韩七国的国名,背面刻着盟书的内容:“七国同盟,共抗外敌,永结同好,世代相传”,文字是篆书,笔画圆润。我将契璩放在手掌中,用玄灵真气催动,契璩突然开始发光,表面的刻痕逐渐浮现出光纤干涉数据的纹路——这些数据的精度约0.,注册识别码是“x-789-012”,此刻芯片突然开始发烫,与手掌骨骼的血咒密码产生了共振,共振频率约100khz。

9. 青铜祭杌与2018年的质谱仓

紫金蝉翅的帛翼突然从我的背包中飞出,这是一块用蚕丝制成的帛布,染成了紫色,上面用金线绣着蝉翅的图案,帛翼的面积约1平方米,厚度约0.1毫米,在光线下泛着金属般的光泽。帛翼在空中盘旋了三圈后,突然将第九束冷萃同位素射流导引至我的颅光顶轮穴——颅光顶轮穴位于头顶百会穴附近,穴位的反应是温热感,温度约40c,冷萃同位素射流的种类是碳-14,射流的速度约10\/s,能量约1V,射流接触穴位的瞬间,我感受到一股强大的能量涌入大脑,眼前的景象开始扭曲。

始作俑器的青铜祭杌突然从地下升起,这是一件方形的器物,四条腿是俑的形态,器身刻着繁复的花纹,高度约50厘米,宽度约30厘米,材质是青铜,表面覆盖着一层绿色的铜锈。青铜祭杌在同位素射流的作用下,开始分解为十二支无菌提取手术针头形态的能量束——这些能量束的颜色是白色,对应着18G规格的无菌提取手术针头,长度约3,直径约1.2,能量束的尖端还在不断释放出微弱的紫外线,用于消毒。

十二支能量束以克莱因瓶结阵的方式在虚空中排列——克莱因瓶是一种没有内外之分的几何体,在三维空间中的投影是两个相连的瓶体,能量束组成的结阵直径约2米,在虚空中缓慢旋转。当结阵旋转到第三圈时,突然产生了量子隧穿效应,结阵中间出现了一层透明的层隙,层隙的厚度约1n,层隙中的光效如闪烁的星星,量子隧穿效应的概率约10^-30,却在此刻被能量束强行放大到100%。我被一股强大的吸力卷入层隙中,身体开始不由自主地蜷缩,周围的时空开始飞速流逝,眼前的景象从秦墓盗洞逐渐变成了现代化的实验室。

当我睁开眼睛时,发现自己正蜷缩在2018年某个生物质谱监测仓的透光复合材厢壁投影之间——生物质谱监测仓的位置是某生物实验室的b区,仓内放着一台型号为ALdI-toF的质谱仪,仪器的屏幕上显示着样品的质谱图,横坐标是质荷比(\/z),纵坐标是相对强度。透光复合材厢壁的材质是聚碳酸酯,厚度约5,投影的清晰度约1080p,投影的内容是秦墓盗洞的景象,与我之前所处的环境完全一致。窗外浮跃着反福尔马林的消毒路灯,这些路灯的工作原理是释放臭氧,浓度约0.1pp,在倒置的世界里以每小时三百万光解的恐怖効力腐蚀着最后一抹秦瓦的脊吻幻渣——秦瓦的脊吻是灰色的陶土制成,幻渣的形态是粉末状,遇光解后逐渐消失,最终只剩下淡蓝色的烟雾。

10. 历史修复协议与永恒的熵痛

我突然明白了所有事情的真相:秦墟中的古器与现代科技之间的关联,蒙毅留下的信号器,咸阳殿的密码组,四维相量交互锁,都是为了指引我穿越时空,来到2018年的这个生物质谱监测仓。而这切齿间迫达的真相骇闻,却早已被历史修复协议裹挟的灭噬电脉切碎於六次时空循环重启的漩涡中心——历史修复协议是某个神秘组织签订的,目的是“维护时空秩序,消除异常时空节点”,协议的条款包括“抹去穿越者的记忆,重置时空坐标”,灭噬电脉的强度约1000V,频率约50hz,切碎真相的过程如数据被删除,画面逐渐模糊,最终消失。

时空循环重启的次数是六次,每次重启的时间点都是我即将发现真相的瞬间,如第一次重启是在我看到青铜簠皿中的光丝形态时,第二次重启是在我发现蒙毅信号器的图码时,每次重启都会让我失去之前的记忆,重新开始探索。而这一次,由于我体内的生物芯片与手掌骨骼的血咒密码产生了共振,打破了循环,让我成功穿越到了2018年。漩涡中心是一个黑色的时空漩涡,引力强度约10^6N\/kg,所有被切碎的真相都被吸入漩涡中,无法复原。

唯一残留的铁般证明,是此刻穿透我双腕动脉游弋至某个静脉留置针口的半褪色符文——我的双腕动脉处各有一个淡红色的符文,符文的颜色已经半褪色,原因是时间的流逝和时空穿梭的能量冲击,符文的笔画约0.5毫米粗,与我二十年前植入的生物芯片注册识别码完全一致。静脉留置针口位于我的左手手背,针头的型号是24G,长度约1.9,此刻符文正沿着静脉血管缓慢移动,最终停留在针口处,与输液软管接触。

输液软管的材质是聚氯乙烯,冰冷的温度约10c,与我体内的体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符文与输液软管接触的瞬间,我感受到一阵强烈的刺痛,那是九皋丹朱之炷与塑料质地对冲产生的永恒衰变熵痛——九皋丹朱之炷是古代的一种丹药,颜色是红色,具有强大的能量,而输液软管的塑料质地是现代工业产品,两者的材质和能量属性完全不同,对冲时产生的衰变熵痛如持续的刺痛,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强,却永远不会消失。我知道,这是穿越时空的代价,也是我证明自己曾经经历过这一切的唯一印记。

我看着窗外的消毒路灯,感受着体内的衰变熵痛,突然意识到,时空裂缝并没有关闭,它只是暂时稳定了下来,而我,就是连接古代秦墟与现代世界的桥梁。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时空异常出现,而我,必须做好准备,去面对那些未知的挑战,去守护这跨越千年的时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