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家丁打量了他们一眼,见他们衣着普通(虽然干净,但料子一般),但气度不凡(主要是蔡琰的气质撑场子),又听说是卢植引荐,不敢怠慢,接过名帖和信,说了句“稍候”,便转身进去通报了。
等待的时间格外漫长。赵云感觉自己的手心都有些出汗了。他倒不是怕,主要是紧张,这可是关系到他们能否在洛阳站稳脚跟的关键一步!
过了好一会儿,那家丁才出来,脸上带着一丝恭敬的神色:“二位,我家主人请你们进去。请随我来。”
成了!赵云和蔡琰对视一眼,心中都是一喜。
跟着家丁穿过一道影壁,进入府内。府邸内部布置得十分雅致,亭台水榭,花木扶疏,虽不奢华,却处处透着书香门第的韵味。家丁将他们引到一间书房外,躬身道:“主人在里面等候。”
赵云和蔡琰整了整衣冠,轻轻推开房门。
书房内,一个穿着寻常家居便服、年约三十许、面容清癯、目光沉静的中年文士,正坐在书案后,手中拿着卢植的那封信。见他们进来,他放下信,站起身,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容。
“二位便是子龙和蔡小姐吧?卢师信中提到二位,今日一见,果然不凡。在下荀攸,荀公达。”
他的声音平和,态度亲切,丝毫没有高官的架子,让赵云和蔡琰紧张的心情顿时放松了不少。
“小子赵云(民女蔡琰),拜见荀先生!”两人连忙躬身行礼。
荀攸虚扶一下,请他们坐下,吩咐侍女上茶。他仔细看了看赵云,点头道:“卢师在信中对子龙赞誉有加,称你勇武过人,侠义心肠。今日一见,果然英气勃勃。”又看向蔡琰,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和欣赏,“蔡小姐气度娴雅,卢师信中虽未明言,但能得卢师如此郑重引荐,想必亦非寻常女子。可是……与蔡伯喈公有关?”
蔡琰心中一动,没想到荀攸如此敏锐,便坦然道:“荀先生明鉴,蔡邕正是家父。”
荀攸闻言,肃然起敬:“原来是蔡大家千金!失敬失敬!令尊学问气节,攸素来敬仰。只是……”他话锋微顿,轻叹一声,“如今洛阳局势复杂,令尊处境……唉,二位一路辛苦,能平安抵达,已是万幸。”
寒暄过后,荀攸神色郑重起来:“卢师在信中,已将二位的来意和处境大致告知于我。如今洛阳,确是是非之地。纸张一事,牵扯利益甚广,尤其涉及宫中宦官所控的‘少府’工坊,二位欲在此行道,恐困难重重。”
他看向赵云和蔡琰,目光诚恳:“不过,既然卢师托付,攸自当尽力相助。二位初来乍到,有何打算,不妨直言。”
终于找到了组织!赵云和蔡琰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这洛阳的第一关,“拜码头”,总算是有惊无险地通过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