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婉则持反对意见:“跃迁目标不明,万一跳到更危险的地方怎么办?能源耗尽我们就真的成了太空棺材!前哨站虽然暴露,但至少提供了一个临时的庇护所和宝贵的数据。我们可以利用前哨站的观测设备,继续分析干扰模式,尝试找到规律甚至漏洞。而且,‘起源方舟’带来的那些外星植物样本,或许能在前哨站进行初步培育实验,寻找新的能源可能性。”
幽影通过全息投影参与了会议,他的意见更偏向实用主义:“我建议派出侦察小队,乘坐突击艇,沿着干扰源的大致方向进行近距离侦察。与其盲目跃迁,不如先摸清敌人的底细,哪怕只是确认干扰源的具体形态也好。如果发现不可力敌,再考虑撤离也不迟。”
三种意见,代表了三种不同的风险偏好。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集中到韩冰身上,等待她的最终决断。
韩冰没有立刻回答,她调出了从前哨站下载的星域详图,目光落在了一个之前被忽略的细节上——在前哨站的记录中,大约在五百年前,曾观测到一次短暂的、非自然的引力透镜现象,位置就在干扰源大致方向的边缘区域。这种现象通常意味着大质量物体的高速运动或者……空间结构的异常。
“我们不会盲目跃迁,也不会坐以待毙。”韩冰终于开口,她的手指点在了星图上那个引力透镜现象发生过的坐标附近。
“目标:前往这个坐标区域。使用常规推进器,保持静默航行模式。”
“理由:第一,该区域可能存在与干扰源相关的线索或实体,值得冒险侦察。第二,距离相对适中,以我们剩余的能源,足以抵达并保留少量返程或应急跃迁的能源。第三,前哨站的数据显示该区域未有明显威胁记录。”
她看向众人,目光坚定:“这同样是一次赌博,但比完全未知的跃迁,多了几分依据。同时,苏婉说的对,我们不能放弃任何可能。在航行期间,‘启明星’号留驻前哨站,由苏婉负责,继续分析数据,并尝试进行外星植物的培育实验。我们兵分两路,最大化利用现有资源和时间。”
这个决定综合了冒险与稳健,既是探索,也保留了后退的余地。
“同意!”陈守义和幽影都表示了支持。苏婉虽然担心分离的风险,但也知道这是目前最合理的方案。
决议已定。“守望者7号”开始从前哨站脱离,调整航向,如同一个沉默的猎手,向着那片可能隐藏着干扰源秘密的星空,悄然驶去。而“启明星”号则如同一个留守的巢穴,在寂静与干扰的包围中,继续着它的研究和守望。
希望,在分裂与风险中,被再次寄托于未知的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