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小股帝国驻军或巡逻队,立刻以绝对优势兵力雷霆歼灭,不留活口,最大限度迟滞消息传递。
发现贵族的庄园、矿场、仓库,立刻化身“拆迁队”。塔露拉的烈焰焚尽粮仓工坊,雪怪小队的冰霜封堵矿洞、破坏设备。
在搬运走所有能带走的粮食、药品、武器和贵金属后,剩余带不走的,连同那些象征压迫的华丽庄园,一律付之一炬!
最重要的,是“播种”。 每到一个村庄,他们不仅将缴获的粮食分发给面黄肌瘦的农奴和贫民,更有像阿丽娜一样善于宣传的队员,用最朴实的语言,揭露贵族的贪婪,讲述整合运动为何而战,并将基本的战斗技能和“赤卫队”、“游击队”的组织形式留下。一颗颗反抗的种子,就这样被悄然埋下。
而真正的刀刃,是那支高度精锐的突击力量。
霜星的雪怪小队是战场上的“环境改造者”。他们能瞬间制造冰墙掩护冲锋,能用冰矛精准狙杀指挥官,能在炎热的夏季强行制造出一片利于己方的低温区域。当他们出现时,往往意味着帝国军防线的崩溃和极端恶劣的战斗环境。
亚历山大率领的“烈阳”少年先锋队,则是一柄锋利的“尖刀”。这些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拥有着远超同龄人的坚韧和战斗力。
亚历山大身先士卒,那杆燃烧着烈日的旗枪所向披靡。而索菲亚的归队,则为这支尖刀部队装上了最合适的“刀鞘”。
她细腻的观察力和微弱的治疗性源石技艺,总能及时洞察战友的危机,并用那温暖的绿色火焰缓解伤痛,极大地减少了突击队的非战斗减员。两人在战场上的默契配合,一个主攻,一个辅护,成为了第一旅传奇的一部分。
围困“石墩镇”,正是云凌心理战的精髓。
他们并非真的有能力攻陷一座哪怕是小型的移动城市。但第一旅的主力旗号、雪怪小队制造的冰霜异象、以及亚历山大先锋队凶狠的试探性进攻,成功营造出了“大军压境”的假象。惊慌失措的城主拼命向外求援,求援信息一层层传递,最终摆在了叶戈罗夫大将的案头。
这道选择题,残酷地摆在了叶戈罗夫面前:是继续围困那片看似安静、实则如同黑洞般吞噬着他兵力和注意力的冻原根据地?还是立刻抽调宝贵的机动兵力,回援后方,去扑灭那已然燎原的烽火?
无论他如何选择,战略的主动权,已经悄然从帝国军的手中,转移到了那支在敌后纵横驰骋的赤色军队脚下。
乌萨斯帝国北境的后方,彻底乱了。整合运动的战旗,如同刺眼的鲜血,涂抹在了帝国版图那看似稳固的腹地。而这场由第一旅点燃的烈火,正以远超所有人预料的速度,向着更广阔的地域蔓延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