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杨像只被烈日晒蔫的知了,趴在村口老槐树的荫凉里,望着远处波光粼粼的河面发呆。河岸边的芦苇丛里,偶尔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却驱不散他心里的燥热。这时候,隔壁家的大牛晃着膀子走过来,手里拎着个破旧的铁桶,桶里传来“哗啦哗啦”的声响。
“小杨,走啊,下河抓螃蟹去!”大牛冲他咧嘴一笑,露出两颗缺了门牙的豁口。
“抓螃蟹干啥?”小杨懒洋洋地问。
“打牙祭呗!”大牛神秘地眨眨眼,“我听说,河里的螃蟹可肥了,煮出来比肉还香!”
小杨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打牙祭,这个词他只在爷爷的烟袋锅子里听过,那是村里人改善伙食时说的。他立刻从树荫下跳起来,跟着大牛往河边跑去。
到了河边,小杨脱下鞋袜,光着脚踩进水里。河水凉丝丝的,像无数根小针在脚底轻轻刺着,让他忍不住打了个激灵。河滩上,散落着大大小小的石头,石缝里偶尔探出几只小螃蟹,举着钳子,像在示威。
“看,那里有只大的!”大牛指着不远处的一块大石头,兴奋地喊。
小杨顺着他的手指望去,果然,一只青灰色的大螃蟹正趴在石头上晒太阳,它的钳子像两把锋利的剪刀,在阳光下闪着寒光。小杨的心跳得厉害,既兴奋又害怕。他想起爷爷说过,螃蟹的钳子能夹断手指,可又想起大牛说的“打牙祭”,馋虫立刻占了上风。
他小心翼翼地靠近那块石头,眼睛紧紧盯着那只螃蟹。突然,螃蟹动了,它似乎感觉到了危险,迅速钻进石缝里。小杨急得直跺脚,大牛却在一旁笑得前仰后合。
“你急啥?抓螃蟹得有耐心!”大牛说着,从口袋里掏出根细长的竹竿,在石缝里轻轻搅动。
不一会儿,那只螃蟹又探出头来,举着钳子,像在抗议。大牛趁机一伸手,抓住了螃蟹的背壳。螃蟹挣扎着,钳子在空中乱舞,可大牛的手像铁钳一样,牢牢地抓住了它。
“看,这样抓!”大牛得意地把螃蟹举起来,冲小杨晃了晃。
小杨看得眼馋,也学着大牛的样子,在石缝里寻找螃蟹。可他的动作太笨拙,要么吓跑了螃蟹,要么被螃蟹的钳子夹得生疼。他疼得直咧嘴,大牛却在一旁笑得更大声了。
“你行不行啊?不行就别抓了!”大牛嘲笑他。
小杨不服气,咬了咬牙,继续在石缝里摸索。终于,他发现了一只小螃蟹,正躲在石缝里睡觉。他小心翼翼地伸手,抓住了螃蟹的背壳。可就在他准备把螃蟹放进铁桶时,螃蟹突然动了,钳子狠狠夹住了他的手指。
“啊!”小杨疼得大叫一声,手指立刻红了。他用力甩着手,想把螃蟹甩掉,可螃蟹却夹得更紧了。
“别动,越动它越夹!”大牛在一旁提醒。
小杨忍着疼,慢慢把手放进水里。螃蟹在水里挣扎了一会儿,终于松开了钳子。小杨趁机把螃蟹扔进铁桶,看着它在桶里乱爬,心里既得意又委屈。
“大牛,你看我抓到了!”小杨冲大牛喊道。
“不错嘛,终于开张了!”大牛笑着走过来,看了看铁桶里的螃蟹,“不过,这螃蟹太小了,还得抓大的。”
小杨点点头,又继续在石缝里寻找。他想起爷爷说过的话:“做事得有耐心,有勇气,才能成功。”他觉得自己虽然被螃蟹夹了,但没放弃,这就是进步。