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回到东汉当赵云 > 第81章 卖纸暴富成新贵

第81章 卖纸暴富成新贵(2 / 2)

第三,优化管理和渠道。 蔡琰借鉴了少府监的一些管理方法(去其糟粕),制定了严格的生产、质检、仓储和财务制度。赵云则主要负责对外联络和销售,建立了稳定的原料供应渠道和客户网络,还雇了几个识文断字的伙计帮忙记账和接待。

短短一个多月,“云琰纸坊”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原来只有几间屋子的家庭作坊,扩张成了拥有数十名工匠、占地广阔、分工明确、管理规范的大型工场!日产纸张量翻了好几番,质量却更加稳定。

财富也随之滚滚而来。虽然造纸成本因为规模扩大和原料价格上涨有所增加,但“云琰纸”的品牌效应和供不应求的市场状况,使得利润极其丰厚。每天入库的铜钱和银子,需要用大箱子来装!赵云甚至开玩笑说,再这样下去,库房的地基都要被钱压塌了。

暴富带来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改变,还有社会地位的悄然提升。

以前,赵云和蔡琰虽然是纸坊东家,但在士大夫眼中,终究是“商贾之流”,地位不高。但现在不同了,“皇家特供”的身份,加上巨大的财富,让他们成了洛阳城里的“新贵”。

以前对他们爱答不理的一些中小官吏,现在见面都会客气地拱手叫一声“赵掌柜”、“蔡姑娘”。一些家道中落的士族子弟,甚至主动上门投递名帖,希望能谋个差事或者拉点赞助。连以前需要仰视的某些豪门管家,现在也会放下身段,来洽谈生意。

这种变化,让赵云感觉有些飘飘然,又有些别扭。

“师姐,你说这些人,变脸怎么比翻书还快?”一次,送走一位前来“拜会”的县丞后,赵云忍不住吐槽,“以前看咱们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现在倒好,称兄道弟的来了!”

蔡琰正在核对账目,头也不抬地说:“世态炎凉,本是常情。他们看重的,不是我们这个人,而是我们头上的‘光环’和口袋里的钱财。赵师兄不必在意,保持本心即可。”

赵云点点头:“这我晓得。就是觉得……这钱多了,事儿也多了,烦!”

的确,财富和名声也带来了新的烦恼。除了络绎不绝的访客,还有各种名目的“募捐”、“摊派”、“贺礼”也找上门来。今天这个衙门要修桥补路,明天那个行会要办庆典,后天又有某位大人过寿……都需要他们这些“新贵”表示表示。

虽然不胜其扰,但赵云和蔡琰都明白,这些都是人情世故,不能一概拒绝,否则容易得罪人。他们只能小心翼翼地应对,该出的钱出一点,但原则问题绝不退让。

与此同时,纸坊的壮大也不可避免地触动了一些人的利益。除了潜在的“凤鸣”和张让,洛阳城里其他几家大纸行对“云琰纸坊”的崛起更是羡慕嫉妒恨,明里暗里的竞争和排挤从未停止。市面上开始出现一些仿冒的“云琰纸”,质量低劣,试图鱼目混珠,败坏他们的名声。

赵云不得不抽出大量精力来打假和维权,经常要带着伙计去各个市集巡查,与那些售卖假货的奸商理论,甚至发生冲突。幸好他武功高强,等闲十来个人近不了身,加上“皇家特供”的名头确实唬人,一般的地痞无赖也不敢太过分。

总之,“云琰纸坊”在暴富中快速成长,但也陷入了更复杂的利益漩涡。赵云和蔡琰如同驾驶着一艘突然变大的船,在充满暗礁和风浪的商海中航行,必须时刻保持警惕。

而那个始终隐藏在暗处的“凤鸣”,就像一条潜伏在深海中的巨鲨,不知何时会突然跃出,给予他们致命一击。

平静的海面下,暗流愈发汹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