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荧小姐如同神兵天降,三言两语就把前来找茬的少府监钱司曹怼得灰头土脸、狼狈而逃。这场风波,不仅让赵云和蔡琰松了一口气,更在洛阳城里传为佳话。
“听说了吗?袁太尉家的小姐,为了‘云琰纸坊’,当众把少府监的司曹给骂跑了!”
“嚯!真的假的?袁小姐这么厉害?”
“那还有假?当时我就在场!袁小姐那叫一个威风!说少府监故意刁难,要去御史台告状呢!”
“啧啧,这‘云琰纸坊’面子可真大!连袁家都替他们出头!”
“可不是嘛!蔡姑娘有才,赵掌柜能打,现在又有袁家撑腰,以后谁还敢惹?”
经此一事,“云琰纸坊”的声望不降反升。连带着之前蔡琰在蔡府文会上的惊艳表现、赵云街头怒惩泼皮的神勇事迹,也被人们翻出来津津乐道。一时间,“云琰纸坊”和它的两位东家,成了洛阳城最炙手可热的话题人物。
而这股名声带来的最直接、也最实在的好处,就是——纸价又涨了!
而且这次涨价,还不是纸坊自己提的价,是市场自发哄抬的结果!
以前,“云琰纸”虽然质量好,但毕竟是“商品”,价格再高也有个谱。可现在不一样了!这纸,被蔡邕、荀攸、杨彪这些文坛泰斗、朝中重臣夸过!被袁家大小姐公开维护过!用它写字,那不单单是写字,那是“有品位”、“有身份”、“有背景”的象征!是融入顶级文化圈子的敲门砖!
于是乎,洛阳城里的达官显贵、文人墨客,乃至那些附庸风雅的富商巨贾,都开始疯狂追捧“云琰纸”。尤其是蔡琰在文会上赠送的那种特制“文会笺”和最新推出的“藏书笺”,更是有价无市!
“掌柜的!还有没有‘文会笺’?我出双倍价钱!”
“赵东家!上次那种带暗香的纸,给我留一百刀!价钱好说!”
“蔡大家!您看能不能帮我定制一批印有我家堂号的纸?费用不是问题!”
纸坊的门槛都快被踏破了!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库房里的存货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以前是伙计追着客人推销,现在是客人捧着钱求着伙计卖纸,还得看伙计脸色!就这,还经常断货!
赵云看着账本上不断攀升的数字和堆满院子的定金,乐得合不拢嘴:“师姐!咱们这是要发啊!这纸……都快比绸缎还贵了!就这还抢不着!”
蔡琰看着这火爆的场面,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纸坊生意兴隆,根基越发稳固;忧的是树大招风,现在的“云琰纸”已经超出了普通商品的范畴,被赋予了太多符号意义,这未必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