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刚落,卫仲道带着几个豪奴,挤到台前,阴阳怪气地喊道:“说得好听!谁知道你们这造纸的水里,加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
蔡琰看都没看他一眼,直接对台下道:“今日所用之水,皆取自西市公用水井,诸位可随时查验。原料为寻常楮皮、麻料,皆在台上,一目了然。”
她不再多言,转身与工匠们开始操作。浸泡、蒸煮、漂洗、打浆、抄纸、压榨、晾晒……一道道工序,在众目睽睽之下,有条不紊地进行。蔡琰一边操作,一边简要讲解每道工序的要领和作用。她的动作娴熟优雅,讲解清晰透彻,仿佛不是在干粗活,而是在进行一场艺术表演。
围观的人们看得目瞪口呆!他们从未想过,一张洁白光滑的纸,竟要经过如此繁复精细的工序!尤其是看到蔡琰手持竹帘,在水中轻轻一荡、一提、一覆,一张湿纸便完美成形时,更是爆发出阵阵惊叹!
“神乎其技!真是神乎其技啊!”一位老儒生捻须赞叹。
“原来造纸如此不易!蔡大家真是女中匠圣!”
轮到“斗纸”环节。张大掌柜硬着头皮,送上“张记”最好的麻纸。蔡琰将新造的、还带着湿气的“云琰纸”与“张记纸”并排放在一起。
比洁白:“云琰纸”洁白如雪,“张记纸”略显灰黄。
比韧性:蔡琰让人将两张纸同时揉搓再展开,“云琰纸”虽有褶皱但完好,“张记纸”已出现裂痕。
比吸墨:用同样的墨汁滴落,“云琰纸”墨迹清晰不晕,“张记纸”已洇开一片。
高下立判!毋庸置疑!
台下掌声雷动!百姓们纷纷竖起大拇指:“好纸!真是好纸!”
“怪不得卖得贵!值这个价!”
“云琰纸坊,名不虚传!”
张大掌柜和王胖子面红耳赤,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卫仲道见势不妙,还想胡搅蛮缠,却被袁荧小姐带来的护卫“请”到了一边,只能干瞪眼。
最后,蔡琰拿起一张新纸,对着阳光,朗声道:“纸张之魂,在于承载文明。我‘云琰纸’,愿以匠心,承古拓新,为天下读书人,造一张好纸!”
此言一出,更是赢得了满堂彩!尤其是士子们,感动不已。
经此一役,卫仲道散布的谣言不攻自破!“云琰纸坊”和蔡琰的声誉,不降反升,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西市斗纸”也成为洛阳城一段广为流传的佳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