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说到这一条,他的视线总会若有若无地落在贝拉手臂那块源石上,声音会下意识地低沉几分。
“那些水手还说,那个王国的人认为,律法不能是悬在空中的漂亮装饰,必须看清楚它到底在保护谁的利益,又在限制谁的手脚。 是为了让贵族永远高高在上,世世代代享受特权,还是为了让平民能安居乐业,看到改变命运的希望?”
“最后,他们做了一件在很多旧王国看来最大胆、最不可思议的事:他们解散了所有贵族豪门蓄养的私人武装,宣布只有代表王国最广大人民整体意志的军队,才能合法地持有和使用成体系的暴力。 因为他们坚信,不受控制、只为私利服务的刀剑,永远是滋生混乱、压迫和流血的根源。”
这些以“遥远异国传说”为载体的理念,每一次被云凌用这种平静、甚至带着几分疏离的口吻娓娓道来,都像一颗颗投入拉维妮娅心湖的石子,激起层层叠叠的涟漪。她会抱着膝盖,坐在跳跃的火堆旁,眉头紧锁,清澈的棕色眼眸里充满了激烈的思索与挣扎。
这些“寓言”与她自幼学习的、维护现有秩序和程序正义的法律体系格格不入,甚至带着某种危险的颠覆性。
然而,它们又像一把把沉重而锋利的钥匙,不断尝试着去撬动叙拉古那看似坚不可摧、实则腐朽不堪的沉疴宿疾。
她时而因某个观点而觉得豁然开朗,仿佛在迷雾中看到了一线微光;时而又觉得离经叛道,本能地想要反驳,却发现自己的理论在血淋淋的现实面前是如此苍白。
云凌在一旁,默默地观察着她的反应。他看到她眼中的光芒从最初的怀疑、抗拒,到渐渐融入思考,甚至偶尔闪过一丝领悟的亮光。
这个过程,无形中也反过来影响着他自己。
他发现自己开始不再仅仅是用一种“灌输”或“引导”的心态去讲述这些,而是在这个过程中,重新审视和梳理自己那些被深埋的、关于“正义”与“秩序”的认知。重新思考大革命后,那些编写新法律的革命者用法律扞卫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决心 。
拉维妮娅那纯粹的、即便遭遇打击仍不放弃追寻“更好可能”的执着,像一道微弱却持续的光,照进了他因创伤和复仇而变得有些冰冷坚硬的心底。
他再一次意识到,或许,在摧毁旧的罪恶之后,如何建立一种新的、更具生命力的秩序,同样至关重要,甚至更为艰难。
他记忆中那片燃烧的殖民地火海,和眼前这座阴雨连绵的叙拉古边镇,在某些层面上,竟然可悲地重合了。
而拉维妮娅和她的坚持,仿佛是在问他:除了毁灭,我们还能不能建设点什么?除了仇恨,我们还能不能相信点什么?
一天晚上,连绵的雨声终于渐渐停歇,只剩下屋檐滴水的断续轻响。仓库里,柴火在简易炉膛里偶尔噼啪作响,映照出摇曳的光影。
切利尼娜已经抱着她的短刀,在离贝拉不远的地方沉沉睡去,呼吸平稳。贝拉也终于在身体的极度疲惫和精神的短暂放松中,陷入了不安但总算降临的睡眠。
拉维妮娅轻轻站起身,走到云凌身边。她没有立刻看他,而是低着头,用脚尖无意识地碾着地上的一个小石子,双手背在身后,手指不安地绞在一起。
火光在她年轻却已初显坚毅轮廓的侧脸上跳跃,映出她微蹙的眉头和紧抿的嘴唇。
沉默持续了好一会儿,直到云凌几乎以为她只是过来烤火时,她才用一种异常生硬、带着明显别扭的语调,突兀地开口:
“喂。”
云凌从对那封决定他们下一步命运的油纸信封的沉思中抬起头,幽蓝的战术目镜光芒微闪,安静地落在她身上,没有催促。
拉维妮娅深吸了一口气,仿佛下定了很大的决心,声音依旧有些紧绷,却清晰地说道:
“谢谢你。”
她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组织语言,目光飞快地扫过沉睡的贝拉,又迅速移开,盯着远方。
“谢谢你……那天晚上……回去了。救了贝拉。”
她的声音低了下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
“虽然你的方式……我还是……不太能接受。但至少,她活下来了,没有被那些人带走……遭受更可怕的事情。”
说完这一长段,她像是卸下了一半的重担,但又立刻被另一半更难以启齿的情绪攫住。
她再次深吸一口气,声音变得更低,几乎要融入了火光的阴影和屋檐的滴水声中,带着一种少女特有的赧然和真诚:
“也……谢谢你……跟我说的那些……‘水手的故事’。”
她避开了“王国”这个词,用了更模糊的指代,
“虽然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存在那样的地方……但,确实……给了我一些……以前从来没想过的……思路。”
话音落下,她像是完成了某种极其艰巨的、超越她平日表达习惯的任务,立刻猛地转过身,几乎是逃也似地快步走回了自己那个堆着法律典籍的角落,一把抱起最厚的那本,将脸埋得很低,假装全神贯注地研读起来。
只是那在火光映照下明显泛着红晕的耳根,彻底出卖了她内心的不平静。
云凌看着她故作镇定、实则慌乱的背影,战术目镜后的嘴角,几不可察地、极其轻微地向上牵动了一下。
那不是一个笑容,更像是一种冰层松动时产生的细微裂痕。他没有出声回应,也没有任何动作,只是重新低下头,将目光落回手中那个沉甸甸的信封上。
窗外,叙拉古的夜空依旧被浓云笼罩,看不到星光。但在这座废弃仓库的短暂宁静里,一些东西正在悄然改变。
基于理念的碰撞、牺牲的沉重、以及绝望中相互扶持而催生出的、微弱却崭新的理解与信任,正在这片饱受创伤的土地上,如同石缝下的种子,顽强地汲取着养分,等待破土而出的时机。
暴风雨前的宁静,似乎也因此,多了一丝不同以往的、名为“希望”的脆弱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