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令清晰,动作整齐。虽然装备依旧简陋,但那股散兵游勇的气息已然褪去,一种属于正规军的纪律与协同正在形成。
不远处,亚历山大正带着他的“烈阳”队员们进行源石技艺控制训练,炽热的火焰在他们手中收放愈发自如,成为了旅属特殊支队中一张引人注目的王牌。
傍晚,通往启航村的道路上。
一支由附近村庄“赤卫队”队员组成的巡逻队正在交接班。他们扛着装有金属枪头的长矛(工坊的新产品),精神饱满。
队长格里沙,正是当初那350名被下放的老兵之一。他指着地图,对新队员们讲解着巡逻路线和预警信号。
“都打起精神!守好咱们自己的村子,就是给主力旅最好的支持!”
他声音洪亮,充满了责任感。这些扎根于村庄的民兵,与正在训练的主力旅,以及活跃在更外围的“游击队”,共同构成了一张层层叠叠、反应迅速的防御网络。
所有这些变化的线条,最终都汇聚到了启航村的核心。
在议事屋内,云凌、塔露拉、阿丽娜和爱国者再次聚在一起。桌上摊开的,不再是单纯的规划图,而是来自各村关于春耕进度的报告、工坊的生产清单、学堂的开学情况汇总,以及第一旅的训练评估。
塔露拉看着这些报告,灰色的眼眸中闪烁着难以抑制的光彩:
“土地焕发了生机,工坊传来了锤音,学堂响起了读书声,军队拥有了纪律……云凌,阿丽娜,爱国者先生,我们正在创造奇迹。”
阿丽娜温柔地笑着,补充道:
“不仅仅是这些。我听说,霍比列夫村的辛西娅,现在经常去找贝拉,两人虽然还会斗嘴,但已经开始一起练习你教的那套刀法了。”
连爱国者那厚重面甲下,也传出了一丝带着满意意味的低沉鼻音:
“根基,已初步筑牢。民众,心向我们。”
云凌看着窗外夕阳下袅袅升起的炊烟,听着远处隐约传来的训练口号和孩童的笑声,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成就感。
他的政策,他带来的机器和知识,就像一颗颗投入水中的石子,如今终于看到了它们激起的、联动在一起的、充满希望的涟漪。
这不再是苟延残喘的挣扎,而是新生活的蓬勃脉动。这一切的变化,都清晰地指向一个事实:整合运动,已经在这片冻土上,扎下了坚实的根,并且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茁壮成长。而他们都明白,这蓬勃的生机,也意味着,他们与乌萨斯旧世界之间,那场不可避免的、更加残酷的暴风雨,也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