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与赵云在河北袁绍处暂且安身,虽寄人篱下,行动受限,但君臣二人相互扶持,隐忍待机。然而,他们心中始终有一块大石未曾落地——那就是在徐州兵败后失散的关羽、张飞二位兄弟,至今生死不明,音讯全无。
刘备每日忧心忡忡,常对赵云叹息:“云长、翼德,不知流落何方,可曾安好?若他二人有失,备……百死莫赎!”
赵云心中同样焦急,一面宽慰刘备,一面加派人手,通过各种渠道,暗中打探关、张下落。然而,乱世之中,人海茫茫,寻找两个刻意隐匿行踪的猛将,谈何容易?
就在刘备、赵云在河北苦苦等待之际,一场惊天动地的传奇,正在千里之外的豫州大地悄然上演。而这传奇的主角,正是刘备日夜牵挂的二弟——关羽,关云长!
原来,下邳城破之夜,关羽正率部坚守南门,与曹军大将夏侯惇血战。城破之时,关羽被蜂拥而入的曹军冲散,与刘备、张飞失散。他身边仅剩数十亲兵,陷入重围。关羽奋起神威,青龙偃月刀左劈右砍,杀得曹军人仰马翻,血流成河,硬生生杀出一条血路,突围而出。
然而,城外亦是曹军天下。关羽自知寡不敌众,若与大军硬拼,必死无疑。他想起大哥刘备常言“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便决定暂避锋芒,保全有用之身,再图后计。于是,他率领残部,避开大路,专走山野,一路向南迂回。
曹操闻关羽突围,又爱其勇武,又恨其助刘备,便派大将蔡阳(演义中人物,为剧情需要)率军追击,并传檄各州郡,严令缉拿关羽。
关羽一路且战且走,历经艰险,身边亲兵陆续伤亡殆尽,最终只剩他孤身一人。他听说刘备可能北投袁绍,便想北上寻兄。但北面曹军封锁严密,难以通过。无奈之下,他转而向南,欲绕道汝南,再折返河北。
这一日,关羽行至一处荒山野岭,人困马乏,腹中饥饿,坐下赤兔马(此马随关羽已久)也气喘吁吁。忽见山坳中有一庄院,便想前去讨些饭食,借宿一宿。
来到庄前,只见庄门紧闭。关羽下马叩门。良久,庄门开了一缝,一老仆探出头来,见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虽衣衫破损,难掩英雄气概,心中一惊,问道:“将军何人?从何而来?”
关羽抱拳道:“老丈请了。在下河东解良人关羽,路经宝地,人困马乏,欲求一餐一宿,明日便行,望行个方便。” 他未报真名,只称籍贯。
老仆见其气度不凡,不似歹人,便道:“将军稍候,容我禀报家主。” 不多时,老仆返回,开门相迎:“我家庄主有请。”
关羽牵马入院,见庄院整洁,似是乡绅之家。来到堂上,见一老者,年约五旬,儒雅斯文,迎上前来。互通姓名,方知老者姓郭名常,乃当地一隐士。
郭常见关羽气宇轩昂,心生敬重,设宴款待。席间,郭常问及天下大事,关羽对答如流,见解不凡,更令郭常钦佩。郭常叹道:“关将军真乃豪杰也!如今天下大乱,奸雄并起,将军何不择明主而事,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