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回到东汉当赵云 > 第110章 纸贵洛阳名更盛

第110章 纸贵洛阳名更盛(2 / 2)

“云琰纸坊”的库房,以前是愁纸卖不出去,现在是愁纸不够卖!工坊里的工匠们三班倒,日夜赶工,依然供不应求。蔡琰不得不再次扩大招募工匠,并购置更多的设备,以应对这汹涌的需求。

名声带来的,还有更多的尊重和机遇。

斗纸之后没几天,太傅袁隗府上派人送来请柬,邀请蔡琰过府一叙,说是袁太傅想与她探讨文房用具之事。这可是极高的礼遇!蔡琰精心准备后前往,与袁隗相谈甚欢。袁太傅对蔡琰的才学见识赞赏有加,临别时还亲笔题写了“纸中君子”四个大字赠予她,更是让“云琰纸”的身价倍增。

甚至连宫中的何太后(新帝刘辩之母)都听说了蔡琰的名声,特意派女官来纸坊,定制了一批用于抄写佛经的特制香笺,并对蔡琰的技艺大加赞赏。

此时的“云琰纸坊”,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成功的商号,更成了洛阳城的一个文化符号,代表着品质、匠心和风雅。

当然,树大招风,名高引谤的道理,蔡琰和赵云始终牢记于心。在生意最红火的时候,他们反而更加谨慎。

蔡琰严格控制着每一道工序的质量,绝不允许因为需求量大而偷工减料。她还主动将部分利润拿出来,资助洛阳的贫寒学子,并定期向太学、书院捐赠纸张,赢得了士林的一致好评。

赵云则加强了纸坊的安保和人手管理,防止有人眼红捣乱,同时也严格约束伙计,对待客人务必谦和周到,绝不能有店大欺客的行为。

这一日打烊后,赵云和蔡琰在后院结算当天的账目。看着账本上惊人的数字,赵云忍不住感叹:“师姐,我现在有时候都觉得像在做梦一样。想想咱们刚从常山出来的时候,哪能想到有今天啊!”

蔡琰放下笔,望向窗外洛阳城的万家灯火,轻声道:“是啊,赵师兄。我们能走到今天,靠的是师父传下的技艺,靠的是你我的坚持,也靠了这洛阳城的机遇。但越是站在高处,越要记得脚下的路。这洛阳城,水深着呢。”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如今我们名声虽盛,但觊觎者也更多。纸行联盟虽暂时偃旗息鼓,但卫仲道之流定然怀恨在心。朝廷制定标准之事,虽由荀先生推动,但其中利益纠葛,恐生变数。我们还需步步为营,不可有丝毫懈怠。”

赵云重重点头:“师姐放心!我明白!咱们的好日子来之不易,谁想来破坏,我赵云第一个不答应!”

名声和财富,如同双刃剑,既带来了荣耀和实力,也带来了更大的责任和风险。“云琰纸坊”这艘大船,在驶过惊涛骇浪后,虽然迎来了风和日丽,但前方的航道上,依然暗礁密布。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